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體姿的禮儀
公關人員要善于根據現代體態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判讀他人手勢語的真實含義,然后決定自己如何去施禮或受禮。如果對方雙手自然攤開,表明對方心情輕松,坦誠而無顧忌:如果對方緊攥雙拳,說明對方怒不可遏或準備“決戰到底”;如果對方以手支頭,表明對方要么對你的話全神貫注,要么十分厭煩;如果對方迅速用手捂在嘴前,顯然他是覺得吃驚;對方用手成“八”字型托住下頦,是沉思與深算的表現;對方用手撓后腦,抓耳垂,表明對方有些羞澀或不知所措;手無目的地亂動,說明對方很緊張,情緒難控;如果不自覺地摸嘴巴、擦眼睛,對方十有八九沒說實話;對方雙手相搓,如果不是天冷,就是在表達一種期待;對方咬手指或指甲,如果他不是幼兒,那他在心理上也一定很不成熟,涉世不深;雙手指尖相對,支于胸前或下巴,是自信的表現;對方與你說話時,雙手插于口袋,則顯示出沒把你放在眼里或不信任。
人的姿態真可謂是千變萬化,每個手勢都可以傳達出許多信息。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手勢符號在不同國家。地區的不同含義
1.“ok”形手勢的含義: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圈,其余三個指頭伸直或略屈。在我國和世界其它一些地方,伸手示數時該手勢表示零或三,在美國、英國表示“ok”即“贊同”、“了不起”的意思;在法國,表示零或沒有;在泰國表示沒問題、請便;在日本、緬甸、韓國表示金錢;在印度表示正確、不錯;在突尼斯表示“傻瓜”;在巴西表示侮辱男人,引誘女人。
2.“v”形手勢含義:食指和中指上伸成“v”形,拇指彎曲壓于無名指和小指上,這個動作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伸手示數時表示二。用它表示victory(勝利),據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發明的。不過,表示勝利時,手掌一定要向外,如果手掌向內,就是貶低人、侮辱人的意思了。在希臘,做這一手勢時,即使手心向外,如手臂伸直,也有對人不恭之嫌。
3.舉食指的含義:左手或右手握拳,伸直食指,在世界上多數國家表示數字一;在法國則表示“請求提問”;在新加坡表示“最重要”;在澳大利亞則表示“請再來一杯啤酒”。
4.舉大拇指手勢的含義:在我國,右手或左手握拳,伸出大拇指,表示“好”、“了不起”等,有贊賞、夸獎之意;在意大利,伸出手指數數時表示一;在希臘,拇指上伸表示“夠了”,拇指下伸表示“厭惡”、“壞蛋”;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拇指上伸表示“好”、“行”、“不錯”,拇指左、右伸則大多是向司機示意搭車方向。
勞動創造了人,勞動離不開手,人手使人具有了區別于其它動物的特殊本質。手勢是人的第二面孔,具有抽象、形象、情意、指示等多種表達功能。今天,為了有效地根據不同對象適度施禮,必須通過對方的手所表現出的各種儀態,準確判讀由各種手勢傳達出的各種真實的、本質的信息,為完成公共關系的任務服務。
在使用手勢語時,有些地方是值得特別注視的。例如當需要伸出手為他人指示方向時,切忌伸直一根指頭,這是一種沒教養的典型表現;一定要將五指自然伸直、掌心向上指示方向,在社交場合,更不要用手指指點點地與他人說話,因為這不僅是對他人的不禮貌,而且簡直就是對對方的輕視和瞧不起。又比如;打響指是一些人在興奮時的習慣動作,如有這種習慣也最好改掉。有人碰到熱人或招呼服務員,常常用打響指來表示,這常常會引起對方的反感,甚至厭惡,這不僅是對對方的不尊重,也表明了自己不大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