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三八紅旗手先進事跡材料——心系患者甘于奉獻
,女,1963年生,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縣人民醫院技術副院長。
多年以來,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鄉情深似海。為了患者,她先后到京津唐等地大醫院如饑似渴地去學習;為了患者,她勇于承擔風險,主持開展心肌梗塞溶栓術、腦梗塞溶栓術、腦出血穿顱抽吸術,使瀕臨死亡的生命得以康復;為了患者,她向社會公開自己的電話,隨時與患者保持聯絡,百問不煩,百答不厭,真心實意地做每一位患者的保健醫生;為了患者,她不知疲倦地奔波在門診、病房以及患者的家中,毫不倦怠,無怨無悔。她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不懈追求,視患者如親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挽救了無數危重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被譽為患者的貼心人。當選全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省級勞動模范,市級優秀共產黨員,市級優秀人民公仆,市第二屆學雷鋒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項市級以上榮譽稱號。
一、愛心投入,心系患者。
認真診治每一位病人,真正視病人如親人,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解除他們的病痛,只要患者需要總是隨叫隨到。因為內科病特別是心腦血管病,病人多,并且大多數為老年人,我們又是縣級醫院,農村病人更多。他們來看病大多不方便,而又需要長期服藥治療,,面對病人這些現狀,為了解決他們來院困難問題以及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什么情況能得到及時溝通,寧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做出了向患者公開電話并晝夜開機的決定,這一做法確實方便了患者,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隨時都有咨詢電話打進來,甚至新城附近的還親自到家中去查看病人病情。面對增大的工作量,卻淡然一笑,“我是辛苦了一點兒,可患者方便了許多,我覺得值得!
一個醫生如果時刻從患者角度出發,并站在患者立場上,就一定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一名盧龍縣懷孕患者,突發腦出血昏迷不醒、抽搐,生命體征不穩定,呼吸不規則,瀕臨死亡,家屬非常著急,外科手術已不能耐受,內科保守治療沒有希望,找到其家屬,嘗試用床旁穿顱抽吸血腫術實施治療。面對患者家屬“能救活我的病人嗎?”的擔心,以及給這么嚴重的病人實施手術的風險,對家屬講:“我想救她,盡我最大努力,你們放心吧。”經過細心周密的施術,病人生命體征逐漸平衡,患者醒了,且腹中胎兒正常存活,住院12天痊愈出院。家屬非常感激,送來錦旗以示謝意,這位患者及家屬逢人便講,××縣醫院能治病,且能治好病,后來他們同村的鄰村的許多病人都慕名來我院看病。
二、甘于奉獻,病人利益高于一切。
有一天,值夜班,晨起一名產婦大出血,去唐山取血已來不及,家屬血型又不合,聽聞消息后,不顧一身的疲憊,毅然為患者獻血,看到自己的血液流入患者體內,知道患者得救了,她帶著滿心的寬慰悄悄地離開了。在生命危急的關頭,她總是以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鞭策自己履行醫者神圣的使命,為保護病人的利益挺身而出。
在母親患病需要陪護時,醫院里重癥病人又離不開她,她選擇了后者,當自己女兒需要輔導功課,患者又來電話需要出診時,她還是選擇了后者,她不是一個好女兒、好母親、好妻子,可她是一位稱職的好醫生。她認為,醫生這個職業就需要付出,需要奉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黨培養了她,在個人利益與組織利益發生沖突時,她便以組織利益為重。二十多年來,在醫院到點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來參加搶救是常有之事,擔任副院長后,一直堅持臨床一線工作,每天查房、出門診,繼續為患者服務,為一些行動不便患者義務出診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