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實施方案
2、切實加強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專業化要求高,需要建設一支政治強、作風硬、業務精的法制工作隊伍。而我區既沒有法制局的專職機構和專職人員,各職能部門、各街道辦事處也沒有法制機構和專職人員,不利于與上級法制部門的聯系溝通和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開展;為此,應設立區法制局(與司法局合署辦公),授予各職能部門綜合科、街道司法所分別行使各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的法制機構職能,增配區法制(司法)局法律工作人員,選調法律專業人才進入職能部門綜合科,落實司法所專項司法編制,并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必要的條件,充分發揮他們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參謀、助手和法律顧問的作用。
3、完善依法行政的財政保障機制。完善集中統一的公共財政體制,逐步實現規范的部門預算,統籌安排和規范使用財政資金,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政府非稅收入,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增加依法行政的財政投入,保障開展依法行政工作所必需的辦公辦案等經費。
4、進一步完善依法行政的監督機制。(1)完善層級監督機制。區法制部門要不斷規范和拓展法制工作職責,建立健全經常性的監督制度,探索層級監督的新方式、新辦法,不斷強化管委會對各職能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對規范性文件和具體行政行為的層級監督;(2)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按照“承辦與審核相互分工、相互制約”的依法行政原則,將行政審核監督職能從行政管理承辦職能中分離出來,從源頭上加強各單位對規范性文件和具體行政行為的自我糾正、自我保障能力;(3)加強專門行政監督。各級行政機關要積極配合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的工作,自覺接受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決定;
(4)自覺接受司法機關的審判監督和行政檢察。對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訴訟案件和人民檢察院受理的行政檢察案件,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出庭應訴、答辯或者答復。對司法機關依法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或者決定,行政機關應當自覺履行。(5)強化社會監督。要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和新聞媒體對行政行為實施監督的權利,拓寬監督渠道,完善監督機制,為公眾實施監督創造條件。
5、加強法律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的依法行政法律素質。要堅持理論中心組的定期學法制度,探索實行領導干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制度和工作人員在崗時執法主體資格制度,采取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習通用法律知識以及與本職工作有關的專門法律知識,不斷增強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法制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養,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采取各種形式,加強法制宣傳,增強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觀念和意識,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