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整治工作整改報告(精選3篇)
環境整治工作整改報告 篇1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根據武委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建立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周報制度的緊急通知》(市城鄉環境治理辦201134號)精神,現將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情況報告如下:
一、存在問題
經過排查,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市容秩序管理不到位,出攤占道現象在老城區較為嚴重,流動商販較多,車輛亂停亂放現象較多,商店招牌不規范,“牛皮癬”廣告較多,綠化帶有裸土現象等。二是環境污染有待改善,生活垃圾清運有時不及時,有的道路兩側有白色垃圾,有焚燒垃圾現象,城郊結合部及農民集中居住點環境衛生、秩序管理較差,有的河道溝渠有漂浮垃圾等。三是市場管理不夠規范,商品貨物擺放不整齊,環境衛生較差,市場秩序較亂。四是道路基礎設施較差,“三爛“現象需要及時解決。
二、整改措施
為認真貫徹落實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抓好我鎮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以“一看標準,二看變化”為工作指導思想,以環境治理“三個延伸,四個規范”為工作重點,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
(一)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力度。
1.開展集中整治活動,由鎮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綜合執法局、市容分局、各村(社區)、城建辦、工商所、交警中隊、派出所等單位和部門,履職盡職,通力協作,打好總體戰。
2.充實城管隊伍,盡快招聘15名城管協管員,從派出所抽調2名聯防隊員到城管工作,交警五中隊派兩名交警駐鎮整治車輛亂停亂放問題,工商所派兩名管理人員協助市場開展進行整治工作,各社區聘請兩名勸導員協助本轄區做好環境整治工作,由綜合執法局牽頭,建立一支有力的城鎮綜合管理隊伍,集中力量抓整改。
3.做好經費保障,鎮上根據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所需經費,落實保障,各村(社區)在公共服務經費中不少于4萬元,作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經費。
(二)加強市容秩序管理。
1.整治出攤占道攤點和流動商販,由市容分局牽頭。一是規范臨街商鋪一律實行坐商歸店;二是取締新石路入場口和合興橋邊及正興街內的流動攤點;三是規范金三角萬源大道賣摩托車占用人行道;四是加大對出攤占道、流動商販、“鬼飲食”、亂牽亂掛等現象的執法力度,做到“整潔、優美”的市容秩序。
2.車輛亂停亂放治理,①由交警五中隊負責,整治亂停亂放車輛,本月底前完成。按照設點劃線規范車輛停放,同時,根據需要,增設人力三輪車停放點和機動車停放點,增劃停車標線;②聘請停車服務公司按市場化運作,管理場鎮車輛停放,努力規范我鎮轄區交通秩序,規范車輛停放。
3.商招店牌和“牛皮癬”廣告治理,由市容分局負責,清除破損商招和“牛皮癬”廣告,糾正不規范的店招,本月底完成。
4.綠化帶的治理,由新都新興園藝場對綠化帶的雜草進行清除,裸土補缺以及修枝等管護工作,本月底前完成。
(三)環境污染治理。
1.搞好環境衛生的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由成都佳潔服務公司負責,提高清掃保潔質量,垃圾清運及時不拖延時間,在本月底前使環境衛生和垃圾清運明顯改善。同時,按市場化運作,加強督查,保持街面、路面整潔。
2.對城郊結合部、背街、小巷的建渣、垃圾雜物,由鎮上組織人員進行集中清理,在本月底前完成。
3.農村河道、溝渠、公路兩側的垃圾及時清理,由各村(社區)按區域劃集中人員進行一次清理,疏掏溝渠,打撈河道垃圾,清理公路、河道兩邊的白色垃圾問題,在本月底前完成,努力實現河流水清、道路暢通。
4.加強揚塵治理,大力治理建筑工地、商混攪拌站、道路修建工地的.揚塵污染,加強對運輸沙石、建渣車輛管理,杜絕運輸過程中的拋灑、滴漏現象,防治揚塵污染道路。
(四)市場治理。
我們對市場臟、亂、差現象開展集中整治,清除亂搭棚布,亂牽亂搭,亂擺攤點,規范商品擺放,增添環衛設施,增加清掃保潔人員,在本月底前改變市場環境面貌,下一步將按市場“三化”標準逐一進行改造。
(五)集中整治“三爛”現象。
大力開展市容環境“三爛”(環衛設施污損,市政設施破爛、戶外廣告及招牌破爛)治理,①對有破損的垃圾桶及時更換,有破損的垃圾中轉房及時修補,垃圾桶不足的地方,及時增添;②戶外廣告及招牌有破損的及時更換,不規范的進行統一規范,取締亂牽、亂搭、亂設置的廣告、招牌,在本月底前完成,達到廣告招牌規范、美觀。
我鎮將針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吸取教訓,認真整改,增添措施,強化長效管理,全面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使我鎮城鄉環境面貌有新的改觀。
特此報告。
x鎮人民政府
20xx年x月x日
環境整治工作整改報告 篇2
遵照市縣兩級環境監察主管單位指示和要求,我公司高度重視并積極整治。始終堅持“依法依規,從嚴監管;關注細節,全面整治;狠抓落實,力保實施”的整改思路,收效良好。現就具體工作報告如下:
問題一:雨污未分流
整改情況:公司采取設立分管,嚴格實行雨污分流。
問題二:平面管理混亂
整改情況:公司采取“建章立制,分工負責;設立標志,明確責任;加強監管,嚴格追究”的`措施,平面管理趨于規范。
問題三:初期雨水未進入污水處理設施
整改情況:公司采取嚴格初期雨水收集,統一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
問題四:鍋爐未按環評要求安裝水膜除塵
整改情況:按《 》規定,無需安裝水膜除塵,而且公司決定采取由宏源公司直供蒸汽保證生產,停止鍋爐使用。
問題五:應急池建設不規范,未達到環評要求
整改情況:環評報告書是按照年產3000噸乙醛酸生產要求設計的,但現實情況是我公司所建 m應急池能滿足 的污水收集,經專家分析論證,完全符合規范要求。
問題六:危險罐區圍堰未進行防腐防滲處理
整改情況:該項規定較多化工企業未落實,但我公司仍按規范按要求完成了圍堰防腐防滲處理。
問題七:危廢倉庫無危險廢物
整改情況:公司已設立專門危險廢物倉庫,而我公司目前只生產 產品,
問題八:總排口未設置標志
整改情況:公司總排污口近期 重新整改且已設立醒目規范標志。
問題九:檢查時發現鹽酸儲罐正在揮發
整改情況:
特此報告,懇請查驗。
環境整治工作整改報告 篇3
總人口6.4萬人,其中集鎮人口3.2萬人。自精準扶貧工作啟動以來,全鎮各村(社區)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安排,上門入戶進行核查,嚴格按照規定程序操作,全鎮共擬確定精準扶貧對象1233戶,其中精準扶貧易地搬遷272戶,目前在建92戶,完成42戶。
為了更好對接易地搬遷政策,靈活打造安居工程,結合村情實際,我鎮探索出以下幾種易地搬遷模式。
一是以石山村為代表的“農民下山”易地搬遷模式。石山移民新村項目是白霓鎮積極對接雨山片區群眾搬遷愿望,探索精準扶貧“農民下山”模式打造的安居工程。該項目位于石山村十三組(大市小學對面),規劃總面積40畝,安置移民100戶,分三年實施完成。目前主體工程已竣工,全面進入裝修階段,總投資600萬元,戶均建筑面積280㎡,平均售價18萬元,可安置移民33戶,已入住7戶,其中石山村同步搬遷1戶,另有易地搬遷貧困戶2戶計劃入住。項目采取“統一規劃設計,移民自愿預訂,政府招商代建,惠農項目配套”的模式,不僅讓雨山人民告別了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享受與城鎮居民一樣的公共配套服務,而且結合村衛生室、茶園、大市小學等資源,實現了住戶就近就醫就業就學,在解決周邊茶園用工難問題的同時,增加了住戶收入,從根本上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二是以油市村為代表“拆舊建新”易地搬遷模式。油市村移民項目于10月立項,12月動工建設,總投資48萬元占地面積30畝,規劃集中安置移民11戶,其中包括精準扶貧貧困戶3戶。截至到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預計將于6月投入使用。該項目。安置點按照“節約土地,拆舊建新”的`理念,將村廢棄的爛泥塘、閑置的老屋進行集中改造,按照“統一規劃、招商代建”的模式建設。同時將村莊環境整治與安置點建設統籌起來,大力推進村莊綠化、衛生、供排設施綜合治理;流轉土地20畝,為貧困戶建設小龍蝦養殖基地,實現精準扶貧易地搬遷、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既改變了農村臟、亂、差現狀,又培植了精準扶貧易地搬遷農戶賴以生存的產業,走出了一條符合村情實際的內涵發展路子。
三是以譚家村為代表的“盤活土地”易地搬遷模式。譚家村移民安置點位于譚家村七組落家井,項目總占地面積30畝。工程完工后預計可集中安置移民戶70戶,其中包括精準扶貧貧困戶25戶,同步搬遷戶45戶。安置點采取“科學選址、統一規劃、群眾自籌、招商代建、項目配套、保本銷售”的模式,由村委會按照“五個統一”標準(統一三通一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代建、統一立面裝飾、統一配套設施)進行建設。整個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60套,已投入資金348萬元,新居配套建設農家超市、餐館、群眾娛樂廣場、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每套按成本價18萬元出售給本村農戶。目前,已建成農民住宅新居4棟20套,在建2棟10套。同時,秉持村集體與貧困戶“合作共贏”的發展思路,由村集體帶頭,貧困戶配合,將土地流轉集中,合力發展高端蔬菜大棚種植產業,真正實現了政府不背債、村級有發展、群眾得實惠、農村更文明的目標。
四是以浪口村為代表的“村企合作”易地搬遷模式。浪口陳家咀移民新村是采取“政府獎補、企業贊助、群眾自籌”多元化投入建設的一個新型韓式農村社區,是白霓鎮探索“村企合作”精準扶貧易地搬遷模式的一項積極嘗試。項目位于白霓鎮浪口村八組陳家咀,總占地15畝,建筑面積3000㎡,總投資250萬元,計劃安置20戶。其中易地搬遷貧困戶3戶18人。該項目采取“企業規劃控制,政府獎補引導,村民自主施工”的建設模式,目前主體一層己建設完成。浪口移民新村建設不僅極大地改善了景區環境和庫區群眾的居住條件,而且能夠依托“三特浪口度假區”的旅游龍頭帶動作用,結合旅游扶貧,通過從事旅游服務業解決移民安置點內住戶就業問題,與三特公司“互補雙贏”發展,實現貧困戶脫貧致富,步入小康。
以上四種模式是我鎮在推進精準扶貧易地搬遷工作中探索出的新舉措,是我鎮堅持科學、綠色、協調發展的新戰略,是我鎮舉全鎮之力攻扶貧之堅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