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專題述職報告
二、存在的問題
盡管各項工作比往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了較快的發展變化。但我鄉和其他鄉鎮以及縣委、縣政府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發展制約因素多。二是工業項目少,沒有較強的經濟發展支撐點。三是村級集體經濟薄弱,13個村有12個是空殼村。四是道路仍然是制約發展的主要瓶頸,13個村發展極不平衡。五是村級陣地和文化活動場地建設滯后。六是本人領導和指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今后我將帶領鄉黨委一班人和全鄉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xx大及xx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規劃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建設東城區、打造新榆中”的工作思路,結合全鄉產業發展的四個區域布局,在發展重點上按照“抓四點、促全面”的思路開展工作。
在項目建設上,全力抓好冷涼型蔬菜和胡麻油產業的發展壯大,抓好以新農村建設為主體的城鄉一體化進程,抓好以沿川湖文化中心為主體的生態文化旅游度假村建設進程。
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設計規劃沿川湖文化生態園。文化生態園將以沿川湖為依托,道路為骨架,以綠化廣場和文化廣場為主體,努力打造生態綠化、人文景觀、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特色旅游品牌。全力構建綠色家園,力爭再利用五年多的時間將沿川湖文化生態園打造成優美的“隴上西湖”。
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上,做到五個創新。一是創新基層組織建設的設置模式。根據實情,健全各村共青婦組織,組建各種協會。在羅景村創建的總支+支部(黨小組)+企業(市場)+協會+農戶模式的基礎上,將逐步在條件較好的新營村、謝家營村、紅土坡村推廣創試。二是創新基層組織干部的選配方式(大力儲備培養后備干部、選強配強干部、選拔鄉干部到村任職、返聘退職村干部)。三是創新基層組織管理機制(落實“一定三有”制度、轉變培訓方式、加大參觀考察調研交流、嘗試村支書試用制)。四是創新基層組織的民主建設。大力推行黨務、村務、政務公開辦事制度,努力營造基層民主團結的政治氛圍,減少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五是創新基層組織工作載體。在村黨組織中廣泛開展 “三爭一促”活動,在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雙聯雙助”、“五訪五問”活動。努力把班子建成能帶動發展產業,能帶動群眾共同致富的班子。努力使黨員干部做一名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讓自己安心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