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高級職稱評審材料匯總全套資料(含述職報告)
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要做到。有一次,高一6班的語文課我代別的老師看堂,我安排學生背誦語文老師布置的《荷塘月色》,學生面有難色,我立即提議和他們展開背誦競賽,我背一段,他們背一段。那堂課十分活躍,很多學生都達到了背誦的程度,我也重溫了一段過去的歲月。
我對學生守時守信,實在因為某種原因而耽誤了,我都主動向學生承認錯誤,向學生借東西我都要道謝。實際上也可以說,學生利益無小事,它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XX年春天,我帶學生去春游,說好早上八點鐘在校門口會合。由于我在借照相機時的過程中耽誤了幾分鐘,學生看我還沒到,就有點鬧起來。我到了之后,向他們作了道歉。我開玩笑說,“我要是不來,你們怎么辦?”學生回答道:“你昨天說好去的,我們相信你一定會來。”一句簡單的回答,使我沉思了很久。既是為自己的教育效果感到欣慰,同時,也更感自己工作責任的重大,它提醒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要細心、細致。
學無止境,追求不息!將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將一如繼往地學習、探索,爭取更大進步。
教學工作總結:讓創新成為教學的活力與動力
xx中學 王
新世紀以來,正是中學歷史科由舊教材向新教材轉軌、歷史教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的重大改革時期。它一方面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另一方面也正好給我的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我開展了“興趣歷史教學”。首先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充分發揮教師感染力,上課精神抖擻,熱情洋溢,使學生與教師產生心理兼容,并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教法靈活多變,邊講邊議,議練結合,形成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后來,我開展了每天安排學生上講臺進行“課前三分鐘歷史故事”的活動,活動的形式有一人演講、兩人對話、小品、短劇和幽默笑話等。活動的開展,收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學生的熱情高漲,課堂常常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的歷史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更是有了明顯的提高。并在學校教學教研活動上進行經驗總結,這一活動得到了同行的認同與充分肯定。XX年在本校開展的兩節新課程公開課以其互動性強、情境設置合理、注重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等優點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XX年下半實施高中歷史新課程以來,我以更高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明確對自己提出“老師歷史素質的提高是學生歷史素質提高的前提”,把新教材內容及要求與高中歷史課標相結合,提出了“歷史教學既要扣住課本,又要跳出課本;既要抓緊課堂,又要跳出課堂”的教學模式,為此,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加強基本功訓練,每學期承擔一次校級或科組公開課,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提高教學水平。二、向備課、教研要質量,多年來我形成了一種備課前分析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方法的研究意識,努力做到在備課中知識結構由淺入深、選材內容貼近社會生活、預期目標學以致用。三、積極參加科組和全市歷史科組織的教研活動,定期聽本科組老師的公開課,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機會,注意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備課組成員協同合作查找和篩選網上資源,共同備課,做到了資源共享,智慧共享。四、成立歷史興趣小組,進行與歷史學科相關的課外活動:開辦歷史墻報、專題歷史展覽、歷史演講比賽,開展這些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識。五、拓寬學生知識面,為了適應高考要求,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積極倡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的藏書、“閱讀課”、“上網閱讀課”等時間,自己搜索或利用老師提供的網站進行瀏覽閱讀,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六、研究高考,每次帶高三我都要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把握高考動態,進一步明確考試的知識范圍和能力要求,參與備課組集體研究《考試說明》中的題型示例及其變化,調整復習思路,把握變化實質,充分發揮《考試說明》的信息作用。注重在歷史高考復習中專題復習后必要的綜合能力測試,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突出一個“精”字,盡可能精編一些與生活實際、社會實踐、可持續發展等相聯系的寫作題目。努力探索不同學科之間相互滲透、交叉、整合途徑,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工作中,我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深入鉆研教材,關注全國歷史科教改的動態,大膽進行教改實驗,因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自己“善于把握教學重點、難點,注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大膽進行教改,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注重教學實效”的教學風格,所教班級的成績年年在年級名列前茅,受到了學校領導以及同事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