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土地儲備中心領導班子述職述廉報告
(二)夯實土地儲備基礎,破解發展難題。底至初,市土地儲備中心對庫存儲備土地進行了調查摸底和分析研究,并形成了數萬字的《合肥市土地儲備中心土地儲備情況調研報告》不但找出了長期以來困擾土地儲備工作的結癥和瓶頸,而且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促進土地儲備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的設想,明確了當前及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向,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3月,為進一步摸清家底,又對儲備土地資產重新進行了盤點,對財務運行狀況進行了檢查,深入剖析了資金風險隱患,提出消化庫存、消減融資規模的具體措施,減輕了土地儲備資金壓力,加快了儲備土地熟化和上市。5月,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心黨組成員就各自分管工作確立了專題,從土地儲備工作發展思路、征地拆遷、土地融資等方面開展了課題研究,針對存在問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攻克,不但使學習活動落到實處,而且也有力促進了工作進展。除此之外,還建立了黨組成員項目掛帥督辦制,對重點城市建設項目實行重點“突擊”,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掃清障礙,加快項目上市和工程建設。
(三)精細儲備土地管理,爭創產品效益。以來,從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入手,在實踐工作中著力提高干部職工解決問題的主動性,要求土地儲備工作人員不但要勤于思考,善于溝通,熟于政策,精于策略,還要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和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意識,始終以“干干凈凈做人、干干凈凈上市”為工作準則,做時代發展的排頭兵,做攻堅克難的先行者,做廣大群眾的服務員。在具體項目操作上,力求精細,實行分區負責、任務到人、責任到人的管理體制,使項目運作周期明顯縮短,上市速度大大加快。對于重點城市建設項目更是精益求精、精心運作,采取明確時限,倒排工期,逐點銷號的方式,破解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難。例如,在美菱老廠區土地收儲過程中,市土地儲備中心與包河區政府無縫對接,由分管領導掛帥,協調解決在項目進展中出現的問題,僅用2個月時間就完成166畝土地上所有建(構)筑物拆遷,并積極協調落實項目規劃,精心包裝,廣泛推介。該宗地在6月11日的拍賣會上,被大連萬達以615萬元/畝、總價10.2億元競得。時隔一個月,總投資額50億元、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的合肥歷史上第一個城市綜合體“萬達廣場”即動工建設,創造了合肥城市建設新紀錄。“梅山新村”舊城改造項目,地處繁華市區,拆遷量大、情況復雜,市土地儲備中心不畏困難,與蜀山區政府緊密合作、并肩作戰,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完成690戶居民拆遷,出讓價格更是達到了683萬元/畝,僅在這個項目上,政府就凈獲益6166萬元。
對于項目運作中出現的阻礙,深入調研,及時溝通,找準病因、對癥下藥,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解決問題,以最科學、最合理的方法推動項目上市。房屋拆遷一直是困擾城市建設和儲備土地項目的最大難題,,市土地儲備中心嚴格遵循市委、市政府既定方針,與各區政府、市直各部門圍繞服務民生、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加強政策研究,加強協調溝通,初步形成了權責明晰、協調一致、上下聯動的拆遷安置新機制,并在美菱冰箱廠、梅山新村改造、杜崗城中村改造、勞動村改造、文明村改造等項目實施中取得顯著成效;在水源保護區內儲備土地保護性開發問題上,市土地儲備中心根據保護區內城中村臟亂差、污染狀況嚴重和儲備土地開發利用的實際,會同市規劃局、建委、法制辦等部門實地調查研究,認真研讀法律,創新思維、創新舉措,積極建議,為市政府重新劃定水源保護區和確立對水源保護區內土地實施保護性開發的決策提供了政策和技術依據,獲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綜合效益,不但使近畝儲備土地資源能得到合理利用,而且也通過實施保護性開發,達到逐步減排和提升市政配套設施水平的根本目的。例如,位于二級水源保護區內的蜀山新產業園107畝土地,經規劃、環保、國土和土地儲備中心反復論證,采取嚴密防污措施,最終以高出底價近一倍的302萬元/畝拍賣,為我市有效保護利用水源區土地作出了嘗試,開創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