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節日慶典 > 節日習俗 > 中元節國內外各地民間習俗匯總

中元節國內外各地民間習俗匯總

發布時間:2019-11-13

中元節國內外各地民間習俗匯總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后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這一天。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各地習俗

  國內

  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并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并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于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于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于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于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后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陜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 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江蘇省: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征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孤”。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扎“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于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念經。天臺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卷。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團(置于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折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后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福建省:永福縣中元節,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元為“燒紙衣節”。已嫁之女準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紗籠之,名為“紗箱”,送父母家。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必定舉行,其經費則由人沿門募集。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付。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莆仙有“家祭”、“公媽熱”、“送紙”、“金粿”等習俗。[4]

  廣東省: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為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灶神。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為“架橋”,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廣西:桂林地區的人多以月十四為鬼節,整個節日應該是以七月七開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過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過程;有的地方從七月七開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飯”(就是祭祀);七月十四晚送別祖先,晚飯前祭祀后到晚上十點左右進行送祖先儀式,同時將寫有祖先名諱(關于寫多少代祖先各個家庭不一)的“錢包”及 擔夫、引路大王的“錢包”紙錢等物于路口燒去灑米水飯等儀式送別祖先;其過程繁雜嚴肅是當地儀式最為復雜的節日,是當地人相當重視的節日,其重視程度是除春節(當地觀念中元宵節也屬于春節,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樣重要的節日。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在廣西,中元節也稱“鴨子節”,人們認為亡靈可以站在鴨子上,通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另外也有的“燒包”習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后是給孤魂野鬼燒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須要放在扁平笸箕內,意為野鬼不得搶奪。

  云南省:騰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黃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湖南省:邵陽人于農歷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農歷七月十五晚焚化紙包、燒香拜祖,曰“送老客”。紙包內包有寸厚紙錢,紙包正面書祖上名諱,包好后須在背面書‘封’字。十五當晚,焚燒封包越多,火勢越大,表示家族越發興旺。

  湖北省:麻城人每逢農歷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團聚過節,焚燒紙錢祭拜逝去先人。祭祀當天,先獻上葷食與白酒,并“饅頭”飯,竹筷平攤于飯菜之間,燈火齊明,還要訴接祭之言。各家男丁親自在紙錢上打印制作紙錢,燒紙畢,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節日可以選擇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間的任一天進行。[5]

  國外

  泰國:農歷七月十五當天將會舉辦水燈節,人們放天燈為逝去 的亡靈祈福。

  日本: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入日本,俗稱“お盆”(おぼん、發音:O-bon,盂蘭盆會簡稱)。在城市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農村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進行。十三日前掃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也有送中元禮物的習慣,民俗上也會眾人聚集,跳一種名曰“盆踴”的舞蹈,專注于手部動作,類似于今日的Para Para。日本人對盂蘭盆節很重視,現已成為僅次于元旦的重要節日,企業、公司一般都會放假一周左右,稱為“盆休”,很多出門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選擇利用這個假期返鄉團聚祭祖,此時像大都市(如東京、大阪等)街道多顯冷清,有點類似中國的清明節。[6]

  朝鮮:朝鮮半島的中元節又稱“百中節”、“百種節”、“亡魂節”等,是朝鮮的一個傳統節日,來自中國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然后發展出朝鮮族特色。相對于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注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7]

  新加坡:在新加坡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稱之為“七月歌臺”或簡稱“歌臺”。這些歌臺一般上是在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并在臺下觀眾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歌臺表演通常安排于夜晚時分,臺上表演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歷七月都有表演。[8]

  馬來西亞: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也稱盂蘭勝會或慶贊中元除了祭祖普渡表演各籍貫的傳統習俗戲劇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人建立了星加坡華人相似的歌臺文化,一般跟新加坡大同小異。

中元節國內外各地民間習俗匯總 相關內容:
  • 什么是中秋節 中秋節有哪些民間習俗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是我國傳承已久的一個節日,那么,這中秋節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樣的別稱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歡迎大家閱讀。什么是中秋節中秋節,又有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

  • 大年初一有什么民間習俗

    一年到頭,飲食最為豐富的要數過年了,頓頓雞鴨魚肉之后,來點小米稀飯何嘗不是一件愜意的養生美事。可是,在民間講來,卻有年初一,不吃稀的講究。...

  • 處暑有什么民間習俗?盤點處暑的習俗活動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將近結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處暑的習俗活動,歡迎大家閱讀。采菱菱,又寫作菠,還叫作黃,生在水澤之間,處處都有。...

  • 過春節有哪些民間習俗

    春節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留下來的傳統節日,你知道過春節的民間習俗嗎?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整理了過春節的民間習俗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過春節的民間習俗祭天祈年是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

  • 過春節的民間習俗

    春節將至,各大超市,集市全掛出顯示節日色彩的商品,你知道過春節的民間習俗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過春節的民間習俗,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過春節的民間習俗貼對聯福字:一般人家都是三十一早去...

  • 除夕過年吃湯圓的民間習俗

    據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 重陽節有什么民間習俗

    轉眼又迎來我國的重要民俗節日重陽節。你知道重陽節民間習俗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重陽節民間習俗,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一、重陽節民間習俗賞菊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

  • 谷雨民間習俗

    在民間,谷雨時節有很多習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谷雨民間習俗,希望大家喜歡。谷雨習俗谷雨祭海每年4月20日,是山東省榮成市的漁民節日。該節起源于谷雨節。...

  • 重陽節的民間習俗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你知道重陽節的民間習俗嗎?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整理了重陽節的民間習俗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重陽節的民間習俗賞菊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

  • 小寒節氣的民間習俗_2020小寒節氣的民間諺語

    小寒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顧名思義,小寒,冷也,因為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就在小寒和大寒之間,而且與春節前的臘八節也連在一起。所以說,到了小寒,就說明春節快到了。...

  • 立秋民間習俗活動大盤點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節氣,立秋表示的是進入秋天的氣候,而在立秋迎接節氣的到來會有寫活動,那么在立秋民間有哪些活動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吃西瓜江蘇各地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

  • 關于重陽節的民間習俗和文學記載

    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并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九在數字中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在古代重陽節有求壽之俗。 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 冬至各個地區的民間習俗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那么各個地區的人們是怎么過冬至的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吧。蘇州人過冬至吃餛飩憶西施由于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

  • 關于中秋節民間習俗的優秀作文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下面是有中秋節民間習俗作文,歡迎參閱。中秋節民間習俗作文1中秋節起源于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

  • 中秋節民間習俗大全

    中秋節民間習俗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 節日習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 国产精品丝袜 |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 日韩影院久久 | 成人精品一区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 国产xxxxxxxxx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蜜臀av性色av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高清毛片 | 欧美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午夜男女爽爽爽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 | 男女作爱全部免费观爱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 成人网在线 | 成人综合久久 | 少妇欲求不满和邻居在线播放 | 综合久久2019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超碰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999精品| 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 | 国产拍精品一二三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 一级做a在线观看 | 免费网站啪啪 | 黄毛片视频 | 男男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 婷婷中文字幕一区 | 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 奇米四色中文综合久久 | 国产毛片精品一区二区 | 麻豆一区二区在我观看 | 午夜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