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檢大觀園(精選9篇)
抄檢大觀園 篇1
(2003-01-02 10:51:20)
曹雪芹
節選自《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74回。題目是編者加的。
抄檢大觀園是《紅樓夢》全書中又一個高潮。它是賈府內種種矛盾激化的結果,也是賈府由盛而衰的一個征兆。小小的一個繡春囊,不過是引發這個重大事件的導火線。
本文從人物性格特點出發,通過人物的活動推動情節的發展,而人物性格的特點又在情節發展中得到了充分表現。人物性格愈鮮明、突出,構成的情節也就愈生動。欣賞本文,要注意它的這個特點。
一語未了,人報:“太太來了。”鳳姐聽了詫異,不知為何事親來,與平兒等忙迎出來。只見王夫人氣色更變,只帶一個貼己的小丫頭走來,一語不發,走至里間坐下。鳳姐忙奉茶,因陪笑問道:“太太今日高興,到這里逛逛。”王夫人喝命:“平兒出去!”平兒見了這般,著慌不知怎么樣了,忙應了一聲,帶著眾小丫頭一齊出去,在房門外站住,越性將房門掩了,自己坐在臺磯上,所有的人,一個不許進去。鳳姐也著了慌,不知有何等事。只見王夫人含著淚,從袖內擲出一個香袋子來,說:“你瞧。”鳳姐忙拾起一看,見是十錦春意香袋,也嚇了一跳,忙問:“太太從那里得來?”王夫人見問,越發淚如雨下,顫聲說道:“我從那里得來!我天天坐在井里,拿你當個細心人,所以我才偷個空兒。誰知你也和我一樣。這樣的東西大天白日明擺在園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頭拾著,不虧你婆婆遇見,早已送到老太太跟前去了。我且問你,這個東西如何遺在那里來?”鳳姐聽得,也更了顏色,忙問:“太太怎知是我的?”王夫人又哭又嘆說道:“你反問我!你想,一家子除了你們小夫小妻,余者老婆子們,要這個何用?再女孩子們是從那里得來?自然是那璉兒不長進下流種子那里弄來。你們又和氣,當作一件頑意兒,年輕人兒女閨房私意是有的,你還和我賴!幸而園內上下人還不解事,尚未揀得。倘或丫頭們揀著,你姊妹看見,這還了得。不然有那小丫頭們揀著,出去說是園內揀著的,外人知道,這性命臉面要也不要?”鳳姐聽說,又急又愧,登時紫漲了面皮,便依炕沿雙膝跪下,也含淚訴道:“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但其中還要求太太細詳其理:那香袋是外頭雇工仿著內工繡的,帶子穗子一概是市賣貨。我便年輕不尊重些,也不要這勞什子〔勞什子〕猶言“東西”“玩意兒”,含有輕蔑厭惡的意味。,自然都是好的,此其一。二者這東西也不是常帶著的,我縱有,也只好在家里,焉肯帶在身上各處去?況且又在園里去,個個姊妹我們都肯拉拉扯扯,倘或露出來,不但在姊妹前,就是奴才看見,我有什么意思?我雖年輕不尊重,亦不能糊涂至此。三則論主子內我是年輕媳婦,算起奴才來,比我更年輕的又不止一個人了。況且他們也常進園,晚間各人家去,焉知不是他們身上的?四則除我常在園里之外,還有那邊太太常帶過幾個小姨娘來,如嫣紅翠云等人,皆系年輕侍妾,他們更該有這個了。還有那邊珍大嫂子,他不算甚老外,他也常帶過佩鳳等人來,焉知又不是他們的?五則園內丫頭太多,保的住個個都是正經的不成?也有年紀大些的知道了人事,或者一時半刻人查問不到偷著出去,或借著因由同二門上小幺兒們打牙犯嘴,外頭得了來的,也未可知。如今不但我沒此事,就連平兒我也可以下保的。太太請細想。”王夫人聽了這一席話大近情理,因嘆道:“你起來。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焉得輕薄至此,不過我氣急了,拿了話激你。但如今卻怎么處?你婆婆才打發人封了這個給我瞧,說是前日從傻大姐手里得的,把我氣了個死。”鳳姐道:“太太快別生氣。若被眾人覺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靜氣暗暗訪察,才得確實;縱然訪不著,外人也不能知道。這叫作‘胳膊折在袖內’。如今惟有趁著賭錢的因由革了許多的人這空兒,把周瑞媳婦旺兒媳婦等四五個貼近不能走話的人安插在園里,以查賭為由。再如今他們的丫頭也太多了,保不住人大心大,生事作耗,等鬧出事來,反悔之不及。如今若無故裁革,不但姑娘們委屈煩惱,就連太太和我也過不去。不如趁此機會,以后凡年紀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難纏的,拿個錯兒攆出去配了人。一則保得住沒有別的事,二則也可省些用度。太太想我這話如何?”王夫人嘆道:“你說的何嘗不是,但從公細想,你這幾個姊妹也甚可憐了。也不用遠比,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像個千金小姐的體統。如今這幾個姊妹,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通共每人只有兩三個丫頭像個人樣,余者縱有四五個小丫頭子,竟是廟里的小鬼。如今還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雖然艱難,難不至此。我雖沒受過大榮華富貴,比你們是強的。如今我寧可省些,別委屈了他們。以后要省儉先從我來倒使的。如今且叫人傳了周瑞家的等人進來,就吩咐他們快快暗地訪拿這事要緊。”鳳姐聽了,即喚平兒進來吩咐出去。
一時,周瑞家的與吳興家的、鄭華家的、來旺家的、來喜家的現在五家陪房進來,余者皆在南方各有執事。王夫人正嫌人少不能勘察,忽見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走來,方才正是他送香囊來的。王夫人向來看視邢夫人之得力心腹人等原無二意,今見他來打聽此事,十分關切,便向他說:“你去回了太太,也進園內照管照管,不比別人又強些。”這王善保家正因素日進園去那些丫鬟們不大趨奉他,他心里大不自在,要尋他們的故事又尋不著,恰好生出這事來,以為得了把柄。又聽王夫人委托,正撞在心坎上,說:“這個容易。不是奴才多話,論理這事該早嚴緊的。太太也不大往園里去,這些女孩子們一個個倒像受了封誥似的,他們就成了千金小姐了。鬧下天來,誰敢哼一聲兒。不然,就調唆姑娘的丫頭們,說欺負了姑娘們了,誰還耽得起。”王夫人道:“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頭原比別的嬌貴些。你們該勸他們。連主子們的姑娘不教導尚且不堪,何況他們。”王善保家的道:“別的都還罷了。太太不知道,一個寶玉屋里的晴雯,那丫頭仗著他生的模樣兒比別人標致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掐尖〕逞能,出風頭。要強。一句話不投機,他就立起兩個騷眼睛來罵人,妖妖〔妖妖(qiáoqiáo))妖冶輕佻的樣子。,行動輕捷,這里有舉止輕浮的意思。,大不成個體統。”王夫人聽了這話,猛然觸動往事,便問鳳姐道:“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說得。后來要問是誰,又偏忘了。今日對了坎兒,這丫頭想必就是他了。”鳳姐道:“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論舉止言語,他原有些輕薄。方才太太說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亂說。”王善保家的便道:“不用這樣,此刻不難叫了他來太太瞧瞧。”王夫人道:“寶玉房里常見我的只有襲人麝月,這兩個笨笨的倒好。若有這個,他自不敢來見我的。我一生最嫌這樣人,況且又出來這個事。好好的寶玉,倘或叫這蹄子勾引壞了,那還了得。”因叫自己的丫頭來,吩咐他到園里去,“只說我說有話問他們,留下襲人麝月伏侍寶玉不必來,有一個晴雯最伶俐,叫他即刻快來。你不許和他說什么。”
小丫頭子答應了,走入怡紅院,正值晴雯身上不自在,睡中覺才起來,正發悶,聽如此說,只得隨了他來。素日這些丫鬟皆知王夫人最嫌妝艷飾語薄言輕者,故晴雯不敢出頭。今因連日不自在,并沒有十分妝飾,自為無礙。及到了鳳姐房中,王夫人一見他釵軃〔釵 (duǒ)〕發髻上的釵飾將要脫落。,下垂的樣子。鬢松,衫垂帶褪,有春睡捧心之遺風〔春睡捧心之遺風〕指西施蹙眉捧心之美。這里譏諷女子的嬌慵病弱。春睡,喻楊貴妃之醉態。遺風,即余風,前人遺留下來的風韻、風致。,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覺勾起方才的火來。王夫人原是天真爛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飾詞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著你,自然明兒揭你的皮!寶玉今日可好些?”晴雯一聽如此說,心內大異,便知有人暗算了他。雖然著惱,只不敢作聲。他本是個聰敏過頂的人,見問寶玉可好些,他便不肯以實話對,只說:“我不大到寶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寶玉在一處,好歹我不能知道,只問襲人麝月兩個。”王夫人道:“這就該打嘴!你難道是死人,要你們作什么!”晴雯道:“我原是跟老太太的人。因老太太說園里空大人少,寶玉害怕,所以撥了我去外間屋里上夜,不過看屋子。我原回過我笨,不能伏侍。老太太罵了我,說‘又不叫你管他的事,要伶俐的作什么。’我聽了這話才去的。不過十天半個月之內,寶玉悶了大家頑一會子就散了。至于寶玉飲食起坐,上一層有老奶奶老媽媽們,下一層又有襲人麝月秋紋幾個人。我閑著還要作老太太屋里的針線,所以寶玉的事竟不曾留心。太太既怪,從此后我留心就是了。”王夫人信以為實了,忙說:“阿彌陀佛!你不近寶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勞你費心。既是老太太給寶玉的,我明兒回了老太太,再攆你。”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們進去,好生防他幾日,不許他在寶玉房里睡覺。等我回過老太太,再處治他。”喝聲“去!站在這里,我看不上這浪樣兒!誰許你這樣花紅柳綠的妝扮!”晴雯只得出來,這氣非同小可,一出門便拿手帕子握著臉,一頭走,一頭哭,直哭到園門內去。
這里王夫人向鳳姐等自怨道:“這幾年我越發精神短了,照顧不到。這樣妖精似的東西竟沒看見。只怕這樣的還有,明日倒得查查。”鳳姐見王夫人盛怒之際,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調唆著邢夫人生事,縱有千百樣言詞,此刻也不敢說,只低頭答應著。王善保家的道:“太太請養息身體要緊,這些小事只交與奴才。如今要查這個主兒也極容易,等到晚上園門關了的時節,內外不通風,我們竟給他們個猛不防,帶著人到各處丫頭們房里搜尋。想來誰有這個,斷不單只有這個,自然還有別的東西。那時翻出別的來,自然這個也是他的。”王夫人道:“這話倒是。若不如此,斷不能清的清白的白。”因問鳳姐如何。鳳姐只得答應說:“太太說的是,就行罷了。”王夫人道:“這主意很是,不然一年也查不出來。”于是大家商議已定。
至晚飯后,待賈母安寢了,寶釵等入園時,王善保家的便請了鳳姐一并入園,喝命將角門皆上鎖,便從上夜的婆子處抄檢起,不過抄檢出些多余攢下蠟燭燈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這也是贓,不許動,等明兒回過太太再動。”于是先就到怡紅院中,喝命關門。當下寶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見這一干人來,不知為何直撲了丫頭們的房門去,因迎出鳳姐來,問是何故。鳳姐道:“丟了一件要緊的東西,因大家混賴,恐怕有丫頭們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一面說,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又細問這幾個箱子是誰的,都叫本人來親自打開。襲人因見晴雯這樣,知道必有異事,又見這番抄檢,只得自己先出來打開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檢一番,不過是平常動用之物。隨放下又搜別人的,挨次都一一搜過。到了晴雯的箱子,因問:“是誰的,怎不開了讓搜?”襲人等方欲代晴雯開時,只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覺沒趣,看了一看,也無甚私弊之物。回了鳳姐,要往別處去。鳳姐兒道:“你們可細細的查,若這一番查不出來,難回話的。”眾人都道:“都細翻看了,沒什么差錯東西。雖有幾樣男人物件,都是小孩子的東西,想是寶玉的舊物件,沒甚關系的。”鳳姐聽了,笑道:“既如此咱們就走,再瞧別處去。”說著,一徑出來,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話,不知是不是。要抄檢只抄檢咱們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斷乎檢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這個自然。豈有抄起親戚家來。”鳳姐點頭道:“我也這樣說呢。”一頭說,一頭到了瀟湘館內。黛玉已睡了,忽報這些人來,也不知為甚事。才要起來,只見鳳姐已走進來,忙按住他不許起來,只說:“睡罷,我們就走。”這邊且說些閑話。那個王善保家的帶了眾人到丫鬟房中,也一一開箱倒籠抄檢了一番。因從紫鵑房中抄出兩副寶玉常換下來的寄名符兒,一副束帶上的披帶,兩個荷包并扇套,套內有扇子。打開看時皆是寶玉往年往日手內曾拿過的。王善保家的自為得了意,遂忙請鳳姐過來驗視,又說:“這些東西從那里來的?”鳳姐笑道:“寶玉和他們從小兒在一處混了幾年,這自然是寶玉的舊東西。這也不算什么罕事,撂下再往別處去是正經。”紫鵑笑道:“直到如今,我們兩下里的東西也算不清。要問這一個,連我也忘了是那年月日有的了。”王善保家的聽鳳姐如此說,也只得罷了。
又到探春院內,誰知早有人報與探春了。探春也就猜著必有原故,所以引出這等丑態來,遂命眾丫鬟秉燭開門而待。一時眾人來了。探春故問何事。鳳姐笑道:“因丟了一件東西,連日訪察不出人來,恐怕旁人賴這些女孩子們,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凈他們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們的丫頭自然都是些賊,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既如此,先來搜我的箱柜,他們所有偷了來的都交給我藏著呢。”說著便命丫頭們把箱柜一齊打開,將鏡奩、妝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齊打開,請鳳姐去抄閱。鳳姐陪笑道:“我不過是奉太太的命來,妹妹別錯怪我。何必生氣。”因命丫鬟們快快關上。平兒豐兒等忙著替待書等關的關,收的收。探春道:“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我原比眾人歹毒,凡丫頭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都在我這里間收著,一針一線他們也沒的收藏,要搜所以只來搜我。你們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 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說著,不覺流下淚來。鳳姐只看著眾媳婦們。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東西全在這里,奶奶且請到別處去罷,也讓姑娘好安寢。”鳳姐便起身告辭。探春道:“可細細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來,我就不依了。”鳳姐笑道:“既然丫頭們的東西都在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連我的包袱都打開了,還說沒翻。明日敢說我護著丫頭們,不許你們翻了。你趁早說明,若還要翻,不妨再翻一遍。”鳳姐知道探春素日與眾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經連你的東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問眾人:“你們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說:“都翻明白了。”那王善保家的本是個心內沒成算的人,素日雖聞探春的名,那是為眾人沒眼力沒膽量罷了,那里一個姑娘家就這樣起來;況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連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況別個。今見探春如此,他只當是探春認真單惱鳳姐,與他們無干。他便要趁勢作臉獻好,因越眾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連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沒有什么。”鳳姐見他這樣,忙說:“媽媽走罷,別瘋瘋顛顛的。”一語未了,只聽“拍”的一聲,王家的臉上早著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時大怒,指著王家的問道:“你是什么東西,敢來拉扯我的衣裳!我不過看著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紀,叫你一聲媽媽,你就狗仗人勢,天天作耗,專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諒我是同你們姑娘那樣好性兒,由著你們欺負他,就錯了主意!你搜檢東西我不惱,你不該拿我取笑。”說著,便親自解衣卸裙,拉著鳳姐兒細細的翻。又說:“省得叫奴才來翻我身上。”鳳姐平兒等忙與探春束裙整袂,口內喝著王善保家的說:“媽媽吃兩口酒就瘋瘋顛顛起來。前兒把太太也沖撞了。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勸探春休得生氣。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氣性,早一頭碰死了!不然豈許奴才來我身上翻賊贓了。明兒一早,我先回過老太太、太太,然后過去給大娘陪禮,該怎么,我就領。”那王善保家的討了個沒意思,在窗外只說:“罷了,罷了,這也是頭一遭挨打。我明兒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罷。這個老命還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你們聽他說的這話,還等我和他對嘴去不成。”待書等聽說,便出去說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們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鳳姐笑道:“好丫頭,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們作賊的人,嘴里都有三言兩語的。這還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會調唆主子。”平兒忙也陪笑解勸,一面又拉了待書進來。周瑞家的等人勸了一番。鳳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帶著人往對過暖香塢來。彼時李紈猶病在床上,他與惜春是緊鄰,又與探春相近,故順路先到這兩處。因李紈才吃了藥睡著,不好驚動,只到丫鬟們房中一一的搜了一遍,也沒有什么東西,遂到惜春房中來。因惜春年少,尚未識事,嚇的不知當有什么事,故鳳姐也少不得安慰他。誰知竟在入畫箱中尋出一大包金銀錁子〔金銀錁(kè)子〕當時作貨幣用的小金錠或銀錠。來,約共三四十個,又有一副玉帶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襪等物。入畫也黃了臉。因問是那里來的,入畫只得跪下哭訴真情,說:“這是珍大爺賞我哥哥的。因我們老子娘都在南方,如今只跟著叔叔過日子。我叔叔嬸子只要吃酒賭錢,我哥哥怕交給他們又花了,所以每常得了,悄悄的煩了老媽媽帶進來叫我收著的。”惜春膽小,見了這個也害怕,說:“我竟不知道。這還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帶他出去打罷,我聽不慣的。”鳳姐笑道:“這話若果真呢,也倒可恕,只是不該私自傳送進來。這個可以傳遞,什么不可以傳遞。這倒是傳遞人的不是了。若這話不真,倘是偷來的,你可就別想活了。”入畫跪著哭道:“我不敢扯謊。奶奶只管明日問我們奶奶和大爺去,若說不是賞的,就拿我和我哥哥一同打死無怨。”鳳姐道:“這個自然要問的,只是真賞的也有不是。誰許你私自傳送東西的!你且說是誰作接應,我便饒你。下次萬萬不可。”惜春道:“嫂子別饒他這次方可。這里人多,若不拿一個人作法,那些大的聽見了,又不知怎樣呢。嫂子若饒他,我也不依。”鳳姐道:“素日我看他還好。誰沒一個錯,只這一次。二次犯下,二罪俱罰。但不知傳遞是誰。”惜春道:“若說傳遞,再無別個,必是后門上的張媽。他常肯和這些丫頭們鬼鬼祟祟的,這些丫頭們也都肯照顧他。”鳳姐聽說,便命人記下,將東西且交給周瑞家的暫拿著,等明日對明再議。于是別了惜春,方往迎春房內來。
迎春已經睡著了,丫鬟們也才要睡,眾人叩門半日才開。鳳姐吩咐:“不必驚動小姐。”遂往丫鬟們房里來。因司棋是王善保的外孫女兒,鳳姐倒要看看王家的可藏私不藏,遂留神看他搜檢。先從別人箱子搜起,皆無別物。及到了司棋箱子中搜了一回,王善保家的說:“也沒有什么東西。”才要蓋箱時,周瑞家的道:“且住,這是什么?”說著,便伸手掣出一雙男子的錦帶襪并一雙緞鞋來。又有一個小包袱,打開看時,里面有一個同心如意并一個字帖兒。一總遞與鳳姐。鳳姐因當家理事,每每看開帖并賬目,也頗識得幾個字了。便看那帖子是大紅雙喜箋帖,上面寫道:“上月你來家后,父母已覺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閣,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若園內可以相見,你可托張媽給一信息。若得在園內一見,倒比來家得說話。千萬,千萬。再所賜香袋二個,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萬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鳳姐看罷,不怒而反樂。別人并不識字。王家的素日并不知道他姑表姊弟有這一節風流故事,見了這鞋襪,心內已是有些毛病,又見有一紅帖,鳳姐又看著笑,他便說道:“必是他們胡寫的賬目,不成個字,所以奶奶見笑。”鳳姐笑道:“正是這個賬竟算不過來。你是司棋的老娘,他的表弟也該姓王,怎么又姓潘呢?”王善保家的見問的奇怪,只得勉強告道:“司棋的姑媽給了潘家,所以他姑表兄弟姓潘。上次逃走了的潘又安就是他表弟。”鳳姐笑道:“這就是了。”因道:“我念給你聽聽。”說著從頭念了一遍,大家都唬了一跳。這王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錯兒,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孫女兒,又氣又臊。周瑞家的四人又都問著他:“你老可聽見了?明明白白,再沒的話說了。如今據你老人家,該怎么樣?”這王家的只恨沒地縫兒鉆進去。鳳姐只瞅著他嘻嘻的笑,向周瑞家的笑道:“這倒也好。不用你們作老娘的操一點兒心,他鴉雀不聞的給你們弄了一個好女婿來,大家倒省心。”周瑞家的也笑著湊趣兒。王家的氣無處泄,便自己回手打著自己的臉,罵道:“老不死的娼婦,怎么造下孽了!說嘴打嘴,現世現報在人眼里。”眾人見這般,俱笑個不住,又半勸半諷的。鳳姐見司棋低頭不語,也并無畏懼慚愧之意,倒覺可異。料此時夜深,且不必盤問,只怕他夜間自愧去尋拙志,遂喚兩個婆子監守起他來。帶了人,拿了贓證回來,且自安歇,等待明日料理。
練 習
一 本課寫的是一個多種矛盾交織在一起的重大事件。閱讀課文,想一想,這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矛盾雙方各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
二 作者描寫這一重大事件時,充分抓住了每個人物的性格。試以鳳姐、王善保家的、探春和晴雯為例,分析她們在這一場沖突中表現出來的各自的性格特點。
三 作者寫抄檢大觀園這樣的大事件、大波瀾、大場面,是那樣的明晰而生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轉換,把一處處被抄的情景逐次突現出來,在對比中形成波瀾起伏的動人情節,試作一點分析。
四 本文中探春說出了內涵深刻且頗具哲理的話:“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 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試結合《紅樓夢》全書談談你對這段話的認識和體會,并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五 △解釋下列詞語在課文中的準確含義。
越性 作耗 體統 趨奉 封誥 標致 對了坎兒 造化 一徑 斷乎
正經 沒成算 庶出 自恃 對嘴 作法 現世現報 拙志
抄檢大觀園 篇2
【教學目的】
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及其性格特點,學習在比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檢”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說中的作用和意義:是大觀園、賈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3認識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及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趨向。
【教學重難點】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2.理解“抄檢”在小說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采用“閱讀評點式”教學。因課文較長,所以必須給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又由于《紅樓夢》的“網狀結構”,前后關聯,交錯貫通,嚴密有機,沒有哪一章節可以完全從書中獨立出來而不牽連四周筋絡(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樓夢》是難以節選的),所以學習本文(即第74回)應適當聯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與課文前后有關聯的情節內容,輔以精要的評點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課文在全書中的作用。
媒體設計
課前可以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的片頭音樂,把學生帶入《紅樓夢》那特有的惆悵感人的氛圍之中。結課時再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情節、畫面,與課文比較學習,以加深理解。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后的文學奇跡,毛澤東把它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并論。《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來,人們對它閱讀、探究的熱情經久不衰。今天我們學習在全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個章節,也是情節發展中的一個大事件、大波瀾——《抄檢大觀園》。
(解說:此導語 旨在引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重視,以及對《紅樓夢》的閱讀興趣。)
二、解題
課文選自《紅樓夢》第74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抄檢”,搜查并沒收,是課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檢的起因”“誰抄檢誰”“抄檢什么”“抄檢過程”“抄檢結果”等問題。
“大觀園”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國南北園林藝術之大成,在書中設計創造出的一座精美絕倫的園林藝術形象,是《紅樓夢》里眾多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較少封建禮教束縛浸染的凈土,是女孩子們(包括寶玉)棲息、成長的一方綠洲和樂園,是人間的桃園仙境。
(解說:對“大觀園”的內涵及在全書中的作用、意義作必要的說明,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深意。)
大觀園遭抄檢的起因要從第73回《癡丫頭誤拾繡春囊》說起:賈母房中的丫頭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山石背后拾得一個五彩“繡春囊”,華麗精致地繡著“兩個人赤條條地盤踞相抱”,傻大姐誤認為是“兩個妖精打架”。邢夫人恰巧遇上,“接來一看,嚇得連忙死緊攥住”,“揣摩此物從何而至”。賈府內部,矛盾重重,錯綜復雜,正像探春所說“一個個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賈赦、邢夫人為代表的不當家的“在野派”,對王夫人、王熙鳳為代表的“當權派”,久懷不滿。邢夫人認為“繡春囊極有可能是賈鏈、王熙風之物,正好借此機會殺一殺王氏一派的威風。很快“繡春囊”轉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時“氣色變更”,心急火燎地來責問鳳姐。課文即從這里開始。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越性(干脆、更加);作耗(搗亂);封誥(被皇帝封“誥命夫人”,是封建社會中婦女一種很高的榮譽和地位);沒成算(沒頭腦,少思謀);庶出(非正妻所生,與“嫡出”相對);現世現報(馬上遭報應)。
第二課時
一、研讀評析
1當王夫人認為“繡春囊”是王熙鳳之物時,王熙鳳是如何辯白的?繼而她又提出了什么處理措施?由此反映出王熙鳳的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在王夫人盛怒之際,她并不立即否認反駁,而是先說“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先讓一步以順其氣,繼而話語一轉“求太太細詳其理”,不慌不亂,侃侃而談,一口氣說出“五條”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東西,冠冕堂皇,“大近情理”(鳳姐是何等人物,無理尚能爭三分),不但洗清了自己,而且變被動為主動,提出了不擴大影響,不傷及無辜,不有損賈府和她這管家奶奶臉面的暗中查訪舉措(約五六條),穩妥可行(只可惜王夫人并未采納)。反映出王熙鳳,能言善辯,講究策略,殺伐決斷,精明干練的性格特點。
2抄檢大軍由哪些人組成?遭殃的是哪些人?抄檢的真正原因和實質是什么?
明確:由邢夫人幕后鼓動,王夫人坐鎮指揮,王熙鳳掛帥出征,狗腿子王善保家的推波助瀾地獻策并任急先鋒的抄檢大軍,氣勢洶洶兵發大觀園,展開了空前的大掃蕩,大清剿。原本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相互傾軋爭斗,演變為一場對丫環下人的殘酷鎮壓和清洗,特別是那些平時不馴服、不獻媚討好者,更是首當其沖,在劫難逃。
“繡春囊事件”僅是“抄檢”的導火索,看似與“男女私情”有關,其真正原因和實質,是封建反動勢力與叛逆進步力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封建宗法勢力不能容忍大觀園中的青年們不合禮法的個性自由,更不允許有這樣一片花好月圓的樂土長期存在。他們感到封建大家族積弊太多,中興無望,日暮途窮之后,以最后的瘋狂清除異己,摧毀青春生命之靈秀,是一次血腥的政治斗爭。
3在抄檢中,隨著事件的進展、地點的轉換,人物形象逐一顯明地展現出來,其中晴雯、探春有何表現?反映出各自的什么性格特點?試作賞析評點。
明確:怡紅院中的晴雯,是大觀園中第一美麗的丫環,王夫人據此妄斷:“好好的寶玉,叫這蹄子勾引壞了。”又因晴雯全無媚骨,最反奴性,從不獻媚討好誰,遂成為惡奴王善保家的之流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后快。暗下讒言,詆毀中傷,正像晴雯判詞中所言“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因此,她成為抄檢的首要目標。盡管在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罵、警告,明知自己已身處危境,但面對無理抄檢,憑空誣陷,依然表現出毫不妥協的反抗和蔑視:“只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給王善保家的一個“沒趣”。一個凌然傲骨、敢怒敢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現眼前。
抄檢的結果表明晴雯清白無辜,正像她在生離死別之際對寶玉所說:“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勾引你怎樣。”以晴雯的高潔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當的。在第77回《俏丫環抱屈夭風流》中,王夫人又親臨大觀園,將連遭迫害,重病在身,“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的晴雯,殘忍地命人“從炕上拖下來”,“架出去”,片刻不許停留,逐出大觀園。孤苦無依的晴雯,不久即抱屈病死在外。寶玉忿恨不解地說:“我究竟不知道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晴雯是抄檢一役的主要犧牲者之一。“晴雯之死”是我們有幸看到的曹雪芹親筆寫下的一個悲劇高潮(僅次于“黛玉之死”,但惜乎“黛玉之死”非曹雪芹親筆),預示著寶、黛愛情失敗的必然性——豈有如此憎惡晴雯而能容忍黛玉之理?晴雯是寄寓了作家豐富情感的一個人物,“晴雯者,情文也。”可能在把“晴雯之死”寫完不久,心力憔悴、悲憤欲絕的作者,感到悲劇的藝術表現再難往更高處寫了,就丟下筆來,“淚盡而亡”了。
在抄檢中,寫得最熱鬧最精彩的當數三姑娘探春處。探春是一位嚴正清醒,目光深遠,心懷憂患,頗有政治才干的女子。探春判詞說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在黛玉進賈府時寫其肖像:“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當抄檢大軍來臨時,惟有探春毫無畏懼驚慌,“秉燭開門而待”。對抄檢冷言譏諷,針鋒相對,只許抄檢自己,不許抄檢下人:“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我原比眾人歹毒……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下人。她對賈府的黑暗腐朽,危機四伏之趨于敗亡,洞見先機,懷有特別的敏感和深重的憂患,發出了嚴正警告和預言:“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探春聲淚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蟲生”的道理,表明她已極度悲憤。不料看不出眉眼高低,“心內沒成算”又不自量力的王善保家的,欺探春是“庶出,他敢怎樣”——這恰是探春內心深處一個敏感痛點,這“先天不足”使她時時有一種說不出的煩難,承受一種無名的壓抑,也使她更敏感自尊。當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上前戲弄地掀了探春衣襟,這下可惹惱了探春,立即遭到猛烈回擊——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接著又是一頓痛快淋漓的大罵,義正辭嚴,鞭辟入里。這是申張正義、大快人心的一掌,是除暴安良、別人欲為而不敢為的一掌,不但打在為虎作倀的王善保家的臉上,也間接打在那些摧殘少女的上層統治者臉上,替慘遭蹂躪、萬馬齊喑的大觀園出了口惡氣。盡管探春沒能阻止繼續抄檢,也不能挽救多少少女慘遭厄運,更不能在封建家族崩潰之際,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探春者,嘆春一去不再返也!——但這足以使那些助紂為虐、猖狂行惡者殺了威風。探春確是一朵紅香帶刺、令人敬畏的“玫瑰花”。
4抄檢的最大“收獲”是什么?如何評析奴隸的戀愛追求?
明確:抄檢的最大“收獲”是從二小姐迎春的丫環司棋箱子里搜出了愛情證據——小廝潘又安寫給她的情書。男女間相愛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聯系第71回《鴛鴦女無意遇鴛鴦》中,賈母的丫環鴛鴦夜里在山石背后無意間遇到司棋和潘又安約會的情節,“繡春囊”極有可能是他們遺失的。奴婢層青年男女,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沒有文化教養,不會像“才子佳人”那樣“吟風弄月,托詠傳情”,只能私贈低級象征物“繡春囊”,但他們也有戀愛的要求和權利,他們決不允許別人踐踏自己的戀愛自由。當秘密被發現后,司棋顯得異常冷靜,“低頭不語,也并無畏懼慚愧之意”,光明磊落,早已做好用生命捍衛愛情和“人”之尊嚴的思想準備,最后與潘又安雙雙殉情。司棋是“抄檢”的另一個主要犧牲者。
漢樂府中有《上邪》一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曹雪芹把這愛情的海誓山盟,化為一對感人的形象,在《紅樓夢》中再現出來,令古今多少讀者為之動容。原來貞烈的戀愛并不僅限于“才子佳人”,奴婢群中并不少真摯可貴的情操,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也并未寫在“節烈牌坊”上,倒是存在于不被人重視的低層社會中。
賈府的主子們可以三妻四妾,爬灰養小叔,偷雞摸狗,淫亂無度,“只剩下兩個石頭獅子還算干凈”,卻被視為合法,不是“什么要緊的事”,而奴隸們正當純潔的愛情,卻被視為“有傷風化”,大逆不道,嚴加阻禁,公理何在!
(解說:晴雯、探春、司棋是“抄檢”一節中寫得最詳的主角,是重頭戲,應作重點評析、品味。特別是晴雯、司棋,都是抄檢的主要犧牲品,評析不能僅局限于課文所選內容,應聯系她們的結局,以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深刻地認識封建制度的罪惡。)
5對于“抄檢”同是反抗或順從,因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又有微妙差異,簡要評析。
明確:晴雯身為奴婢不可能像探春那樣義正辭嚴,敢打敢罵,更不可能具備探春那樣非凡的洞察力;司棋是外柔內剛,矢志不渝。她們都是反抗者。
襲人,奴性十足,俯首貼耳;迎春,懦弱麻木,聽之任之;惜春,怕受牽累,孤介無情;李紈,“古井無波”,恬淡不驚;黛玉,對與寶玉的特殊關系毫不掩飾,孤傲泰然,冷眼旁觀。她們都表現為“順從”。
(解說:此題旨在讓學生學習同中有異的表現手法。)
6在抄檢中王熙鳳持什么態度?為什么?
明確:王熙鳳雖名為掛帥,但在整個過程中卻始終是消極被動的,讓王善保家的唱主角,自己隱在側面唱配角,看笑話,不時居間調停,做好好先生。因為鳳姐不主張明火執仗地抄檢,明知這是一種輕舉妄動,但在王夫人的盛怒之下,“也只好低頭應著”。待到王善保家的出乖露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之后,她才打起了精神,神氣活現地將之盡情嘲笑拿捏了一番。雖然她每天都在為維持賈府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實際上她也像其他統治者一樣,并不真正關心賈府這座露出裂痕的百年老屋能支撐多久,她關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權力中心維持多久。
7抄檢的后果是什么?本文在全書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
抄檢的直接后果:逼死了晴雯、司棋,趕走了四兒、入畫和所有唱戲的女孩子,促使惜春、芳官、蕊官、藕官等少女選擇了葬送青春的出家之路,寶釵也避嫌搬出了大觀園……大觀園歡樂美好的生活從此結束了。
遭此浩劫,人間仙境大觀園由盛轉衰,情節急轉直下,悲劇氣氛越來越濃,賈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漸衰敗,災難一個個接踵而至:異兆悲音,迎春誤嫁,寶玉瘋顛,元妃薨逝,黛玉魂歸,直至賈府被抄……風雨飄搖,群芳凋敝,“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最后“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這是一個人人都不配有好命運的沒落社會,更何況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連人身和性命都不能自主的婢女,她們的悲慘命運幾乎是與生注定的。但凡在意識和情感上稍微流露出一點非奴性的“人性”,必將遭受戕害。所以“抄檢大觀園”是牽動全書的一個大轉折、大波瀾,預示著封建家族及封建社會無可挽回的崩潰結局。
(解說: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有關情節、畫面。)
三、課堂小結
本文主要評析了幾個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理解“抄檢”一節在全書中的地位、作用;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罪惡及必然死亡的趨勢;激發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課后閱讀《紅樓夢》第73回、75回、77回、92回,最好能閱讀全書。
抄檢大觀園 篇3
教學目標
1、 整體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認識這一回目在整部《紅樓夢》中的作用。
2、 鑒賞文中精彩片斷,體會人物形象刻畫與情節發展的關系。
3、 比較閱讀“寶玉挨打”和“抄檢大觀園”兩個故事高潮,進而學習借鑒曹雪芹敘事小說的技巧安排藝術安排。
重點難點
1、 整體把握故事情節及人物矛盾沖突;賞析“探春拒抄”片斷。(重點)
2、比較閱讀,學習借鑒曹雪芹小說寫人敘事的技巧。
教法:自學討論法,賞析法。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整體把握
1、 導入 新課:簡介大觀園
大觀園原是賈府為迎接貴妃元春回家省親而修建的別墅。元春回宮后,曾一度封鎖,后來就命那些能詩會賦的姊妹和寶玉居住。大觀園是個規模宏大的貴族庭院,方圓約三里半,其中風景有七八處,亭臺軒館十幾座,真是“說不盡的太平景象、富貴風流”。住在大觀園的人除寶玉外,都是年輕女子,其中少數是貴族小姐,大多是奴婢,大觀園堪稱女兒國。
大觀園是作者精心虛構的一座人間仙境,是寶玉和少男少女的人間樂園。這座花園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和社會理想,它干凈、閑雅、脫俗,人與人間相親相愛,主仆間沒有差別。這里面沒有功名利祿世俗干擾,也沒有外界污濁惡臭。但大觀園畢竟是作者理想的存在,它依托賈府現實環境而存在,不可避免地受世俗侵擾,大觀園的命運最終是歸于毀滅。這是《紅樓夢》小說悲劇精神的核心之所在。
《抄檢大觀園》(第74回)賈府種種矛盾激發的結果,是賈府由盛及衰的征兆,是賈府毀滅的開始,是《紅樓夢要》的另一個高潮。
2、 學生自學全文,要求思考,(約20分鐘時間)
(1)分析抄檢大觀園的原因,梳理出抄檢行動的情節過程。
(2)在抄檢中反映出了哪些矛盾沖突?
(3)重點閱讀“王夫人審問王熙鳳”、“探春拒抄”、“王善保家的無地自容”片斷,試分析人物的主導性格。
3、 自學檢測
問題一 抄檢大觀園前因后果是什么?
【提示】前因有三:一是“繡春囊”事件;(導火索)二是王善保家的挑唆;(火上澆油)三是丫環晴雯奇裝打扮惹王夫人大為生氣(爆發)。
后果:邢夫人一派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尤其是王善保家的啞吧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王夫人、王熙鳳理占上風;探春拒抄取得了大勝利;眾丫環命運可謂慘也。
問題二 人物間的矛盾主要有哪些?
【提示】邢夫人與王夫人間的妯娌矛盾;邢夫人與王熙鳳間婆媳矛盾;鳳姐與王善保家的間的主仆矛盾;王夫人與晴雯間的主仆矛盾;王善保家的與晴雯間的奴仆之間的矛盾。
第二課時 重點片斷賞析
1、整體情節賞析(師生討論)
抄檢大觀園午夜大行動
總 指 揮 王夫人
副總 指揮 王熙鳳
隊 員 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眾丫環等
行動過程
上夜老婆子處→怡紅院(晴雯)→瀟湘館(紫鵑)→探春院(探春)→曖春塢(李紈)→惜春房(入畫)→迎春房(司棋)〖板書〗
〖評點〗
抄檢大觀園整個過程使封建大家庭內部種種矛盾全部展現出來了。抄檢行動實際上是封建主子對年輕女奴們的一次血腥鎮壓,許多清純善良、年輕美麗、聰明活潑的丫環或被驅逐或被逼死。入畫因保存哥哥的東西而被視為盜賊,轟出了大觀園;四兒因與寶玉同年同日生,開了一句玩笑(同日生的是夫妻)被驅出大觀園胡亂嫁人;晴雯、司棋命運就夠慘了,或含冤而死,或殉情而死。
因此,抄檢大觀園總體上是一場悲劇。小人之得逞,無辜之受害,探春之悲憤,王夫人之剛愎,鳳姐之無奈,以及從總體上看賈府之走向敗落,俱足以悲。但悲劇的內容卻以喜劇、鬧劇的形式表現的:邢夫人之審傻大姐,王夫人之審鳳姐,王善保家的丑態,周瑞家的“站邊兒”,惜春火上澆油,尤氏之“吃心”掛不住……
2、“探春拒抄”片斷賞析
① 請學生朗讀這一節,朗讀注意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和性格特征。
② 整個抄檢活動的高潮,就是在探春房內的抄檢。分析討論:
A、 請用簡練語言概述這一片斷:
【提示】:倚門而待→公然申明→慨嘆家運→討個說法→鳳姐表態(一波折)王善保家的撩探春衣襟→探春怒摑王之耳光→待書嘲諷王善保家的→眾人勸慰探春歇息(二波折)
B、 比較探春和晴雯兩人的反抗性格
【提示】:晴雯和探春對于這種殘暴而愚蠢的抄檢,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抗。但兩人身分和地位不同,她們的反抗有本質的不同:晴雯的反抗是一個女奴的反抗,是受害者反抗的典型;探春是為賈府的“自殺自滅”而痛心疾首,她認為正是這種源于內部的“自殺自滅”必將導致賈府一敗涂地,因此,她是站在維護賈府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反對抄檢的。晴雯和探春都采取了以退為進、以毒攻毒、以發展凸現對方的荒謬寒磣對方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抗議。如晴雯主動傾箱,堵住了王善保家的嘴;探春先發制人,第一個迎上去,硬碰硬,干脆把矛盾激發。
(延伸思考:司棋、入畫的反抗又與這兩人的反抗有何不同?)
3、問題討論
問題一 賈母的丫環傻大姐在大觀園拾得一個“繡春錦囊”,一個小小的物件竟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后果,為什么?
【提示】 導火索;維護賈府榮譽的手段;邢夫人扳倒王夫人、王熙鳳的有力武器。
問題二 結合《林黛玉進賈府》、《寶玉挨打》試評說一下王熙鳳這個人物的復雜的性格特征。
【提示】 精明強干,兩面三刀,臉酸心硬,殺伐決斷,是賈府特別是榮府的棟梁之才,鐵腕人物。但她有不可救藥的缺點:有權無勢,有才無德,有聰明無智謀,有寵無戴。
第三課時 拓展性討論和閱讀
1、比較閱讀兩大故事情節的異同(討論)
第一步 學生自由討論,老師提示思考的角度
【提示】 兩文可從總體寫法、結構安排、人物刻畫技巧、矛盾沖突等角度入手。
第二步 師生共同研討,老師主要誘導學生思維方向。
第三步 討論結果歸結。
【板書】
相同之處 《寶玉挨打》 《抄檢大觀園》
整體寫法 ①以人物性格特點為出發點,通過人物的活動推動情節的發展;而人物性格特征又在情節發展中得到充分的表現。②都寫出了事件的起因、經過、發展、結果等幾個過程,構思精巧,決不簡單化。 運用“舞臺藝術”手段,各種矛盾集中在一個舞臺上,情節集中,強烈感人。 采用“分鏡頭”寫法,場面描寫次第展開,在強烈對比中給人深刻印象,且詳略安排恰當。
矛盾沖突 各種矛盾迅速激發,并急遽爆發(火山爆發式的) 各種矛盾盤馬彎弓,引而不發,交錯穿插。
結構安排 寶玉挨打后還有一個余波,一直延伸到第36回,整個事件緊湊集中。 抄檢大觀園后隔了一段時間后才再興波瀾,到第77回才交待抄檢的結果。
人物刻畫 主要人物采用正面和側面描寫手法 把人物放在矛盾沖突中、在宏大的場面描寫中去表現。
2、 拓展閱讀
1) 閱讀小說第23回寶玉和諸女兒入園的描寫,對比大觀園今昔不同的氣氛。
2) 課外閱讀小說的第75~78回,進一步理解小說的人物性格和思想主旨。
3、 練習設計
4、 課堂小結。
抄檢大觀園 篇4
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及其性格特點,學習在比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檢”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說中的作用和意義:是大觀園、賈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3認識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及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趨向。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2.理解“抄檢”在小說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采用“閱讀評點式”教學。因課文較長,所以必須給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又由于《紅樓夢》的“網狀結構”,前后關聯,交錯貫通,嚴密有機,沒有哪一章節可以完全從書中獨立出來而不牽連四周筋絡(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樓夢》是難以節選的),所以學習本文(即第74回)應適當聯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與課文前后有關聯的情節內容,輔以精要的評點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課文在全書中的作用。
媒體設計
課前可以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的片頭音樂,把學生帶入《紅樓夢》那特有的惆悵感人的氛圍之中。結課時再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情節、畫面,與課文比較學習,以加深理解。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后的文學奇跡,毛澤東把它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并論。《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來,人們對它閱讀、探究的熱情經久不衰。今天我們學習在全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個章節,也是情節發展中的一個大事件、大波瀾——《抄檢大觀園》。
(解說:此導語旨在引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重視,以及對《紅樓夢》的閱讀興趣。)
二、解題
課文選自《紅樓夢》第74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抄檢”,搜查并沒收,是課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檢的起因”“誰抄檢誰”“抄檢什么”“抄檢過程”“抄檢結果”等問題。
“大觀園”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國南北園林藝術之大成,在書中設計創造出的一座精美絕倫的園林藝術形象,是《紅樓夢》里眾多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較少封建禮教束縛浸染的凈土,是女孩子們(包括寶玉)棲息、成長的一方綠洲和樂園,是人間的桃園仙境。
(解說:對“大觀園”的內涵及在全書中的作用、意義作必要的說明,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深意。)
大觀園遭抄檢的起因要從第73回《癡丫頭誤拾繡春囊》說起:賈母房中的丫頭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山石背后拾得一個五彩“繡春囊”,華麗精致地繡著“兩個人赤條條地盤踞相抱”,傻大姐誤認為是“兩個妖精打架”。邢夫人恰巧遇上,“接來一看,嚇得連忙死緊攥住”,“揣摩此物從何而至”。賈府內部,矛盾重重,錯綜復雜,正像探春所說“一個個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賈赦、邢夫人為代表的不當家的“在野派”,對王夫人、王熙鳳為代表的“當權派”,久懷不滿。邢夫人認為“繡春囊極有可能是賈鏈、王熙風之物,正好借此機會殺一殺王氏一派的威風。很快“繡春囊”轉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時“氣色變更”,心急火燎地來責問鳳姐。課文即從這里開始。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越性(干脆、更加);作耗(搗亂);封誥(被皇帝封“誥命夫人”,是封建社會中婦女一種很高的榮譽和地位);沒成算(沒頭腦,少思謀);庶出(非正妻所生,與“嫡出”相對);現世現報(馬上遭報應)。
第二課時
一、研讀評析
1當王夫人認為“繡春囊”是王熙鳳之物時,王熙鳳是如何辯白的?繼而她又提出了什么處理措施?由此反映出王熙鳳的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在王夫人盛怒之際,她并不立即否認反駁,而是先說“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先讓一步以順其氣,繼而話語一轉“求太太細詳其理”,不慌不亂,侃侃而談,一口氣說出“五條”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東西,冠冕堂皇,“大近情理”(鳳姐是何等人物,無理尚能爭三分),不但洗清了自己,而且變被動為主動,提出了不擴大影響,不傷及無辜,不有損賈府和她這管家奶奶臉面的暗中查訪舉措(約五六條),穩妥可行(只可惜王夫人并未采納)。反映出王熙鳳,能言善辯,講究策略,殺伐決斷,精明干練的性格特點。
2抄檢大軍由哪些人組成?遭殃的是哪些人?抄檢的真正原因和實質是什么?
明確:由邢夫人幕后鼓動,王夫人坐鎮指揮,王熙鳳掛帥出征,狗腿子王善保家的推波助瀾地獻策并任急先鋒的抄檢大軍,氣勢洶洶兵發大觀園,展開了空前的大掃蕩,大清剿。原本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相互傾軋爭斗,演變為一場對丫環下人的殘酷鎮壓和清洗,特別是那些平時不馴服、不獻媚討好者,更是首當其沖,在劫難逃。
“繡春囊事件”僅是“抄檢”的導火索,看似與“男女私情”有關,其真正原因和實質,是封建反動勢力與叛逆進步力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封建宗法勢力不能容忍大觀園中的青年們不合禮法的個性自由,更不允許有這樣一片花好月圓的樂土長期存在。他們感到封建大家族積弊太多,中興無望,日暮途窮之后,以最后的瘋狂清除異己,摧毀青春生命之靈秀,是一次血腥的政治斗爭。
3在抄檢中,隨著事件的進展、地點的轉換,人物形象逐一顯明地展現出來,其中晴雯、探春有何表現?反映出各自的什么性格特點?試作賞析評點。
明確:怡紅院中的晴雯,是大觀園中第一美麗的丫環,王夫人據此妄斷:“好好的寶玉,叫這蹄子勾引壞了。”又因晴雯全無媚骨,最反奴性,從不獻媚討好誰,遂成為惡奴王善保家的之流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后快。暗下讒言,詆毀中傷,正像晴雯判詞中所言“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因此,她成為抄檢的首要目標。盡管在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罵、警告,明知自己已身處危境,但面對無理抄檢,憑空誣陷,依然表現出毫不妥協的反抗和蔑視:“只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給王善保家的一個“沒趣”。一個凌然傲骨、敢怒敢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現眼前。
抄檢的結果表明晴雯清白無辜,正像她在生離死別之際對寶玉所說:“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勾引你怎樣。”以晴雯的高潔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當的。在第77回《俏丫環抱屈夭風流》中,王夫人又親臨大觀園,將連遭迫害,重病在身,“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的晴雯,殘忍地命人“從炕上拖下來”,“架出去”,片刻不許停留,逐出大觀園。孤苦無依的晴雯,不久即抱屈病死在外。寶玉忿恨不解地說:“我究竟不知道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晴雯是抄檢一役的主要犧牲者之一。“晴雯之死”是我們有幸看到的曹雪芹親筆寫下的一個悲劇高潮(僅次于“黛玉之死”,但惜乎“黛玉之死”非曹雪芹親筆),預示著寶、黛愛情失敗的必然性——豈有如此憎惡晴雯而能容忍黛玉之理?晴雯是寄寓了作家豐富情感的一個人物,“晴雯者,情文也。”可能在把“晴雯之死”寫完不久,心力憔悴、悲憤欲絕的作者,感到悲劇的藝術表現再難往更高處寫了,就丟下筆來,“淚盡而亡”了。
在抄檢中,寫得最熱鬧最精彩的當數三姑娘探春處。探春是一位嚴正清醒,目光深遠,心懷憂患,頗有政治才干的女子。探春判詞說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在黛玉進賈府時寫其肖像:“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當抄檢大軍來臨時,惟有探春毫無畏懼驚慌,“秉燭開門而待”。對抄檢冷言譏諷,針鋒相對,只許抄檢自己,不許抄檢下人:“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我原比眾人歹毒……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下人。
她對賈府的黑暗腐朽,危機四伏之趨于敗亡,洞見先機,懷有特別的敏感和深重的憂患,發出了嚴正警告和預言:“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探春聲淚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蟲生”的道理,表明她已極度悲憤。不料看不出眉眼高低,“心內沒成算”又不自量力的王善保家的,欺探春是“庶出,他敢怎樣”——這恰是探春內心深處一個敏感痛點,這“先天不足”使她時時有一種說不出的煩難,承受一種無名的壓抑,也使她更敏感自尊。
當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上前戲弄地掀了探春衣襟,這下可惹惱了探春,立即遭到猛烈回擊——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接著又是一頓痛快淋漓的大罵,義正辭嚴,鞭辟入里。這是申張正義、大快人心的一掌,是除暴安良、別人欲為而不敢為的一掌,不但打在為虎作倀的王善保家的臉上,也間接打在那些摧殘少女的上層統治者臉上,替慘遭蹂躪、萬馬齊喑的大觀園出了口惡氣。盡管探春沒能阻止繼續抄檢,也不能挽救多少少女慘遭厄運,更不能在封建家族崩潰之際,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探春者,嘆春一去不再返也!——但這足以使那些助紂為虐、猖狂行惡者殺了威風。探春確是一朵紅香帶刺、令人敬畏的“玫瑰花”。
4抄檢的“收獲”是什么?如何評析奴隸的戀愛追求?
明確:抄檢的“收獲”是從二小姐迎春的丫環司棋箱子里搜出了愛情證據——小廝潘又安寫給她的情書。男女間相愛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聯系第71回《鴛鴦女無意遇鴛鴦》中,賈母的丫環鴛鴦夜里在山石背后無意間遇到司棋和潘又安約會的情節,“繡春囊”極有可能是他們遺失的。奴婢層青年男女,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沒有文化教養,不會像“才子佳人”那樣“吟風弄月,托詠傳情”,只能私贈低級象征物“繡春囊”,但他們也有戀愛的要求和權利,他們決不允許別人踐踏自己的戀愛自由。當秘密被發現后,司棋顯得異常冷靜,“低頭不語,也并無畏懼慚愧之意”,光明磊落,早已做好用生命捍衛愛情和“人”之尊嚴的思想準備,最后與潘又安雙雙殉情。司棋是“抄檢”的另一個主要犧牲者。
漢樂府中有《上邪》一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曹雪芹把這愛情的海誓山盟,化為一對感人的形象,在《紅樓夢》中再現出來,令古今多少讀者為之動容。原來貞烈的戀愛并不僅限于“才子佳人”,奴婢群中并不少真摯可貴的情操,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也并未寫在“節烈牌坊”上,倒是存在于不被人重視的低層社會中。
賈府的主子們可以三妻四妾,爬灰養小叔,偷雞摸狗,淫亂無度,“只剩下兩個石頭獅子還算干凈”,卻被視為合法,不是“什么要緊的事”,而奴隸們正當純潔的愛情,卻被視為“有傷風化”,大逆不道,嚴加阻禁,公理何在!
(解說:晴雯、探春、司棋是“抄檢”一節中寫得最詳的主角,是重頭戲,應作重點評析、品味。特別是晴雯、司棋,都是抄檢的主要犧牲品,評析不能僅局限于課文所選內容,應聯系她們的結局,以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深刻地認識封建制度的罪惡。)
5對于“抄檢”同是反抗或順從,因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又有微妙差異,簡要評析。
明確:晴雯身為奴婢不可能像探春那樣義正辭嚴,敢打敢罵,更不可能具備探春那樣非凡的洞察力;司棋是外柔內剛,矢志不渝。她們都是反抗者。
襲人,奴性十足,俯首貼耳;迎春,懦弱麻木,聽之任之;惜春,怕受牽累,孤介無情;李紈,“古井無波”,恬淡不驚;黛玉,對與寶玉的特殊關系毫不掩飾,孤傲泰然,冷眼旁觀。她們都表現為“順從”。
(解說:此題旨在讓學生學習同中有異的表現手法。)
6在抄檢中王熙鳳持什么態度?為什么?
明確:王熙鳳雖名為掛帥,但在整個過程中卻始終是消極被動的,讓王善保家的唱主角,自己隱在側面唱配角,看笑話,不時居間調停,做好好先生。因為鳳姐不主張明火執仗地抄檢,明知這是一種輕舉妄動,但在王夫人的盛怒之下,“也只好低頭應著”。待到王善保家的出乖露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之后,她才打起了精神,神氣活現地將之盡情嘲笑拿捏了一番。雖然她每天都在為維持賈府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實際上她也像其他統治者一樣,并不真正關心賈府這座露出裂痕的百年老屋能支撐多久,她關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權力中心維持多久。
7抄檢的后果是什么?本文在全書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
抄檢的直接后果:逼死了晴雯、司棋,趕走了四兒、入畫和所有唱戲的女孩子,促使惜春、芳官、蕊官、藕官等少女選擇了葬送青春的出家之路,寶釵也避嫌搬出了大觀園……大觀園歡樂美好的生活從此結束了。
遭此浩劫,人間仙境大觀園由盛轉衰,情節急轉直下,悲劇氣氛越來越濃,賈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漸衰敗,災難一個個接踵而至:異兆悲音,迎春誤嫁,寶玉瘋顛,元妃薨逝,黛玉魂歸,直至賈府被抄……風雨飄搖,群芳凋敝,“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最后“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這是一個人人都不配有好命運的沒落社會,更何況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連人身和性命都不能自主的婢女,她們的悲慘命運幾乎是與生注定的。但凡在意識和情感上稍微流露出一點非奴性的“人性”,必將遭受戕害。所以“抄檢大觀園”是牽動全書的一個大轉折、大波瀾,預示著封建家族及封建社會無可挽回的崩潰結局。
(解說: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有關情節、畫面。)
三、課堂小結
本文主要評析了幾個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理解“抄檢”一節在全書中的地位、作用;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罪惡及必然死亡的趨勢;激發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課后閱讀《紅樓夢》第73回、75回、77回、92回,能閱讀全書。
抄檢大觀園 篇5
評公開課《抄檢大觀園》
傳統的閱讀教學常常注重言語信息的傳授而忽視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的培養,也往往不能深入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去,使學生的精神世界重新建構。因而閱讀教學不管形式如何新穎,若不解決這兩個問題,都不會使閱讀教學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下面以某中學的一堂網絡公開課——《抄檢大觀園》為例來探討知識的建構問題。
這節課以網絡的開放性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封閉性,打通了課內外的聯系,頗有新意。然而用建構主義理論來評價,發現依然具有傳統課堂教學的一些弊端,即主要在于言語信息的傳遞,而非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的建構。為了便于討論,本文將知識與技能根據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定義為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 被定為“賞析本文展示的主要矛盾及其刻畫的人物形象”。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賞析,即培養學生的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然而實際的教學過程 并未朝著這個方向進行。
來看一下教學過程 。上課教師是通過這樣一些問題來組織教學的。
1、 觀看大觀園圖片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上課教師展示圖片和提出這個問題,目的是作為先行組織者激發學生興趣。從圖片看出大觀園很大很美,由此引出大觀園的抄檢,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抄檢大觀園的悲劇性質,首先就值得商榷。而且作為教學設計,當它無關于教學目標 ,更無益于智慧技能的建構時,則失去了先行組織者的意義。
2、觀看內容為晴雯、探春等人在抄檢時表現的影片片段,大家對誰以及什么行為印象比較深刻,為什么?
此問意在引導學生去注意晴雯的“倒箱子”和探春的“一巴掌”,通過這兩個典型的場景來分析二人的性格特點。通過典型動作及語言對人物形象分析無可非議。但是這種提問方式似乎欠妥。教師引導的目的性是很強的,但是不是每個學生都對這兩個動作印象深刻呢?根據接受理論,由于接受者的興趣、注意力、關注的對象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學生印象深刻的內容不可能完全一致。事實也是如此,直到第三個同學的回答才符合了老師的要求。實際上無論誰的感覺都不能算錯,因而無所謂正確答案。但教師為既定的目標和步驟人為設定了正誤之分。如果學生碰巧答對了,其他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就會認為自己錯了,而輕易否定自己的感覺去接受教師認為正確的結論。這無異于扼殺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放棄自己的思想去猜測、迎合老師的思路。問題在于提問的無效性,也就是這個問題根本沒必要問。問了反而讓學生不知道要解決什么問題了,結果混淆了學生視聽,弄亂了學生思維,導致學生只好一步步被動跟著老師走,失去了思維的自主權和主動性。這個提問好像是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實際結果是否定學生的個人感受。現實教學中有許多類似的不該問或錯問的問題。如果是一個開放性的討論課,允許學生各抒已見,那另當別論。
3、 重點圍繞人物形象及矛盾沖突展開討論賞析。
(1) 作為奴婢的晴雯的激烈表現所反映的意義。
(2) 作為主子的探春展現出的獨特的個性色彩。
(3) 抄檢大觀園的矛盾表現和沖突本質。
從邏輯上來看,第2、3兩大問題間有著內在聯系,第三大問中的三小問也有關系,但是這些問題是圍繞著一個什么中心問題展開的呢?學生是不明白的。當這些問題都解決之后,學生是否對如何進行人物形象分析的程序性知識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呢?學生能建構些什么內容呢?學生的認識恐怕是模糊的,就連教師也未必清楚。
這里的問題就在于,學生的學習除了獲得言語信息外,更應獲得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智慧技能是指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外辦事的能力;認知策略是一種特殊的智慧技能,是運用概念和規則對內調控的能力。因而教學過程 應能清晰地體現出問題解決的過程,也就是要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懂得如何解決問題。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意識到問題解決的過程是怎樣的,并通過什么方式來實現。因此教學目標 的重點應是建構賞析主要矛盾和人物形象的智慧技能及認知策略。鑒于一節課的容量問題,可以側重于一個方面,如建構賞析人物形象的智慧技能及認知策略。
根據加涅的教學設計理論,智慧技能應作為教學和教學設計的主要框架。其通常的表現形式是由學生執行的一連串步驟或活動。這些步驟或活動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以一種新的方式加工信息。因此,可以進行這樣的教學設計。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應具備任務分析的意識,通過對任務的分析,完成教學設計,從而實現智慧技能的練習。
第一步是指導學生對目標一進行分解,也就是要解決這個目標先要解決一些什么問題。學生往往不會對問題(或任務)進行分析,在于我們的教學過程 中常常缺少這一個教學步驟 。分解的目標是:
1、 雯、探春二人是怎樣的性格特點?
2、 人的性格特點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動作、語言、矛盾沖突等)
3、 二人的形象有何文學意義及現實意義?如何評價?
要解決這三個子目標,還需進一步分解出更多的小目標(小問題)。這些更小的問題往往需要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根據具體情況由學生討論解決或由教師提示。
重點和難點是第三小問,可由教師引導再分解。
(1) 矛盾沖突體現了人物性格,那么人物性格對矛盾的展開(情節的發展)有無作用?其中矛盾是什么?僅是晴雯、探春同劉寶善家的矛盾嗎?(引導學生透過表象探討更深一層的矛盾,即邢、王二位夫人的爭斗。)
(2) 晴雯、探春二人斗爭的結局如何?如何評價二人的形象的意義和價值?
(3) 兩個人物形象有無當代意義?當個性與環境發生矛盾時你如何處理?
(4) 兩個人物形象還可與其他人物形象比較產生新的問題嗎?
這四個問題課堂上不可能全都解決。未解決問題的處理方式有二:一是留為作業 ,下一節課繼續討論;二是通過BBS網上交流。
具體的操作過程便可按照此流程進行。其特點是圍繞中心問題展開,為解決中心問題而不斷分解出子問題,通過各種層級的子問題的解決最終解決中心問題,形成一個清晰的思維流程,使學生認識到問題(任務)的解決需要對問題(任務)分解后一步步完成。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建構賞析文學形象的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而不只是知道晴雯、探春是什么樣的人。而且,學生通過對二人形象意義和價值的評析,同自己的人生經驗、價值認識建立了聯系,這才真正實現言語信息的建構。
抄檢大觀園 篇6
轉字其他網站,感謝原作者老師!
【教學目的】
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及其性格特點,學習在比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檢”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說中的作用和意義:是大觀園、賈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3認識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及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趨向。
【教學重難點】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2.理解“抄檢”在小說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采用“閱讀評點式”教學。因課文較長,所以必須給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又由于《紅樓夢》的“網狀結構”,前后關聯,交錯貫通,嚴密有機,沒有哪一章節可以完全從書中獨立出來而不牽連四周筋絡(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樓夢》是難以節選的),所以學習本文(即第74回)應適當聯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與課文前后有關聯的情節內容,輔以精要的評點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課文在全書中的作用。
媒體設計
課前可以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的片頭音樂,把學生帶入《紅樓夢》那特有的惆悵感人的氛圍之中。結課時再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情節、畫面,與課文比較學習,以加深理解。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后的文學奇跡,毛澤東把它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并論。《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來,人們對它閱讀、探究的熱情經久不衰。今天我們學習在全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個章節,也是情節發展中的一個大事件、大波瀾——《抄檢大觀園》。
(解說:此導語 旨在引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重視,以及對《紅樓夢》的閱讀興趣。)
二、解題
課文選自《紅樓夢》第74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抄檢”,搜查并沒收,是課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檢的起因”“誰抄檢誰”“抄檢什么”“抄檢過程”“抄檢結果”等問題。
“大觀園”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國南北園林藝術之大成,在書中設計創造出的一座精美絕倫的園林藝術形象,是《紅樓夢》里眾多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較少封建禮教束縛浸染的凈土,是女孩子們(包括寶玉)棲息、成長的一方綠洲和樂園,是人間的桃園仙境。
(解說:對“大觀園”的內涵及在全書中的作用、意義作必要的說明,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深意。)
大觀園遭抄檢的起因要從第73回《癡丫頭誤拾繡春囊》說起:賈母房中的丫頭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山石背后拾得一個五彩“繡春囊”,華麗精致地繡著“兩個人赤條條地盤踞相抱”,傻大姐誤認為是“兩個妖精打架”。邢夫人恰巧遇上,“接來一看,嚇得連忙死緊攥住”,“揣摩此物從何而至”。賈府內部,矛盾重重,錯綜復雜,正像探春所說“一個個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賈赦、邢夫人為代表的不當家的“在野派”,對王夫人、王熙鳳為代表的“當權派”,久懷不滿。邢夫人認為“繡春囊極有可能是賈鏈、王熙風之物,正好借此機會殺一殺王氏一派的威風。很快“繡春囊”轉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時“氣色變更”,心急火燎地來責問鳳姐。課文即從這里開始。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越性(干脆、更加);作耗(搗亂);封誥(被皇帝封“誥命夫人”,是封建社會中婦女一種很高的榮譽和地位);沒成算(沒頭腦,少思謀);庶出(非正妻所生,與“嫡出”相對);現世現報(馬上遭報應)。
第二課時
一、研讀評析
1當王夫人認為“繡春囊”是王熙鳳之物時,王熙鳳是如何辯白的?繼而她又提出了什么處理措施?由此反映出王熙鳳的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在王夫人盛怒之際,她并不立即否認反駁,而是先說“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先讓一步以順其氣,繼而話語一轉“求太太細詳其理”,不慌不亂,侃侃而談,一口氣說出“五條”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東西,冠冕堂皇,“大近情理”(鳳姐是何等人物,無理尚能爭三分),不但洗清了自己,而且變被動為主動,提出了不擴大影響,不傷及無辜,不有損賈府和她這管家奶奶臉面的暗中查訪舉措(約五六條),穩妥可行(只可惜王夫人并未采納)。反映出王熙鳳,能言善辯,講究策略,殺伐決斷,精明干練的性格特點。
2抄檢大軍由哪些人組成?遭殃的是哪些人?抄檢的真正原因和實質是什么?
明確:由邢夫人幕后鼓動,王夫人坐鎮指揮,王熙鳳掛帥出征,狗腿子王善保家的推波助瀾地獻策并任急先鋒的抄檢大軍,氣勢洶洶兵發大觀園,展開了空前的大掃蕩,大清剿。原本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相互傾軋爭斗,演變為一場對丫環下人的殘酷鎮壓和清洗,特別是那些平時不馴服、不獻媚討好者,更是首當其沖,在劫難逃。
“繡春囊事件”僅是“抄檢”的導火索,看似與“男女私情”有關,其真正原因和實質,是封建反動勢力與叛逆進步力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封建宗法勢力不能容忍大觀園中的青年們不合禮法的個性自由,更不允許有這樣一片花好月圓的樂土長期存在。他們感到封建大家族積弊太多,中興無望,日暮途窮之后,以最后的瘋狂清除異己,摧毀青春生命之靈秀,是一次血腥的政治斗爭。
3在抄檢中,隨著事件的進展、地點的轉換,人物形象逐一顯明地展現出來,其中晴雯、探春有何表現?反映出各自的什么性格特點?試作賞析評點。
明確:怡紅院中的晴雯,是大觀園中第一美麗的丫環,王夫人據此妄斷:“好好的寶玉,叫這蹄子勾引壞了。”又因晴雯全無媚骨,最反奴性,從不獻媚討好誰,遂成為惡奴王善保家的之流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后快。暗下讒言,詆毀中傷,正像晴雯判詞中所言“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因此,她成為抄檢的首要目標。盡管在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罵、警告,明知自己已身處危境,但面對無理抄檢,憑空誣陷,依然表現出毫不妥協的反抗和蔑視:“只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給王善保家的一個“沒趣”。一個凌然傲骨、敢怒敢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現眼前。
抄檢的結果表明晴雯清白無辜,正像她在生離死別之際對寶玉所說:“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勾引你怎樣。”以晴雯的高潔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當的。在第77回《俏丫環抱屈夭風流》中,王夫人又親臨大觀園,將連遭迫害,重病在身,“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的晴雯,殘忍地命人“從炕上拖下來”,“架出去”,片刻不許停留,逐出大觀園。孤苦無依的晴雯,不久即抱屈病死在外。寶玉忿恨不解地說:“我究竟不知道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晴雯是抄檢一役的主要犧牲者之一。“晴雯之死”是我們有幸看到的曹雪芹親筆寫下的一個悲劇高潮(僅次于“黛玉之死”,但惜乎“黛玉之死”非曹雪芹親筆),預示著寶、黛愛情失敗的必然性——豈有如此憎惡晴雯而能容忍黛玉之理?晴雯是寄寓了作家豐富情感的一個人物,“晴雯者,情文也。”可能在把“晴雯之死”寫完不久,心力憔悴、悲憤欲絕的作者,感到悲劇的藝術表現再難往更高處寫了,就丟下筆來,“淚盡而亡”了。
在抄檢中,寫得最熱鬧最精彩的當數三姑娘探春處。探春是一位嚴正清醒,目光深遠,心懷憂患,頗有政治才干的女子。探春判詞說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在黛玉進賈府時寫其肖像:“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當抄檢大軍來臨時,惟有探春毫無畏懼驚慌,“秉燭開門而待”。對抄檢冷言譏諷,針鋒相對,只許抄檢自己,不許抄檢下人:“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我原比眾人歹毒……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下人。她對賈府的黑暗腐朽,危機四伏之趨于敗亡,洞見先機,懷有特別的敏感和深重的憂患,發出了嚴正警告和預言:“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探春聲淚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蟲生”的道理,表明她已極度悲憤。不料看不出眉眼高低,“心內沒成算”又不自量力的王善保家的,欺探春是“庶出,他敢怎樣”——這恰是探春內心深處一個敏感痛點,這“先天不足”使她時時有一種說不出的煩難,承受一種無名的壓抑,也使她更敏感自尊。當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上前戲弄地掀了探春衣襟,這下可惹惱了探春,立即遭到猛烈回擊——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接著又是一頓痛快淋漓的大罵,義正辭嚴,鞭辟入里。這是申張正義、大快人心的一掌,是除暴安良、別人欲為而不敢為的一掌,不但打在為虎作倀的王善保家的臉上,也間接打在那些摧殘少女的上層統治者臉上,替慘遭蹂躪、萬馬齊喑的大觀園出了口惡氣。盡管探春沒能阻止繼續抄檢,也不能挽救多少少女慘遭厄運,更不能在封建家族崩潰之際,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探春者,嘆春一去不再返也!——但這足以使那些助紂為虐、猖狂行惡者殺了威風。探春確是一朵紅香帶刺、令人敬畏的“玫瑰花”。
4抄檢的最大“收獲”是什么?如何評析奴隸的戀愛追求?
明確:抄檢的最大“收獲”是從二小姐迎春的丫環司棋箱子里搜出了愛情證據——小廝潘又安寫給她的情書。男女間相愛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聯系第71回《鴛鴦女無意遇鴛鴦》中,賈母的丫環鴛鴦夜里在山石背后無意間遇到司棋和潘又安約會的情節,“繡春囊”極有可能是他們遺失的。奴婢層青年男女,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沒有文化教養,不會像“才子佳人”那樣“吟風弄月,托詠傳情”,只能私贈低級象征物“繡春囊”,但他們也有戀愛的要求和權利,他們決不允許別人踐踏自己的戀愛自由。當秘密被發現后,司棋顯得異常冷靜,“低頭不語,也并無畏懼慚愧之意”,光明磊落,早已做好用生命捍衛愛情和“人”之尊嚴的思想準備,最后與潘又安雙雙殉情。司棋是“抄檢”的另一個主要犧牲者。
漢樂府中有《上邪》一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曹雪芹把這愛情的海誓山盟,化為一對感人的形象,在《紅樓夢》中再現出來,令古今多少讀者為之動容。原來貞烈的戀愛并不僅限于“才子佳人”,奴婢群中并不少真摯可貴的情操,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也并未寫在“節烈牌坊”上,倒是存在于不被人重視的低層社會中。
賈府的主子們可以三妻四妾,爬灰養小叔,偷雞摸狗,淫亂無度,“只剩下兩個石頭獅子還算干凈”,卻被視為合法,不是“什么要緊的事”,而奴隸們正當純潔的愛情,卻被視為“有傷風化”,大逆不道,嚴加阻禁,公理何在!
(解說:晴雯、探春、司棋是“抄檢”一節中寫得最詳的主角,是重頭戲,應作重點評析、品味。特別是晴雯、司棋,都是抄檢的主要犧牲品,評析不能僅局限于課文所選內容,應聯系她們的結局,以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深刻地認識封建制度的罪惡。)
5對于“抄檢”同是反抗或順從,因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又有微妙差異,簡要評析。
明確:晴雯身為奴婢不可能像探春那樣義正辭嚴,敢打敢罵,更不可能具備探春那樣非凡的洞察力;司棋是外柔內剛,矢志不渝。她們都是反抗者。
襲人,奴性十足,俯首貼耳;迎春,懦弱麻木,聽之任之;惜春,怕受牽累,孤介無情;李紈,“古井無波”,恬淡不驚;黛玉,對與寶玉的特殊關系毫不掩飾,孤傲泰然,冷眼旁觀。她們都表現為“順從”。
(解說:此題旨在讓學生學習同中有異的表現手法。)
6在抄檢中王熙鳳持什么態度?為什么?
明確:王熙鳳雖名為掛帥,但在整個過程中卻始終是消極被動的,讓王善保家的唱主角,自己隱在側面唱配角,看笑話,不時居間調停,做好好先生。因為鳳姐不主張明火執仗地抄檢,明知這是一種輕舉妄動,但在王夫人的盛怒之下,“也只好低頭應著”。待到王善保家的出乖露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之后,她才打起了精神,神氣活現地將之盡情嘲笑拿捏了一番。雖然她每天都在為維持賈府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實際上她也像其他統治者一樣,并不真正關心賈府這座露出裂痕的百年老屋能支撐多久,她關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權力中心維持多久。
7抄檢的后果是什么?本文在全書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
抄檢的直接后果:逼死了晴雯、司棋,趕走了四兒、入畫和所有唱戲的女孩子,促使惜春、芳官、蕊官、藕官等少女選擇了葬送青春的出家之路,寶釵也避嫌搬出了大觀園……大觀園歡樂美好的生活從此結束了。
遭此浩劫,人間仙境大觀園由盛轉衰,情節急轉直下,悲劇氣氛越來越濃,賈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漸衰敗,災難一個個接踵而至:異兆悲音,迎春誤嫁,寶玉瘋顛,元妃薨逝,黛玉魂歸,直至賈府被抄……風雨飄搖,群芳凋敝,“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最后“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這是一個人人都不配有好命運的沒落社會,更何況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連人身和性命都不能自主的婢女,她們的悲慘命運幾乎是與生注定的。但凡在意識和情感上稍微流露出一點非奴性的“人性”,必將遭受戕害。所以“抄檢大觀園”是牽動全書的一個大轉折、大波瀾,預示著封建家族及封建社會無可挽回的崩潰結局。
(解說: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有關情節、畫面。)
三、課堂小結
本文主要評析了幾個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理解“抄檢”一節在全書中的地位、作用;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罪惡及必然死亡的趨勢;激發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課后閱讀《紅樓夢》第73回、75回、77回、92回,最好能閱讀全書。
抄檢大觀園 篇7
【教學目的】
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及其性格特點,學習在比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檢”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說中的作用和意義:是大觀園、賈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3認識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及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趨向。
【教學重難點】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2.理解“抄檢”在小說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采用“閱讀評點式”教學。因課文較長,所以必須給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又由于《紅樓夢》的“網狀結構”,前后關聯,交錯貫通,嚴密有機,沒有哪一章節可以完全從書中獨立出來而不牽連四周筋絡(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樓夢》是難以節選的),所以學習本文(即第74回)應適當聯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與課文前后有關聯的情節內容,輔以精要的評點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課文在全書中的作用。
媒體設計
課前可以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的片頭音樂,把學生帶入《紅樓夢》那特有的惆悵感人的氛圍之中。結課時再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情節、畫面,與課文比較學習,以加深理解。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后的文學奇跡,毛澤東把它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并論。《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來,人們對它閱讀、探究的熱情經久不衰。今天我們學習在全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個章節,也是情節發展中的一個大事件、大波瀾----《抄檢大觀園》。
(解說:此導語 旨在引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重視,以及對《紅樓夢》的閱讀興趣。)
二、解題
課文選自《紅樓夢》第74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抄檢”,搜查并沒收,是課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檢的起因”“誰抄檢誰”“抄檢什么”“抄檢過程”“抄檢結果”等問題。
“大觀園”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國南北園林藝術之大成,在書中設計創造出的一座精美絕倫的園林藝術形象,是《紅樓夢》里眾多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較少封建禮教束縛浸染的凈土,是女孩子們(包括寶玉)棲息、成長的一方綠洲和樂園,是人間的桃園仙境。
(解說:對“大觀園”的內涵及在全書中的作用、意義作必要的說明,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深意。)
大觀園遭抄檢的起因要從第73回《癡丫頭誤拾繡春囊》說起:賈母房中的丫頭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山石背后拾得一個五彩“繡春囊”,華麗精致地繡著“兩個人赤條條地盤踞相抱”,傻大姐誤認為是“兩個妖精打架”。邢夫人恰巧遇上,“接來一看,嚇得連忙死緊攥住”,“揣摩此物從何而至”。賈府內部,矛盾重重,錯綜復雜,正像探春所說“一個個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賈赦、邢夫人為代表的不當家的“在野派”,對王夫人、王熙鳳為代表的“當權派”,久懷不滿。邢夫人認為“繡春囊極有可能是賈鏈、王熙風之物,正好借此機會殺一殺王氏一派的威風。很快“繡春囊”轉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時“氣色變更”,心急火燎地來責問鳳姐。課文即從這里開始。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越性(干脆、更加);作耗(搗亂);封誥(被皇帝封“誥命夫人”,是封建社會中婦女一種很高的榮譽和地位);沒成算(沒頭腦,少思謀);庶出(非正妻所生,與“嫡出”相對);現世現報(馬上遭報應)。
第二課時
一、研讀評析
1當王夫人認為“繡春囊”是王熙鳳之物時,王熙鳳是如何辯白的?繼而她又提出了什么處理措施?由此反映出王熙鳳的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在王夫人盛怒之際,她并不立即否認反駁,而是先說“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先讓一步以順其氣,繼而話語一轉“求太太細詳其理”,不慌不亂,侃侃而談,一口氣說出“五條”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東西,冠冕堂皇,“大近情理”(鳳姐是何等人物,無理尚能爭三分),不但洗清了自己,而且變被動為主動,提出了不擴大影響,不傷及無辜,不有損賈府和她這管家奶奶臉面的暗中查訪舉措(約五六條),穩妥可行(只可惜王夫人并未采納)。反映出王熙鳳,能言善辯,講究策略,殺伐決斷,精明干練的性格特點。
2抄檢大軍由哪些人組成?遭殃的是哪些人?抄檢的真正原因和實質是什么?
明確:由邢夫人幕后鼓動,王夫人坐鎮指揮,王熙鳳掛帥出征,狗腿子王善保家的推波助瀾地獻策并任急先鋒的抄檢大軍,氣勢洶洶兵發大觀園,展開了空前的大掃蕩,大清剿。原本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相互傾軋爭斗,演變為一場對丫環下人的殘酷鎮壓和清洗,特別是那些平時不馴服、不獻媚討好者,更是首當其沖,在劫難逃。
“繡春囊事件”僅是“抄檢”的導火索,看似與“男女私情”有關,其真正原因和實質,是封建反動勢力與叛逆進步力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封建宗法勢力不能容忍大觀園中的青年們不合禮法的個性自由,更不允許有這樣一片花好月圓的樂土長期存在。他們感到封建大家族積弊太多,中興無望,日暮途窮之后,以最后的瘋狂清除異己,摧毀青春生命之靈秀,是一次血腥的政治斗爭。
3在抄檢中,隨著事件的進展、地點的轉換,人物形象逐一顯明地展現出來,其中晴雯、探春有何表現?反映出各自的什么性格特點?試作賞析評點。
明確:怡紅院中的晴雯,是大觀園中第一美麗的丫環,王夫人據此妄斷:“好好的寶玉,叫這蹄子勾引壞了。”又因晴雯全無媚骨,最反奴性,從不獻媚討好誰,遂成為惡奴王善保家的之流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后快。暗下讒言,詆毀中傷,正像晴雯判詞中所言“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因此,她成為抄檢的首要目標。盡管在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罵、警告,明知自己已身處危境,但面對無理抄檢,憑空誣陷,依然表現出毫不妥協的反抗和蔑視:“只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給王善保家的一個“沒趣”。一個凌然傲骨、敢怒敢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現眼前。
抄檢的結果表明晴雯清白無辜,正像她在生離死別之際對寶玉所說:“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勾引你怎樣。”以晴雯的高潔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當的。在第77回《俏丫環抱屈夭風流》中,王夫人又親臨大觀園,將連遭迫害,重病在身,“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的晴雯,殘忍地命人“從炕上拖下來”,“架出去”,片刻不許停留,逐出大觀園。孤苦無依的晴雯,不久即抱屈病死在外。寶玉忿恨不解地說:“我究竟不知道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晴雯是抄檢一役的主要犧牲者之一。“晴雯之死”是我們有幸看到的曹雪芹親筆寫下的一個悲劇高潮(僅次于“黛玉之死”,但惜乎“黛玉之死”非曹雪芹親筆),預示著寶、黛愛情失敗的必然性----豈有如此憎惡晴雯而能容忍黛玉之理?晴雯是寄寓了作家豐富情感的一個人物,“晴雯者,情文也。”可能在把“晴雯之死”寫完不久,心力憔悴、悲憤欲絕的作者,感到悲劇的藝術表現再難往更高處寫了,就丟下筆來,“淚盡而亡”了。
在抄檢中,寫得最熱鬧最精彩的當數三姑娘探春處。探春是一位嚴正清醒,目光深遠,心懷憂患,頗有政治才干的女子。探春判詞說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在黛玉進賈府時寫其肖像:“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當抄檢大軍來臨時,惟有探春毫無畏懼驚慌,“秉燭開門而待”。對抄檢冷言譏諷,針鋒相對,只許抄檢自己,不許抄檢下人:“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我原比眾人歹毒……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下人。她對賈府的黑暗腐朽,危機四伏之趨于敗亡,洞見先機,懷有特別的敏感和深重的憂患,發出了嚴正警告和預言:“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探春聲淚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蟲生”的道理,表明她已極度悲憤。不料看不出眉眼高低,“心內沒成算”又不自量力的王善保家的,欺探春是“庶出,他敢怎樣”----這恰是探春內心深處一個敏感痛點,這“先天不足”使她時時有一種說不出的煩難,承受一種無名的壓抑,也使她更敏感自尊。當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上前戲弄地掀了探春衣襟,這下可惹惱了探春,立即遭到猛烈回擊----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接著又是一頓痛快淋漓的大罵,義正辭嚴,鞭辟入里。這是申張正義、大快人心的一掌,是除暴安良、別人欲為而不敢為的一掌,不但打在為虎作倀的王善保家的臉上,也間接打在那些摧殘少女的上層統治者臉上,替慘遭蹂躪、萬馬齊喑的大觀園出了口惡氣。盡管探春沒能阻止繼續抄檢,也不能挽救多少少女慘遭厄運,更不能在封建家族崩潰之際,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探春者,嘆春一去不再返也!----但這足以使那些助紂為虐、猖狂行惡者殺了威風。探春確是一朵紅香帶刺、令人敬畏的“玫瑰花”。
4抄檢的最大“收獲”是什么?如何評析奴隸的戀愛追求?
明確:抄檢的最大“收獲”是從二小姐迎春的丫環司棋箱子里搜出了愛情證據----小廝潘又安寫給她的情書。男女間相愛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聯系第71回《鴛鴦女無意遇鴛鴦》中,賈母的丫環鴛鴦夜里在山石背后無意間遇到司棋和潘又安約會的情節,“繡春囊”極有可能是他們遺失的。奴婢層青年男女,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沒有文化教養,不會像“才子佳人”那樣“吟風弄月,托詠傳情”,只能私贈低級象征物“繡春囊”,但他們也有戀愛的要求和權利,他們決不允許別人踐踏自己的戀愛自由。當秘密被發現后,司棋顯得異常冷靜,“低頭不語,也并無畏懼慚愧之意”,光明磊落,早已做好用生命捍衛愛情和“人”之尊嚴的思想準備,最后與潘又安雙雙殉情。司棋是“抄檢”的另一個主要犧牲者。
漢樂府中有《上邪》一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曹雪芹把這愛情的海誓山盟,化為一對感人的形象,在《紅樓夢》中再現出來,令古今多少讀者為之動容。原來貞烈的戀愛并不僅限于“才子佳人”,奴婢群中并不少真摯可貴的情操,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也并未寫在“節烈牌坊”上,倒是存在于不被人重視的低層社會中。
賈府的主子們可以三妻四妾,爬灰養小叔,偷雞摸狗,淫亂無度,“只剩下兩個石頭獅子還算干凈”,卻被視為合法,不是“什么要緊的事”,而奴隸們正當純潔的愛情,卻被視為“有傷風化”,大逆不道,嚴加阻禁,公理何在!
(解說:晴雯、探春、司棋是“抄檢”一節中寫得最詳的主角,是重頭戲,應作重點評析、品味。特別是晴雯、司棋,都是抄檢的主要犧牲品,評析不能僅局限于課文所選內容,應聯系她們的結局,以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深刻地認識封建制度的罪惡。)
5對于“抄檢”同是反抗或順從,因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又有微妙差異,簡要評析。
明確:晴雯身為奴婢不可能像探春那樣義正辭嚴,敢打敢罵,更不可能具備探春那樣非凡的洞察力;司棋是外柔內剛,矢志不渝。她們都是反抗者。
襲人,奴性十足,俯首貼耳;迎春,懦弱麻木,聽之任之;惜春,怕受牽累,孤介無情;李紈,“古井無波”,恬淡不驚;黛玉,對與寶玉的特殊關系毫不掩飾,孤傲泰然,冷眼旁觀。她們都表現為“順從”。
(解說:此題旨在讓學生學習同中有異的表現手法。)
6在抄檢中王熙鳳持什么態度?為什么?
明確:王熙鳳雖名為掛帥,但在整個過程中卻始終是消極被動的,讓王善保家的唱主角,自己隱在側面唱配角,看笑話,不時居間調停,做好好先生。因為鳳姐不主張明火執仗地抄檢,明知這是一種輕舉妄動,但在王夫人的盛怒之下,“也只好低頭應著”。待到王善保家的出乖露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之后,她才打起了精神,神氣活現地將之盡情嘲笑拿捏了一番。雖然她每天都在為維持賈府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實際上她也像其他統治者一樣,并不真正關心賈府這座露出裂痕的百年老屋能支撐多久,她關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權力中心維持多久。
7抄檢的后果是什么?本文在全書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
抄檢的直接后果:逼死了晴雯、司棋,趕走了四兒、入畫和所有唱戲的女孩子,促使惜春、芳官、蕊官、藕官等少女選擇了葬送青春的出家之路,寶釵也避嫌搬出了大觀園……大觀園歡樂美好的生活從此結束了。
遭此浩劫,人間仙境大觀園由盛轉衰,情節急轉直下,悲劇氣氛越來越濃,賈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漸衰敗,災難一個個接踵而至:異兆悲音,迎春誤嫁,寶玉瘋顛,元妃薨逝,黛玉魂歸,直至賈府被抄……風雨飄搖,群芳凋敝,“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最后“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這是一個人人都不配有好命運的沒落社會,更何況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連人身和性命都不能自主的婢女,她們的悲慘命運幾乎是與生注定的。但凡在意識和情感上稍微流露出一點非奴性的“人性”,必將遭受戕害。所以“抄檢大觀園”是牽動全書的一個大轉折、大波瀾,預示著封建家族及封建社會無可挽回的崩潰結局。
(解說: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有關情節、畫面。)
三、課堂小結
本文主要評析了幾個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理解“抄檢”一節在全書中的地位、作用;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罪惡及必然死亡的趨勢;激發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課后閱讀《紅樓夢》第73回、75回、77回、92回,最好能閱讀全書。
抄檢大觀園 篇8
教學目標
1、 整體把握文章的故事情節,認識這一回目在整部《紅樓夢》中的作用。
2、 鑒賞文中精彩片斷,體會人物形象刻畫與情節發展的關系。
3、 比較閱讀“寶玉挨打”和“抄檢大觀園”兩個故事高潮,進而學習借鑒曹雪芹敘事小說的技巧安排藝術安排。
重點難點
1、 整體把握故事情節及人物矛盾沖突;賞析“探春拒抄”片斷。(重點)
2、比較閱讀,學習借鑒曹雪芹小說寫人敘事的技巧。
教學設計
教法:自學討論法,賞析法。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整體把握
1、 導入 新課:簡介大觀園
大觀園原是賈府為迎接貴妃元春回家省親而修建的別墅。元春回宮后,曾一度封鎖,后來就命那些能詩會賦的姊妹和寶玉居住。大觀園是個規模宏大的貴族庭院,方圓約三里半,其中風景有七八處,亭臺軒館十幾座,真是“說不盡的太平景象、富貴風流”。住在大觀園的人除寶玉外,都是年輕女子,其中少數是貴族小姐,大多是奴婢,大觀園堪稱女兒國。
大觀園是作者精心虛構的一座人間仙境,是寶玉和少男少女的人間樂園。這座花園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和社會理想,它干凈、閑雅、脫俗,人與人間相親相愛,主仆間沒有差別。這里面沒有功名利祿世俗干擾,也沒有外界污濁惡臭。但大觀園畢竟是作者理想的存在,它依托賈府現實環境而存在,不可避免地受世俗侵擾,大觀園的命運最終是歸于毀滅。這是《紅樓夢》小說悲劇精神的核心之所在。
《抄檢大觀園》(第74回)賈府種種矛盾激發的結果,是賈府由盛及衰的征兆,是賈府毀滅的開始,是《紅樓夢要》的另一個高潮。
2、 學生自學全文,要求思考,(約20分鐘時間)
(1)分析抄檢大觀園的原因,梳理出抄檢行動的情節過程。
(2)在抄檢中反映出了哪些矛盾沖突?
(3)重點閱讀“王夫人審問王熙鳳”、“探春拒抄”、“王善保家的無地自容”片斷,試分析人物的主導性格。
3、 自學檢測
問題一 抄檢大觀園前因后果是什么?
【提示】前因有三:一是“繡春囊”事件;(導火索)二是王善保家的挑唆;(火上澆油)三是丫環晴雯奇裝打扮惹王夫人大為生氣(爆發)。
后果:邢夫人一派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尤其是王善保家的啞吧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王夫人、王熙鳳理占上風;探春拒抄取得了大勝利;眾丫環命運可謂慘也。
問題二 人物間的矛盾主要有哪些?
【提示】邢夫人與王夫人間的妯娌矛盾;邢夫人與王熙鳳間婆媳矛盾;鳳姐與王善保家的間的主仆矛盾;王夫人與晴雯間的主仆矛盾;王善保家的與晴雯間的奴仆之間的矛盾。
第二課時 重點片斷賞析
1、整體情節賞析(師生討論)
抄檢大觀園午夜大行動
總 指 揮 王夫人
副總 指揮 王熙鳳
隊 員 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眾丫環等
行動過程
上夜老婆子處→怡紅院(晴雯)→瀟湘館(紫鵑)→探春院(探春)→曖春塢(李紈)→惜春房(入畫)→迎春房(司棋)〖板書〗
〖評點〗
抄檢大觀園整個過程使封建大家庭內部種種矛盾全部展現出來了。抄檢行動實際上是封建主子對年輕女奴們的一次血腥鎮壓,許多清純善良、年輕美麗、聰明活潑的丫環或被驅逐或被逼死。入畫因保存哥哥的東西而被視為盜賊,轟出了大觀園;四兒因與寶玉同年同日生,開了一句玩笑(同日生的是夫妻)被驅出大觀園胡亂嫁人;晴雯、司棋命運就夠慘了,或含冤而死,或殉情而死。
因此,抄檢大觀園總體上是一場悲劇。小人之得逞,無辜之受害,探春之悲憤,王夫人之剛愎,鳳姐之無奈,以及從總體上看賈府之走向敗落,俱足以悲。但悲劇的內容卻以喜劇、鬧劇的形式表現的:邢夫人之審傻大姐,王夫人之審鳳姐,王善保家的丑態,周瑞家的“站邊兒”,惜春火上澆油,尤氏之“吃心”掛不住……
2、“探春拒抄”片斷賞析
① 請學生朗讀這一節,朗讀注意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和性格特征。
② 整個抄檢活動的高潮,就是在探春房內的抄檢。分析討論:
A、 請用簡練語言概述這一片斷:
【提示】:倚門而待→公然申明→慨嘆家運→討個說法→鳳姐表態(一波折)王善保家的撩探春衣襟→探春怒摑王之耳光→待書嘲諷王善保家的→眾人勸慰探春歇息(二波折)
B、 比較探春和晴雯兩人的反抗性格
【提示】:晴雯和探春對于這種殘暴而愚蠢的抄檢,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抗。但兩人身分和地位不同,她們的反抗有本質的不同:晴雯的反抗是一個女奴的反抗,是受害者反抗的典型;探春是為賈府的“自殺自滅”而痛心疾首,她認為正是這種源于內部的“自殺自滅”必將導致賈府一敗涂地,因此,她是站在維護賈府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反對抄檢的。晴雯和探春都采取了以退為進、以毒攻毒、以發展凸現對方的荒謬寒磣對方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抗議。如晴雯主動傾箱,堵住了王善保家的嘴;探春先發制人,第一個迎上去,硬碰硬,干脆把矛盾激發。
(延伸思考:司棋、入畫的反抗又與這兩人的反抗有何不同?)
3、問題討論
問題一 賈母的丫環傻大姐在大觀園拾得一個“繡春錦囊”,一個小小的物件竟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后果,為什么?
【提示】 導火索;維護賈府榮譽的手段;邢夫人扳倒王夫人、王熙鳳的有力武器。
問題二 結合《林黛玉進賈府》、《寶玉挨打》試評說一下王熙鳳這個人物的復雜的性格特征。
【提示】 精明強干,兩面三刀,臉酸心硬,殺伐決斷,是賈府特別是榮府的棟梁之才,鐵腕人物。但她有不可救藥的缺點:有權無勢,有才無德,有聰明無智謀,有寵無戴。
第三課時 拓展性討論和閱讀
1、比較閱讀兩大故事情節的異同(討論)
第一步 學生自由討論,老師提示思考的角度
【提示】 兩文可從總體寫法、結構安排、人物刻畫技巧、矛盾沖突等角度入手。
第二步 師生共同研討,老師主要誘導學生思維方向。
第三步 討論結果歸結。
【板書】
相同之處 《寶玉挨打》 《抄檢大觀園》
整體寫法 ①以人物性格特點為出發點,通過人物的活動推動情節的發展;而人物性格特征又在情節發展中得到充分的表現。②都寫出了事件的起因、經過、發展、結果等幾個過程,構思精巧,決不簡單化。 運用“舞臺藝術”手段,各種矛盾集中在一個舞臺上,情節集中,強烈感人。 采用“分鏡頭”寫法,場面描寫次第展開,在強烈對比中給人深刻印象,且詳略安排恰當。
矛盾沖突 各種矛盾迅速激發,并急遽爆發(火山爆發式的) 各種矛盾盤馬彎弓,引而不發,交錯穿插。
結構安排 寶玉挨打后還有一個余波,一直延伸到第36回,整個事件緊湊集中。 抄檢大觀園后隔了一段時間后才再興波瀾,到第77回才交待抄檢的結果。
人物刻畫 主要人物采用正面和側面描寫手法 把人物放在矛盾沖突中、在宏大的場面描寫中去表現。
2、 拓展閱讀
1) 閱讀小說第23回寶玉和諸女兒入園的描寫,對比大觀園今昔不同的氣氛。
2) 課外閱讀小說的第75~78回,進一步理解小說的人物性格和思想主旨。
3、 練習設計
4、 課堂小結。
抄檢大觀園 篇9
------------------------------------------------------------
【教學目的】
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及其性格特點,學習在比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檢”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說中的作用和意義:是大觀園、賈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3認識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及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趨向。
【教學重難點】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2.理解“抄檢”在小說中的作用。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采用“閱讀評點式”教學。因課文較長,所以必須給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又由于《紅樓夢》的“網狀結構”,前后關聯,交錯貫通,嚴密有機,沒有哪一章節可以完全從書中獨立出來而不牽連四周筋絡(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樓夢》是難以節選的),所以學習本文(即第74回)應適當聯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與課文前后有關聯的情節內容,輔以精要的評點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課文在全書中淖饔謾?
媒體設計
課前可以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的片頭音樂,把學生帶入《紅樓夢》那特有的惆悵感人的氛圍之中。結課時再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情節、畫面,與課文比較學習,以加深理解。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設計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后的文學奇跡,毛澤東把它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并論。《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來,人們對它閱讀、探究的熱情經久不衰。今天我們學習在全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個章節,也是情節發展中的一個大事件、大波瀾——《抄檢大觀園》。
(解說:此導語 旨在引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重視,以及對《紅樓夢》的閱讀興趣。)
二、解題
課文選自《紅樓夢》第74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抄檢”,搜查并沒收,是課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檢的起因”“誰抄檢誰”“抄檢什么”“抄檢過程”“抄檢結果”等問題。
“大觀園”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國南北園林藝術之大成,在書中設計創造出的一座精美絕倫的園林藝術形象,是《紅樓夢》里眾多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較少封建禮教束縛浸染的凈土,是女孩子們(包括寶玉)棲息、成長的一方綠洲和樂園,是人間的桃園仙境。
(解說:對“大觀園”的內涵及在全書中的作用、意義作必要的說明,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深意。)
大觀園遭抄檢的起因要從第73回《癡丫頭誤拾繡春囊》說起:賈母房中的丫頭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山石背后拾得一個五彩“繡春囊”,華麗精致地繡著“兩個人赤條條地盤踞相抱”,傻大姐誤認為是“兩個妖精打架”。邢夫人恰巧遇上,“接來一看,嚇得連忙死緊攥住”,“揣摩此物從何而至”。賈府內部,矛盾重重,錯綜復雜,正像探春所說“一個個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賈赦、邢夫人為代表的不當家的“在野派”,對王夫人、王熙鳳為代表的“當權派”,久懷不滿。邢夫人認為“繡春囊極有可能是賈鏈、王熙風之物,正好借此機會殺一殺王氏一派的威風。很快“繡春囊”轉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時“氣色變更”,心急火燎地來責問鳳姐。課文即從這里開始。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越性(干脆、更加);作耗(搗亂);封誥(被皇帝封“誥命夫人”,是封建社會中婦女一種很高的榮譽和地位);沒成算(沒頭腦,少思謀);庶出(非正妻所生,與“嫡出”相對);現世現報(馬上遭報應)。
第二課時
一、研讀評析
1當王夫人認為“繡春囊”是王熙鳳之物時,王熙鳳是如何辯白的?繼而她又提出了什么處理措施?由此反映出王熙鳳的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在王夫人盛怒之際,她并不立即否認反駁,而是先說“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先讓一步以順其氣,繼而話語一轉“求太太細詳其理”,不慌不亂,侃侃而談,一口氣說出“五條”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東西,冠冕堂皇,“大近情理”(鳳姐是何等人物,無理尚能爭三分),不但洗清了自己,而且變被動為主動,提出了不擴大影響,不傷及無辜,不有損賈府和她這管家奶奶臉面的暗中查訪舉措(約五六條),穩妥可行(只可惜王夫人并未采納)。反映出王熙鳳,能言善辯,講究策略,殺伐決斷,精明干練的性格特點。
2抄檢大軍由哪些人組成?遭殃的是哪些人?抄檢的真正原因和實質是什么?
明確:由邢夫人幕后鼓動,王夫人坐鎮指揮,王熙鳳掛帥出征,狗腿子王善保家的推波助瀾地獻策并任急先鋒的抄檢大軍,氣勢洶洶兵發大觀園,展開了空前的大掃蕩,大清剿。原本是統治集團內部的相互傾軋爭斗,演變為一場對丫環下人的殘酷鎮壓和清洗,特別是那些平時不馴服、不獻媚討好者,更是首當其沖,在劫難逃。
“繡春囊事件”僅是“抄檢”的導火索,看似與“男女私情”有關,其真正原因和實質,是封建反動勢力與叛逆進步力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封建宗法勢力不能容忍大觀園中的青年們不合禮法的個性自由,更不允許有這樣一片花好月圓的樂土長期存在。他們感到封建大家族積弊太多,中興無望,日暮途窮之后,以最后的瘋狂清除異己,摧毀青春生命之靈秀,是一次血腥的政治斗爭。
3在抄檢中,隨著事件的進展、地點的轉換,人物形象逐一顯明地展現出來,其中晴雯、探春有何表現?反映出各自的什么性格特點?試作賞析評點。
明確:怡紅院中的晴雯,是大觀園中第一美麗的丫環,王夫人據此妄斷:“好好的寶玉,叫這蹄子勾引壞了。”又因晴雯全無媚骨,最反奴性,從不獻媚討好誰,遂成為惡奴王善保家的之流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后快。暗下讒言,詆毀中傷,正像晴雯判詞中所言“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因此,她成為抄檢的首要目標。盡管在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罵、警告,明知自己已身處危境,但面對無理抄檢,憑空誣陷,依然表現出毫不妥協的反抗和蔑視:“只見晴雯挽著頭發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給王善保家的一個“沒趣”。一個凌然傲骨、敢怒敢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現眼前。
抄檢的結果表明晴雯清白無辜,正像她在生離死別之際對寶玉所說:“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勾引你怎樣。”以晴雯的高潔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當的。在第77回《俏丫環抱屈夭風流》中,王夫人又親臨大觀園,將連遭迫害,重病在身,“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的晴雯,殘忍地命人“從炕上拖下來”,“架出去”,片刻不許停留,逐出大觀園。孤苦無依的晴雯,不久即抱屈病死在外。寶玉忿恨不解地說:“我究竟不知道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晴雯是抄檢一役的主要犧牲者之一。“晴雯之死”是我們有幸看到的曹雪芹親筆寫下的一個悲劇高潮(僅次于“黛玉之死”,但惜乎“黛玉之死”非曹雪芹親筆),預示著寶、黛愛情失敗的必然性——豈有如此憎惡晴雯而能容忍黛玉之理?晴雯是寄寓了作家豐富情感的一個人物,“晴雯者,情文也。”可能在把“晴雯之死”寫完不久,心力憔悴、悲憤欲絕的作者,感到悲劇的藝術表現再難往更高處寫了,就丟下筆來,“淚盡而亡”了。
在抄檢中,寫得最熱鬧最精彩的當數三姑娘探春處。探春是一位嚴正清醒,目光深遠,心懷憂患,頗有政治才干的女子。探春判詞說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在黛玉進賈府時寫其肖像:“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當抄檢大軍來臨時,惟有探春毫無畏懼驚慌,“秉燭開門而待”。對抄檢冷言譏諷,針鋒相對,只許抄檢自己,不許抄檢下人:“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我原比眾人歹毒……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下人。她對賈府的黑暗腐朽,危機四伏之趨于敗亡,洞見先機,懷有特別的敏感和深重的憂患,發出了嚴正警告和預言:“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探春聲淚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蟲生”的道理,表明她已極度悲憤。不料看不出眉眼高低,“心內沒成算”又不自量力的王善保家的,欺探春是“庶出,他敢怎樣”——這恰是探春內心深處一個敏感痛點,這“先天不足”使她時時有一種說不出的煩難,承受一種無名的壓抑,也使她更敏感自尊。當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上前戲弄地掀了探春衣襟,這下可惹惱了探春,立即遭到猛烈回擊——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接著又是一頓痛快淋漓的大罵,義正辭嚴,鞭辟入里。這是申張正義、大快人心的一掌,是除暴安良、別人欲為而不敢為的一掌,不但打在為虎作倀的王善保家的臉上,也間接打在那些摧殘少女的上層統治者臉上,替慘遭蹂躪、萬馬齊喑的大觀園出了口惡氣。盡管探春沒能阻止繼續抄檢,也不能挽救多少少女慘遭厄運,更不能在封建家族崩潰之際,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探春者,嘆春一去不再返也!——但這足以使那些助紂為虐、猖狂行惡者殺了威風。探春確是一朵紅香帶刺、令人敬畏的“玫瑰花”。
4抄檢的最大“收獲”是什么?如何評析奴隸的戀愛追求?
明確:抄檢的最大“收獲”是從二小姐迎春的丫環司棋箱子里搜出了愛情證據——小廝潘又安寫給她的情書。男女間相愛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聯系第71回《鴛鴦女無意遇鴛鴦》中,賈母的丫環鴛鴦夜里在山石背后無意間遇到司棋和潘又安約會的情節,“繡春囊”極有可能是他們遺失的。奴婢層青年男女,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沒有文化教養,不會像“才子佳人”那樣“吟風弄月,托詠傳情”,只能私贈低級象征物“繡春囊”,但他們也有戀愛的要求和權利,他們決不允許別人踐踏自己的戀愛自由。當秘密被發現后,司棋顯得異常冷靜,“低頭不語,也并無畏懼慚愧之意”,光明磊落,早已做好用生命捍衛愛情和“人”之尊嚴的思想準備,最后與潘又安雙雙殉情。司棋是“抄檢”的另一個主要犧牲者。
漢樂府中有《上邪》一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曹雪芹把這愛情的海誓山盟,化為一對感人的形象,在《紅樓夢》中再現出來,令古今多少讀者為之動容。原來貞烈的戀愛并不僅限于“才子佳人”,奴婢群中并不少真摯可貴的情操,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也并未寫在“節烈牌坊”上,倒是存在于不被人重視的低層社會中。
賈府的主子們可以三妻四妾,爬灰養小叔,偷雞摸狗,淫亂無度,“只剩下兩個石頭獅子還算干凈”,卻被視為合法,不是“什么要緊的事”,而奴隸們正當純潔的愛情,卻被視為“有傷風化”,大逆不道,嚴加阻禁,公理何在!
(解說:晴雯、探春、司棋是“抄檢”一節中寫得最詳的主角,是重頭戲,應作重點評析、品味。特別是晴雯、司棋,都是抄檢的主要犧牲品,評析不能僅局限于課文所選內容,應聯系她們的結局,以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深刻地認識封建制度的罪惡。)
5對于“抄檢”同是反抗或順從,因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又有微妙差異,簡要評析。
明確:晴雯身為奴婢不可能像探春那樣義正辭嚴,敢打敢罵,更不可能具備探春那樣非凡的洞察力;司棋是外柔內剛,矢志不渝。她們都是反抗者。
襲人,奴性十足,俯首貼耳;迎春,懦弱麻木,聽之任之;惜春,怕受牽累,孤介無情;李紈,“古井無波”,恬淡不驚;黛玉,對與寶玉的特殊關系毫不掩飾,孤傲泰然,冷眼旁觀。她們都表現為“順從”。
(解說:此題旨在讓學生學習同中有異的表現手法。)
6在抄檢中王熙鳳持什么態度?為什么?
明確:王熙鳳雖名為掛帥,但在整個過程中卻始終是消極被動的,讓王善保家的唱主角,自己隱在側面唱配角,看笑話,不時居間調停,做好好先生。因為鳳姐不主張明火執仗地抄檢,明知這是一種輕舉妄動,但在王夫人的盛怒之下,“也只好低頭應著”。待到王善保家的出乖露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之后,她才打起了精神,神氣活現地將之盡情嘲笑拿捏了一番。雖然她每天都在為維持賈府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實際上她也像其他統治者一樣,并不真正關心賈府這座露出裂痕的百年老屋能支撐多久,她關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權力中心維持多久。
7抄檢的后果是什么?本文在全書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
抄檢的直接后果:逼死了晴雯、司棋,趕走了四兒、入畫和所有唱戲的女孩子,促使惜春、芳官、蕊官、藕官等少女選擇了葬送青春的出家之路,寶釵也避嫌搬出了大觀園……大觀園歡樂美好的生活從此結束了。
遭此浩劫,人間仙境大觀園由盛轉衰,情節急轉直下,悲劇氣氛越來越濃,賈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漸衰敗,災難一個個接踵而至:異兆悲音,迎春誤嫁,寶玉瘋顛,元妃薨逝,黛玉魂歸,直至賈府被抄……風雨飄搖,群芳凋敝,“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最后“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這是一個人人都不配有好命運的沒落社會,更何況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連人身和性命都不能自主的婢女,她們的悲慘命運幾乎是與生注定的。但凡在意識和情感上稍微流露出一點非奴性的“人性”,必將遭受戕害。所以“抄檢大觀園”是牽動全書的一個大轉折、大波瀾,預示著封建家族及封建社會無可挽回的崩潰結局。
(解說: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有關情節、畫面。)
三、課堂小結
本文主要評析了幾個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理解“抄檢”一節在全書中的地位、作用;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罪惡及必然死亡的趨勢;激發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課后閱讀《紅樓夢》第73回、75回、77回、92回,最好能閱讀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