公司改革建議書
第六階段:——建立起各部門的職能責任制度。
如果一開始就做第六階段,公司一定會發生混亂,這是企業管理學上的邏輯性規律。因為這個時候有太多問題沒有排除,出了問題他們會互相推卸說很多事情不是我不愿意解決,是那個部門的問題,是上層的問題,他們會四處作怪。可是經過前期這一些積累,他們到這里已經積累了某些的信心,而且公司把百分之七八十現狀的問題都解決得差不多了,所以對部門而言,現在又換了一個新的狀態,那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也許他不一定是新官,但是經組織改造之后,大家總是有一種動力,希望好好的干一番,這時我們可利用這種動力的余威,能夠讓整個部門的日常運作體系成熟化下來。
◆制定部門日常各項管理項目,分為七個步驟:
1、 制定部門計劃與目標。
2、 制定部門各項管理項目的崗位職責。
3、 管理項目有效分工,并且把權限劃分清楚。
4、 制定作業方法把它標準化下來。
5、 加強人員的培訓,讓他們實施操作。
6、 發現問題,快速解決、快速修正。
7、 把部門導入自主化的運作軌道。
總結:改革進入到第六個階段里面,一般3000—8000人的大企業大概需要運作約6~10個月左右,它才能轉到很順暢的階段。如果到了這階段,已證明公司最高層與第二層已經密切鏈接一起,日常管理和業務溝通上也順利接軌了。若這六階段已經成型,也就很自然進入第七階段。
第七階段:一一復制1~6個階段到下一級。
就是把第一個動作到第六個動作往組織的下一層做推動,有人可能想這樣是不是太慢了,其實你要知道一個組織,它要一步一步練到能夠自動化,是需要時間的,操之過急反而會一片混亂,看起來好像是慢慢做,但從零做到第六個階段,化了大概6個月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那么,到第七階段的時候,因為前面已經有熱身,所以到第七個復制階段大概需4~6個月就轉入正規化了。理論上分析,在1年到1年3個月,我們公司從最高層到第二、第三、基層職工就可以正常轉動起來。其實說起來還算蠻快的。
總結:第零階段開始到第七階段的改革,必須積極而不心急,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來推動。這樣公司就釋放出新的力量來:首先遺留的問題解決,接下來是高層、中層跟基層所有的日常事務,都可做得非常好,那么,就可承擔起挑戰真正的未來了。
總之,任何一個變革取得成功的企業或公司,高層領導者必須先做一名高執行力的主管,把握好變革之中的四點關鍵和七項要素:
(a)變革的四點關鍵:
1、 領導班子的強勢作風與緊盯不懈;
2、 一切配套措施,即使是制度,都要迎合變革;
3、 變革內容的事前溝通,事中觀察與事后修正;
4、 遇到障礙或阻力,立刻解決或調整,如果是錯誤,就立馬叫停。
(b)變革的七項要素:
1、 了解你的公司和員工;
2、 堅持以事實為基礎;
3、 樹立明確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先后順序;
4、 不斷評估和監督跟進;
5、 對執行有功者進行獎勵;
6、 提高各管理員工的能力和素質;
7、 了解你自己,對于不足處借鑒別人成功處或學習來彌補。
(二)
尋找創新的機會(略)
我們必須先逐一達成以上七個階段后,才能來談創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