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高級職稱評審材料匯總全套資料(含述職報告)
2. 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這是一種對學生帶有責任感和對他們成長寄以良好期待的態度和行為。學生發展的好壞,從大處說是關系國家前途和命運,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從小的方面說,可能關系到一個家庭的興衰。無論我班的學生如何難以管教,我都本著這種責任感去對待每一個學生。
每當我走進班級,我都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稍有可疑的,就找個話題聊上幾句,以便進一步觀察。天氣冷了,要看看他們身上衣服是否曖和;到寢室里走走,被子是否厚實;平時要適當找寢室長或班干部了解學生狀況。中秋節到了,學生難免會產生想家的情緒,我也讓我妻子買十幾斤月餅送給學生,師生共度團圓之夜。更為重要的是當學生的人格尊嚴或合法權益受到踐踏時,作為班主任要堅決挺身而出,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這樣做有時我也會得罪一部分人。但是,這樣做,能使學生在成長時期認識到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有利于他們身心發展,同時,這也是一名班主任應盡的職責。我們不能為了追求一團和氣或因為缺乏與邪惡斗爭的勇氣而對學生強詞奪理,或只顧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樣做帶來的后果對學生來說將是十分消極的。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這一問題時曾說過:“只有這種關心才能如水載舟,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你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
我通過這種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關愛,使學生體驗到如何待人,如何為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真誠的品格。“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在去年汶川地震發生后,我們班學生自發捐款,數額居然在全校班級排名第一。他們既能愛別人,也會學會會愛自己,愛同學,感受到人格的真、善、美。
在我的眼里,沒有天鵝與丑小鴨之分。我常對學生說,你們55個人,就是55個人才。因為在過去的幾屆學生中,不乏這樣的例子。確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是由于條件的限制,他們沒有發揮自己優秀面的機會。而創造這種機會則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我們班的林薇同學,由于出身是單親家庭,平時不太說話,也沒有表現出什么特長。可是我發現她的音質很好,也還大方,于是推薦她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結果她技壓群芳,一舉奪得全校第一。這對她是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喜悅,極大地激發了她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為了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加深對他們的理解,我從他們一入學就堅持讓學生寫班級日記,一個記錄一天,內容、長短不限,我一個星期批閱一次。通過小小的日記本,記下了班級生活的苦與樂,學生精神狀態的沉與浮,成為我與學生交流談心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工具。
只有在一個充滿關愛的集體里,學生才能受到感化陶冶,激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學習的熱情,不求成績而成績自會上升。班主任沒有這種自覺的奉獻,不可能做出什么優異的成績。
三、嚴謹治學,為人師表
一個班主任如果連自己的課都上不好,那將是教育中的一個失敗,也不可能管理好一個班級——你首先失去了表率作用。
在教學方面,我努力鉆研本專業教材和相關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認真解答學生每一個問題。平時,也自己動手寫一些資料或論文。我還經常自費“走出去”,學習別人的優秀經驗,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當然,作為一個班主任,僅僅專攻本專業是不夠的。我對相關專業如語文、政治、地理等,也有所涉獵,讀一些專著,對美術和攝影也請教有關老師。
班主任作為管理工作者,更重要的是要讀一引起教育理論方面的專著。我從未間斷對教育理論的學習,有時實在買不到,就從網上下載、打印。有些專著我托人從外地圖書館給我借閱。通過對這些專著的學習,使自己的眼界開闊了許多,對教育規律的認識也不斷提高,在指導教育實踐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考取大學,但必須教會每一個學生怎樣做人。教師的勤學好問,既可以影響自己的孩子,也能對自己的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要求學生衣著整齊,不準將衣服披在身上,我自己進課堂前也是每粒扣子扣到頂,無論是春夏秋冬。教室衛生,我持之以恒要求他們不準掉一片紙屑,這種恒心使學生只要看到我在教室低頭走路,就不自覺地在自己座位周圍東張西望,檢查自己的“一畝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