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肺腑(通用8篇)
訴肺腑 篇1
(2003-01-02 10:51:23)
曹雪芹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經歷了初戀、熱戀和成熟三個階段。初戀時的纏綿帶著孩童的幼稚和單純。自從林黛玉從揚州奔喪回來后,他們進入熱戀時期。林黛玉從她孤苦無依的身世與處境和高潔的思想品格出發,執著而強烈地向賈寶玉要求彼此“知心”“重人”和嚴肅專一的愛情。一旦得到寶玉的肺腑之言,她的感情便趨于平靜,由對賈寶玉的不放心轉向對惡劣環境深沉的憂慮。“訴肺腑”是他們戀愛轉入成熟的標志。
本文主要是通過人物對話和心理描寫表現人物復雜細膩的感情。閱讀時要仔細體會。
節選自《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2回。題目是編者加的。
一面說,一面走,剛到薔薇架下,湘云道:“你瞧那是誰掉的首飾,金晃晃在那里。”翠縷聽了,忙趕上拾在手里攥著,笑道:“可分出陰陽來了。”說著,先拿史湘云的麒麟瞧。湘云要他揀的瞧,翠縷只管不放手,笑道:“是件寶貝,姑娘瞧不得。這是從那里來的?好奇怪!我從來在這里沒見有人有這個。”湘云道:“拿來我看。”翠縷將手一撒,笑道:“請看。”湘云舉目一驗,卻是文彩輝煌的一個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湘云伸手擎在掌上,只是默默不語,正自出神,忽見寶玉從那邊來了,笑問道:“你兩個在這日頭底下作什么呢?怎么不找襲人去?”湘云連忙將那麒麟藏起道:“正要去呢。咱們一處走。”說著,大家進入怡紅院來。襲人正在階下倚檻追風,忽見湘云來了,連忙迎下來,攜手〖1〗閱讀·第三單元訴肺腑
笑說一向久別情況。一時進來歸坐,寶玉因笑道:“你該早來,我得了一件好東西,專等你呢。”說著,一面在身上摸掏,掏了半天,呵呀了一聲,便問襲人:“那個東西你收起來了么?”襲人道:“什么東西?”寶玉道:“前兒得的麒麟。”襲人道:“你天天帶在身上的,怎么問我?”寶玉聽了,將手一拍說道:“這可丟了,往那里找去!”就要起身自己尋去。湘云聽了,方知是他遺落的,便笑問道:“你幾時又有了麒麟了?”寶玉道:“前兒好容易得的呢,不知多早晚〔多早晚〕什么時候。丟了,我也糊涂了。”湘云笑道:“幸而是頑的東西,還是這么慌張。”說著,將手一撒,“你瞧瞧,是這個不是?”寶玉見那麒麟,心中甚是歡喜,便伸手來拿,笑道:“虧你揀著了。你是那里揀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這個,明兒倘或把印也丟了,難道也就罷了不成?”寶玉笑道:“倒是丟了印平常,若丟了這個,我就該死了。”襲人斟了茶來與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聽見前兒你大喜了。”史湘云紅了臉,吃茶不答。襲人道:“這會子又害臊了。你還記得十年前,咱們在西邊暖閣住著,晚上你同我說的話兒?那會子不害臊,這會子怎么又害臊了?”史湘云笑道:“你還說呢。那會子咱們那么好,后來我們太太沒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來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襲人笑道:“你還說呢。先姐姐長姐姐短哄著我替你梳頭洗臉,作這個弄那個,如今大了,就拿出小姐的款〔拿……的款〕擺……的架子。來。你既拿小姐的款,我怎敢親近呢?”史湘云道:“阿彌陀佛,冤枉冤哉!我要這樣,就立刻死了。你瞧瞧,這么大熱天,我來了,必定趕來先瞧瞧你。不信你問問縷兒,我在家時時刻刻那一回不念你幾聲。”話未了,忙的襲人和寶玉都勸道:“頑話你又認真了。還是這么性急。”史湘云道:“你不說你的話噎人,倒說人性急。”一面說,一面打開手帕子,將戒指遞與襲人。襲人感謝不盡,因笑道:“你前兒送你姐姐們的,我已得了;今兒你親自又送來,可見是沒忘了我。只這個就試出你來了。戒指兒能值多少,可見你的心真。”史湘云道:“是誰給你的?”襲人道:“是寶姑娘給我的。”湘云笑道:“我只當是林姐姐給你的,原來是寶釵姐姐給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著,這些姐妹們再沒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么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說著,眼睛圈兒就紅了。寶玉道:“罷,罷,罷!不用提這個話。”史湘云道:“提這個便怎么?我知道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妹妹聽見,又怪嗔我贊了寶姐姐。可是為這個不是?”襲人在旁嗤的一笑,說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發心直口快了。”寶玉笑道:“我說你們這幾個人難說話,果然不錯。”史湘云道:“好哥哥,你不必說話教我惡心。只會在我們跟前說話,見了你林妹妹,又不知怎么了。”
襲人道:“且別說頑話,正有一件事還要求你呢。”史湘云便問“什么事?”襲人道:“有一雙鞋,摳了墊心子。我這兩日身上不好,不得做,你可有工夫替我做做?”史湘云笑道:“這又奇了,你家放著這些巧人不算,還有什么針線上的,裁剪上的,怎么教我做起來?你的活計叫誰做,誰好意思不做呢。”襲人笑道:“你又糊涂了。你難道不知道,我們這屋里的針線,是不要那些針線上的人做的。”史湘云聽了,便知是寶玉的鞋了,因笑道:“既這么說,我就替你做了罷。只是一件,你的我才作,別人的我可不能。”襲人笑道:“又來了,我是個什么,就煩你做鞋了。實告訴你,可不是我的。你別管是誰的,橫豎我領情就是了。”史湘云道:“論理,你的東西也不知煩我做了多少了,今兒我倒不做了的原故,你必定也知道。”襲人道:“倒也不知道。”史湘云冷笑道:“前兒我聽見把我做的扇套子拿著和人家比,賭氣又鉸〔鉸(jiǎo)〕剪。了。我早就聽見了,你還瞞我。這會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們的奴才了。”寶玉忙笑道:“前兒的那事,本不知是你做的。”襲人也笑道:“他本不知是你做的。是我哄他的話,說是新近外頭有個會做活的女孩子,說扎的出奇的花,我叫他拿了一個扇套子試試看好不好。他就信了,拿出去給這個瞧給那個看的。不知怎么又惹惱了林姑娘,鉸了兩段。回來他還叫趕著做去,我才說了是你作的,他后悔的什么似的。”史湘云道:“越發奇了。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氣,他既會剪,就叫他做。”襲人道:“他可不作呢。饒〔饒〕盡管。這么著,老太太還怕他勞碌著了。大夫又說好生靜養才好,誰還煩他做?舊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個香袋兒;今年半年,還沒見拿針線呢。”
正說著,有人來回說:“興隆街的大爺來了,老爺叫二爺出去會。”寶玉聽了,便知是賈雨村來了,心中好不自在。襲人忙去拿衣服。寶玉一面蹬著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爺和他坐著就罷了,回回定要見我。”史湘云一邊搖著扇子,笑道:“自然你能會賓接客,老爺才叫你出去呢。”寶玉道:“那里是老爺,都是他自己要請我去見的。”湘云笑道:“主雅客來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處,他才只要會你。”寶玉道:“罷,罷,我也不敢稱雅,俗中又俗的一個俗人,并不愿同這些人往來。”湘云笑道:“還是這個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經濟〕指經邦濟世、治國理民。經,治理。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后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些什么!”寶玉聽了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里坐坐,我這里仔細污了你知經濟學問的。”襲人道:“云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也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的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里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的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么樣,哭的怎么樣呢。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過后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誰知這一個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他,你得賠多少不是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襲人和湘云都點頭笑道:“這原是混賬話。”
原來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這里,寶玉又趕來,一定說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著,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玉環金,或鮫帕鸞絳,皆由小物而遂終身。今忽見寶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因而悄悄走來,見機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剛走來,正聽見史湘云說經濟一事,寶玉又說:“林妹妹不說這樣混賬話,若說這話,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論,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滾下淚來。待進去相見,自覺無味,便一面拭淚,一面抽身回去了。這里寶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來,忽見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著,似有拭淚之狀,便忙趕上來,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誰得罪了你?”林黛玉回頭見是寶玉,便勉強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寶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淚珠兒未干,還撒謊呢。”一面說,一面禁不住抬起手來替他拭淚。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幾步,說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這么動手動腳的!”寶玉笑道:“說話忘了情,不覺的動了手,也就顧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丟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樣呢?”一句話又把寶玉說急了,趕上來問道:“你還說這話,到底是咒我還是氣我呢?”林黛玉見問,方想起前日的事來,遂自悔自己又說造次了,忙笑道:“你別著急,我原說錯了。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來,急的一臉汗。”一面說,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寶玉瞅了半天,方說道“你放心”三個字。林黛玉聽了,怔了半天,方說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這話。你倒說說怎么放心不放心?”寶玉嘆了一口氣,問道:“你果不明白這話?難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錯了?連你的意思若體貼不著,就難怪你天天為我生氣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話。”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此時寶玉心中也有萬句言語,不知從那一句上說起,卻也怔怔的望著黛玉。兩個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聲,兩眼不覺滾下淚來,回身便要走。寶玉忙上前拉住,說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說一句話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淚,一面將手推開,說道:“有什么可說的。你的話我早知道了!”口里說著,卻頭也不回竟去了。
寶玉站著,只管發起呆來。原來方才出來慌忙,不曾帶得扇子,襲人怕他熱,忙拿了扇子趕來送與他,忽抬頭見了林黛玉和他站著。一時黛玉走了,他還站著不動,因而趕上來說道:“你也不帶了扇子去,虧我看見,趕了送來。”寶玉出了神,見襲人和他說話,并未看出是何人來,便一把拉住,說道:“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薩,坑死我了”!便推他道:“這是那里的話!敢是中了邪?還不快去?”寶玉一時醒過來,方知是襲人送扇子來,羞的滿面紫漲,奪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練 習
一 肺腑之言是從內心吐露的真實之言。試從課文中找出兩三處加以分析。
二 文學作品中最能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質的語言才是個性化的語言。試說說本文中寶玉、黛玉、史湘云和襲人的語言分別表現了他們什么樣的性格側面。
三 用今天的觀點對寶黛愛情作一點評析。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說家。名,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后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玄燁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后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玄燁寵信。玄燁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負責接駕,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曹先后繼任江寧織造。他們祖孫三代四人擔任此職達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這“秦淮風月”之地的“繁華”生活中長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斗爭的牽連,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曹以“行為不端”、“騷擾驛站”和“虧空”罪名革職,家產抄沒。曹下獄治罪,“枷號”一年有余。這時,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居住。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
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專心一志地從事《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到了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終于因貧病無醫而逝世(關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兩種說法)。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
訴肺腑 篇2
------------------------------------------------------------
【自讀導言】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而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又是全書的主干,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描寫最生動、表現最成功、意蘊最豐富、影響最深遠的愛情故事。
“郎才女貌”是我國古代戲曲、小說中常見的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模式,這種建筑在“憐才愛色”基礎上的愛情往往缺乏廣泛深刻的思想內涵;而《紅樓夢》中寶黛的愛情卻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現為生活理想及自我實現意義上的志同道合,表現為不約而同地懷疑傳統人生所規約的道路和終極目的。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兩個叛逆者,在經歷了彼此的猜疑、擔心、試探、慪氣之后,終于互明真心、心心相印了。《訴肺腑》一文正是敘寫寶黛二人互明心跡的精彩片斷。
1.體會課文中肺腑之言的內涵,通過分析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的專一、真誠、純潔、美好,體會其間所蘊涵的廣泛而深刻的思想意義。
2.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
(解說:理解寶黛共同的思想基礎是體會文中肺腑之言的關鍵,導言先將寶黛愛情與古代才子佳人式的愛情做一簡要對比,可使學生定向地、高起點地把握寶黛愛情蘊涵的思想內核,同時也可使學生迅速有效地學習課文。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自讀程序】
1.本文節選的是《紅樓夢》第31、32回的有關情節,快速閱讀課文之后把握節選部分的主要情節。
明確:主要情節是湘云帶丫環翠縷來賈府,拾到寶玉不慎丟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來,尤其擔心金麒麟又引來“金玉良緣”之說,因此悄悄前來欲察二人之意,聽到寶玉在湘云、襲人面前對自己不避嫌疑的稱揚,心有所感;接著,寶玉向黛玉傾吐了積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解說:分析小說,思想內容也好,人物形象也好,藝術特色也好,情節結構是不能跨越的,它是基礎,是依托。此環節意在使學生熟悉情節,為后面的分析、理解作先期的準備。)
2.節選的作品情節上有相對的完整性,我們在熟悉情節之后,再看看課文中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哪幾個?他們分別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作者是用怎樣的描寫手法來刻畫這幾個人物的?學生通過尋找、朗讀、討論的方式理解。
明確:
課文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寶玉、黛玉、湘云和襲人。
寶玉厭惡仕途,不愿與士大夫結交,蔑視封建道德倫理規范,熱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侶,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
黛玉執著于理想愛情的追求,她與寶玉心相通,志相同,盡管為得到專一的愛情整日以淚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內心仍蘊積著反抗的情緒,她被寶玉視為從來不講“混賬話”的知己。
湘云雖也曾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又不及寶釵那樣深,她的言詞表現了她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襲人對寶玉的規勸及其對寶玉誤把她當黛玉而發出內心隱情的震驚,和后來她很快向王夫人發出寶玉有可能越出禮法之外的警告,都表明她是個馴服、忠心的女婢,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規范的立場。
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這幾個藝術形象。
(解說: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這種文學現象。文學作品中最能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質的語言就是個性化的語言。讓學生重點朗讀人物對話部分和心理描寫部分,仔細體味人物思想感情尤其是寶黛二人的思想感情,為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作鋪墊。)
3.在把握了課文中著力刻畫的幾個人物之后,再來看看有一個人雖未出場,可湘云和襲人都對其發出由衷的贊揚,這個人又是誰呢?她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
明確:寶釵。通過湘云與襲人之口,作者間接地刻畫了薛寶釵的形象。她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溫柔敦厚、豁達大度、隨分從時、很會做人的金陵閨秀。
4.寶玉向來是“心里有妹妹,但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又“連忙就走"。寶玉愛黛玉,但遇著溫柔豐韻的薛寶釵和爽朗灑脫的史湘云,卻又不能不眩目動情,感情確乎是曾經游移不定的,作者將黛玉、寶釵、湘云三人放在一個平面寫有什么深意呢?
明確:為了突出寶黛二人在人生道路上共同的叛逆意識,及二人逐日深化了的相知相戀的純真愛情。
黛玉、寶釵、湘云三人,論風姿,一個裊娜風流,公認有種病態美;一個鮮艷嫵媚,公認有種健康美;一個靈秀灑脫,公認有種天真美,都具備著“傾國傾城貌”。論才學,一個魁奪“菊花詩”;一個諷和“螃蟹詠”,譽稱絕唱;一個韻和“海棠詩”,壓倒群芳,都是錦心繡口、慧心靈氣。論門弟,一個是侯門之后;一個是皇商之家;一個是侯門之女,與賈府都是門當戶對。論親緣,都是寶玉的表姊妹,結成婚緣都是“親上加親”,三人都有資格成為寶玉的婚姻對象。
然而寶玉卻越來越鐘情于黛玉,而和寶釵、湘云“生分”了,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他認為寶釵和湘云“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得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尤其是寶釵一再規勸寶玉“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雖屢嘗閉門羹而仍喋喋不休。只有黛玉,從不對寶玉說“仕途經濟”和“光宗耀祖”之類的“混賬話”,終于使得寶玉對三人在態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在心理上有了親疏的區分,以這種思想認識為基礎,才有了“訴肺腑”的情節。
(解說:此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對寶黛愛情的專一真誠、成熟鞏固、純潔美好、生死不渝的思想基礎進行深入地把握。)
5.肺腑之言就是從內心吐露的真實之言,找出課文中二三處加以分析。
明確:
例①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例②“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分析:寶玉在黛玉面前放膽訴說一腔真情,既體恤痛惜著黛玉的病體,又焦灼期盼著黛玉對自己真情的明曉,感情分外地執著、真誠、純潔而美好。
(解說:此環節通過學生的品讀、分析,體會肺腑之言的內涵。)【自讀點撥】
為幫助學生把自讀引向深入,教師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撥。
1.試析寶黛愛情曲折發展的過程及敘寫這一過程的深刻思想意義。
明確:寶黛二人從“木石前盟”到一見面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從多次的口角到間接的試探,雖然寶玉生來“聰明靈慧”,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卻誰也不能領悟對方的深情實意,總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二人終由多次的小牾積聚成一次大沖突,直吵得一個“臉紅頭脹”,一個“手心冰涼”;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如何解開二人心頭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曲相通呢?似乎很難,其實也實在容易,寶玉的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當寶玉聽到湘云勸他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時,甚覺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于無意中聽得此言,不禁驚喜交集,本來想到因寶玉獲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們“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悄悄來到怡紅院,本出于對寶玉的極不放心,一聽寶玉此言,轉而對寶玉極為放心,引為知己。
作者讓二人這樣試探不行,那樣試探也不行,目的就是要突出這句話的分量,顯然不說“混賬話”是寶黛二人建立和鞏固愛情關系的基點。讓寶玉說這句話時黛玉不在場,目的就是要讓黛玉認為這是寶玉對自己的真正尊重,寶黛愛情發展至此趨于成熟穩定。
曹雪芹在對寶黛二人情感曲折發展的敘寫過程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即一要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礎,二要彼此互相尊重,這一愛情觀的形象化地展示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就其思想性質來說,又是屬于未來的。單就這一點,曹雪芹真不愧為思想的巨人,文學的大師。
2.真實自然又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
明確:本文描寫人物的手法主要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兩種手法對于塑造人物形象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話描寫學生很容易通過閱讀分析把握,這里主要說說心理描寫。
本文比較集中的心理描寫主要是在黛玉無意中聽到寶玉對自己稱揚不說“混賬話”一節,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黛玉在對愛情的追尋過程中,總是憂傷多于快樂,痛苦多于幸福。原因在哪里呢?不僅在于愛情的本性是排他的,愛情的痛苦也是最個人的,更主要的還在于她與寶玉的愛情乃是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互相聽到了內心召喚的回音,因而隨著愛情的步步深化,她越來越感到環境的勢利、險惡和前途命運的艱難、叵測。這一段“喜”“驚”“悲”“嘆”的心理描寫,不僅充分表現了黛玉細心多慮、多情善感,對真誠真心的寶玉的愛戀,也暗示了二人愛情發展的悲劇性結局。課文就是通過這段極具個性化的心理描寫塑造了林黛玉這一典型形象,其真實、自然、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古往今來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之心和同情傷感之淚!
(解說:此環節旨在將問題引向深入,使學生能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有更深的把握。
【自讀思考】
閱讀《紅樓夢》第29回的相關情節,回答下面的問題。
且說寶玉因見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飯也懶怠吃,不時來問。黛玉又怕他有個好歹,因說道:“你只管聽你的戲去罷,在家里做什么?"寶玉因昨日張道士提親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聽見黛玉如此說,心里因想道:“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怎連他也奚落起我來。"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煩惱加了百倍。要是別人跟前,斷不能動這肝火,只是黛玉說了這話,倒又比往日別人說這話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臉來,說道:“我白認得你了!罷了,罷了!"黛玉聽說,冷笑了兩聲道:“你白認得了嗎?我那里能夠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寶玉聽了,便走來,直問到臉上:“你這么說,是安心咒我天誅地滅!"黛玉一時解不過這話來。寶玉又道:“昨兒還為這個起了誓呢,今兒你到底兒又重我一句!我便‘天誅地滅’,你又有什么益處呢?"黛玉聞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話來。今日原是自己說錯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來,說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誅地滅’!……何苦來呢!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里生氣,來拿我煞性子。"原來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癡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那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癡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我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卻只用假意試探,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事。即如此刻,寶玉的心內想的是:“別人不知我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為我解煩惱,反來拿這個話堵噎我,可見我心里時刻有了你,你心里竟沒我了。"寶玉是這個意思,只口里說不出來。那黛玉心里想著:“你心里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不重人的?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了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而毫無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呢?可知你心里時時有這個‘金玉’,見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兒著急,安心哄我。”
那寶玉心中又想著:“我不管怎樣都好,只要你隨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罷,不知也罷,只由我的心,可見你方和我近,不和我遠。"黛玉心里又想著:“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丟開,只管同情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遠你了。”
1.這些文字主要寫什么?
2.選文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來刻畫寶黛二人?
【參考答案】
1.這段文字主要寫寶黛二人為明曉彼此的真心真意而互相試探終至誤會的內容。
2.采用的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對話描寫充分表現了二人因誤會而賭氣而使誤會更深的情景,心理描寫則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表現了二人心細如發、互相揣測、頓生誤會、備受煎熬的情形。
(解說:設計這個思考題,旨在使學生在擴展閱讀訓練中,進一步了解情節的發展變化,并更清晰地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發展的進程,加深對課文中人物描寫手法的理解。)
訴肺腑 篇3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訴肺腑》說課稿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1、介紹教材
《訴肺腑》是對寶玉和黛玉感情穩定成熟時期的一段描寫,作者曹雪芹借寶黛之口,傳達了自己的愛情觀,在《紅樓夢》中有著重要地位,是解讀《紅樓夢》的關鍵。
2、目標重點難點依據
a、就文本而言,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寶黛互訴衷情是需要契機的,這個契機是如何出現的,就是學習的能力目標:層層鋪墊,使中心事件水到渠成的寫作技巧。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b、之所以將這個目標確定為難點重點,主要是因為當前學生對小說記敘類文章的閱讀鑒賞只重情節,不重構思技巧,將學教材當作消遣性閱讀,而考綱有更高層級的能力要求,就是分析作品的寫作技巧。如果我們能把學習中的思考領悟應用到考試卷的閱讀理解當中,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做題會事半功倍,所以教材也是一篇閱讀理解材料,只要老師引導得當,語文老師最擔心的教學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另外一個知識目標是分析其愛情基礎并用現代觀點進行評析。主要強化尊重原著的原始解讀,同時也有個性化解讀,這是一個彈性目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發揮。
二、教法與學法
在教法上,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形成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不同的目標采取不同的教法。
在學法上,根據新課程標準,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過程
(一)在導入上設置問題情境。學生的學習應有問題驅動,這個問題還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興趣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多媒體上顯示漢代卓文君給司馬相如的一封信:一別之后,兩地相思,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欲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作男!學生很容易就看出這個特點是從數字一寫到萬,下半闋又從萬回到一,我利用學生的成就感,提出問題:自古以來,男女傷離別的詩很多,各有各的精彩,這首詩最精彩的是什么?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課堂導入:寫作固然是為表情達意,但同一份情,同一種意,有人將其寫成白開水,讓人生厭,而有人卻能寫得讓人拍案叫絕,不同在哪里?就是巧思。我們以前看重的是《紅樓夢》的思想內涵,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部巨著中的一個片段有沒有巧思。
屏幕顯示兩個學習目標。
(二)完成能力目標,即寫作技巧的賞析。文本是節選,情節環環相扣,讓學生從一個本來突兀的開頭去層層推敲,是很困難的,所以讓學生做一回偵探,從結局入手,采用反推法,層層向上推理。首先屏幕顯示第一個提示問題:寶黛二人最后互訴衷情,說出了在當時看來已是有違禮法的話,是什么緣由呢?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給我們的啟示:表現一個教師真正能力的,不是把學生講會,而是讓學生學會,給學生一個可操作的目標,讓學生自己動腦和動手,是最好的途徑。
所以我采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為了給學生最生動直接的感受,在多媒體上播放《紅樓夢》電視劇中“訴肺腑”這個片段,讓學生在聽與看中去思考問題。然后,讓學生從結局“訴肺腑”開始,緊扣教材,在紙上用劃箭頭的方式寫出推理。先自主完成,然后拿到小組交流,再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幾個小組意見匯總并引導全體學生分析,找到最符合原著的推理。討論中的爭論點是湘云這個人物,可以展開小辯論,求同存異。
學法上,這個目標的學習,強調以“自主學習”為重點,緊扣教材,自我感知,不依賴老師和其他同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別人的回答中發現并認同,主要是學生與學生間的知識互動。難點可以先自主學習,再采取“合作”的方式,積極參與討論,達成一致,即使不到位,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導入第二個知識目標提示:寶黛互訴肺腑,表示二人的感情已經成熟,那二人的愛情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呢?
根據研究性學習理論:教師不應把現成的結論交給學生,而應該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獲得一種親身體驗與感悟,這就是創造,教師多加肯定鼓勵。
所以我采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背對背式的默契測試,讓同學將自己的理解寫在紙上,然后同桌對照,再和老師的理解做對照,學生的理解只要緊扣教材,有理有據,教師就應該承認,甚至可以舍棄自己的理解,這樣,就形成了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學生間的互動。
簡短的分析后,引導學生用現代觀點來評析。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教師也參與討論,平等對話。
學法上一方面,分析愛情基礎的時候,強化原始閱讀。讓學生自主理解消化,形成自己的想法,同時緊扣教材,,課堂操作中,允許學生出錯,“錯誤也是一種資源”。老師應持鼓勵態度。
另一方面,評析寶黛愛情的時候,強化個性化解讀。老師放低姿態,學會傾聽和理解,和學生一起探討,我們要求學生對文本有個性化的解讀,老師也應該有自己個性價值的發揮,老師代替不了教材,但教材同樣代替不了老師,教師可以發掘自己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和學生進行思想層次的交流。通過這樣的互動,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這比空洞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四)歸納小結這節課主要學習的兩點:一是《訴肺腑》水到渠成的寫作技巧,
(五)能力遷移
文本本身是一座房子,把房子拆了,看布局,看設計,目的是自己蓋房子,分析別人的作品,學生就會有自己的設計,寫出有自己個性的作品,這是能力的拓展與創新。
所以我采取了這樣的活動方式:
印發一篇文章,讓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列50字的提綱,課堂交流。
讓學生能有意識地去注意技巧性問題,并活學活用。
訴肺腑 篇4
【自讀導言】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而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又是全書的主干,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描寫最生動、表現最成功、意蘊最豐富、影響最深遠的愛情故事。
“郎才女貌”是我國古代戲曲、小說中常見的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模式,這種建筑在“憐才愛色”基礎上的愛情往往缺乏廣泛深刻的思想內涵;而《紅樓夢》中寶黛的愛情卻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現為生活理想及自我實現意義上的志同道合,表現為不約而同地懷疑傳統人生所規約的道路和終極目的。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兩個叛逆者,在經歷了彼此的猜疑、擔心、試探、慪氣之后,終于互明真心、心心相印了。《訴肺腑》一文正是敘寫寶黛二人互明心跡的精彩片斷。
1.體會課文中肺腑之言的內涵,通過分析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的專一、真誠、純潔、美好,體會其間所蘊涵的廣泛而深刻的思想意義。
2.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
(解說:理解寶黛共同的思想基礎是體會文中肺腑之言的關鍵,導言先將寶黛愛情與古代才子佳人式的愛情做一簡要對比,可使學生定向地、高起點地把握寶黛愛情蘊涵的思想內核,同時也可使學生迅速有效地學習課文。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自讀程序】
1.本文節選的是《紅樓夢》第31、32回的有關情節,快速閱讀課文之后把握節選部分的主要情節。
明確:主要情節是湘云帶丫環翠縷來賈府,拾到寶玉不慎丟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來,尤其擔心金麒麟又引來“金玉良緣”之說,因此悄悄前來欲察二人之意,聽到寶玉在湘云、襲人面前對自己不避嫌疑的稱揚,心有所感;接著,寶玉向黛玉傾吐了積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解說:分析小說,思想內容也好,人物形象也好,藝術特色也好,情節結構是不能跨越的,它是基礎,是依托。此環節意在使學生熟悉情節,為后面的分析、理解作先期的準備。)
2.節選的作品情節上有相對的完整性,我們在熟悉情節之后,再看看課文中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哪幾個?他們分別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作者是用怎樣的描寫手法來刻畫這幾個人物的?學生通過尋找、朗讀、討論的方式理解。
明確:
課文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寶玉、黛玉、湘云和襲人。
寶玉厭惡仕途,不愿與士大夫結交,蔑視封建道德倫理規范,熱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侶,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
黛玉執著于理想愛情的追求,她與寶玉心相通,志相同,盡管為得到專一的愛情整日以淚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內心仍蘊積著反抗的情緒,她被寶玉視為從來不講“混賬話”的知己。
湘云雖也曾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又不及寶釵那樣深,她的言詞表現了她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襲人對寶玉的規勸及其對寶玉誤把她當黛玉而發出內心隱情的震驚,和后來她很快向王夫人發出寶玉有可能越出禮法之外的警告,都表明她是個馴服、忠心的女婢,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規范的立場。
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這幾個藝術形象。
(解說: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這種文學現象。文學作品中最能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質的語言就是個性化的語言。讓學生重點朗讀人物對話部分和心理描寫部分,仔細體味人物思想感情尤其是寶黛二人的思想感情,為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作鋪墊。)
3.在把握了課文中著力刻畫的幾個人物之后,再來看看有一個人雖未出場,可湘云和襲人都對其發出由衷的贊揚,這個人又是誰呢?她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
明確:寶釵。通過湘云與襲人之口,作者間接地刻畫了薛寶釵的形象。她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溫柔敦厚、豁達大度、隨分從時、很會做人的金陵閨秀。
4.寶玉向來是“心里有妹妹,但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又“連忙就走"。寶玉愛黛玉,但遇著溫柔豐韻的薛寶釵和爽朗灑脫的史湘云,卻又不能不眩目動情,感情確乎是曾經游移不定的,作者將黛玉、寶釵、湘云三人放在一個平面寫有什么深意呢?
明確:為了突出寶黛二人在人生道路上共同的叛逆意識,及二人逐日深化了的相知相戀的純真愛情。
黛玉、寶釵、湘云三人,論風姿,一個裊娜風流,公認有種病態美;一個鮮艷嫵媚,公認有種健康美;一個靈秀灑脫,公認有種天真美,都具備著“傾國傾城貌”。論才學,一個魁奪“菊花詩”;一個諷和“螃蟹詠”,譽稱絕唱;一個韻和“海棠詩”,壓倒群芳,都是錦心繡口、慧心靈氣。論門弟,一個是侯門之后;一個是皇商之家;一個是侯門之女,與賈府都是門當戶對。論親緣,都是寶玉的表姊妹,結成婚緣都是“親上加親”,三人都有資格成為寶玉的婚姻對象。
然而寶玉卻越來越鐘情于黛玉,而和寶釵、湘云“生分”了,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他認為寶釵和湘云“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得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尤其是寶釵一再規勸寶玉“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雖屢嘗閉門羹而仍喋喋不休。只有黛玉,從不對寶玉說“仕途經濟”和“光宗耀祖”之類的“混賬話”,終于使得寶玉對三人在態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在心理上有了親疏的區分,以這種思想認識為基礎,才有了“訴肺腑”的情節。
(解說:此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對寶黛愛情的專一真誠、成熟鞏固、純潔美好、生死不渝的思想基礎進行深入地把握。)
5.肺腑之言就是從內心吐露的真實之言,找出課文中二三處加以分析。
明確:
例①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例②“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分析:寶玉在黛玉面前放膽訴說一腔真情,既體恤痛惜著黛玉的病體,又焦灼期盼著黛玉對自己真情的明曉,感情分外地執著、真誠、純潔而美好。
(解說:此環節通過學生的品讀、分析,體會肺腑之言的內涵。)【自讀點撥】
為幫助學生把自讀引向深入,教師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撥。
1.試析寶黛愛情曲折發展的過程及敘寫這一過程的深刻思想意義。
明確:寶黛二人從“木石前盟”到一見面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從多次的口角到間接的試探,雖然寶玉生來“聰明靈慧”,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卻誰也不能領悟對方的深情實意,總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二人終由多次的小牾積聚成一次大沖突,直吵得一個“臉紅頭脹”,一個“手心冰涼”;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如何解開二人心頭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曲相通呢?似乎很難,其實也實在容易,寶玉的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當寶玉聽到湘云勸他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時,甚覺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于無意中聽得此言,不禁驚喜交集,本來想到因寶玉獲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們“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悄悄來到怡紅院,本出于對寶玉的極不放心,一聽寶玉此言,轉而對寶玉極為放心,引為知己。
作者讓二人這樣試探不行,那樣試探也不行,目的就是要突出這句話的分量,顯然不說“混賬話”是寶黛二人建立和鞏固愛情關系的基點。讓寶玉說這句話時黛玉不在場,目的就是要讓黛玉認為這是寶玉對自己的真正尊重,寶黛愛情發展至此趨于成熟穩定。
曹雪芹在對寶黛二人情感曲折發展的敘寫過程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即一要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礎,二要彼此互相尊重,這一愛情觀的形象化地展示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就其思想性質來說,又是屬于未來的。單就這一點,曹雪芹真不愧為思想的巨人,文學的大師。
2.真實自然又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
明確:本文描寫人物的手法主要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兩種手法對于塑造人物形象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話描寫學生很容易通過閱讀分析把握,這里主要說說心理描寫。
本文比較集中的心理描寫主要是在黛玉無意中聽到寶玉對自己稱揚不說“混賬話”一節,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黛玉在對愛情的追尋過程中,總是憂傷多于快樂,痛苦多于幸福。原因在哪里呢?不僅在于愛情的本性是排他的,愛情的痛苦也是最個人的,更主要的還在于她與寶玉的愛情乃是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互相聽到了內心召喚的回音,因而隨著愛情的步步深化,她越來越感到環境的勢利、險惡和前途命運的艱難、叵測。這一段“喜”“驚”“悲”“嘆”的心理描寫,不僅充分表現了黛玉細心多慮、多情善感,對真誠真心的寶玉的愛戀,也暗示了二人愛情發展的悲劇性結局。課文就是通過這段極具個性化的心理描寫塑造了林黛玉這一典型形象,其真實、自然、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古往今來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之心和同情傷感之淚!
(解說:此環節旨在將問題引向深入,使學生能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有更深的把握。
【自讀思考】
閱讀《紅樓夢》第29回的相關情節,回答下面的問題。
且說寶玉因見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飯也懶怠吃,不時來問。黛玉又怕他有個好歹,因說道:“你只管聽你的戲去罷,在家里做什么?"寶玉因昨日張道士提親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聽見黛玉如此說,心里因想道:“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怎連他也奚落起我來。"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煩惱加了百倍。要是別人跟前,斷不能動這肝火,只是黛玉說了這話,倒又比往日別人說這話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臉來,說道:“我白認得你了!罷了,罷了!"黛玉聽說,冷笑了兩聲道:“你白認得了嗎?我那里能夠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寶玉聽了,便走來,直問到臉上:“你這么說,是安心咒我天誅地滅!"黛玉一時解不過這話來。寶玉又道:“昨兒還為這個起了誓呢,今兒你到底兒又重我一句!我便‘天誅地滅’,你又有什么益處呢?"黛玉聞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話來。今日原是自己說錯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來,說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誅地滅’!……何苦來呢!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里生氣,來拿我煞性子。"原來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癡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那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癡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我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卻只用假意試探,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事。即如此刻,寶玉的心內想的是:“別人不知我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為我解煩惱,反來拿這個話堵噎我,可見我心里時刻有了你,你心里竟沒我了。"寶玉是這個意思,只口里說不出來。那黛玉心里想著:“你心里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不重人的?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了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而毫無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呢?可知你心里時時有這個‘金玉’,見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兒著急,安心哄我。”
那寶玉心中又想著:“我不管怎樣都好,只要你隨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罷,不知也罷,只由我的心,可見你方和我近,不和我遠。"黛玉心里又想著:“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丟開,只管同情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遠你了。”
1.這些文字主要寫什么?
2.選文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來刻畫寶黛二人?
【參考答案】
1.這段文字主要寫寶黛二人為明曉彼此的真心真意而互相試探終至誤會的內容。
2.采用的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對話描寫充分表現了二人因誤會而賭氣而使誤會更深的情景,心理描寫則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表現了二人心細如發、互相揣測、頓生誤會、備受煎熬的情形。
(解說:設計這個思考題,旨在使學生在擴展閱讀訓練中,進一步了解情節的發展變化,并更清晰地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發展的進程,加深對課文中人物描寫手法的理解。)
訴肺腑 篇5
------------------------------------------------------------
【自讀導言】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而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又是全書的主干,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描寫最生動、表現最成功、意蘊最豐富、影響最深遠的愛情故事。
“郎才女貌”是我國古代戲曲、小說中常見的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模式,這種建筑在“憐才愛色”基礎上的愛情往往缺乏廣泛深刻的思想內涵;而《紅樓夢》中寶黛的愛情卻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現為生活理想及自我實現意義上的志同道合,表現為不約而同地懷疑傳統人生所規約的道路和終極目的。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兩個叛逆者,在經歷了彼此的猜疑、擔心、試探、慪氣之后,終于互明真心、心心相印了。《訴肺腑》一文正是敘寫寶黛二人互明心跡的精彩片斷。
1.體會課文中肺腑之言的內涵,通過分析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的專一、真誠、純潔、美好,體會其間所蘊涵的廣泛而深刻的思想意義。
2.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
(解說:理解寶黛共同的思想基礎是體會文中肺腑之言的關鍵,導言先將寶黛愛情與古代才子佳人式的愛情做一簡要對比,可使學生定向地、高起點地把握寶黛愛情蘊涵的思想內核,同時也可使學生迅速有效地學習課文。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自讀程序】
1.本文節選的是《紅樓夢》第31、32回的有關情節,快速閱讀課文之后把握節選部分的主要情節。
明確:主要情節是湘云帶丫環翠縷來賈府,拾到寶玉不慎丟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來,尤其擔心金麒麟又引來“金玉良緣”之說,因此悄悄前來欲察二人之意,聽到寶玉在湘云、襲人面前對自己不避嫌疑的稱揚,心有所感;接著,寶玉向黛玉傾吐了積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解說:分析小說,思想內容也好,人物形象也好,藝術特色也好,情節結構是不能跨越的,它是基礎,是依托。此環節意在使學生熟悉情節,為后面的分析、理解作先期的準備。)
2.節選的作品情節上有相對的完整性,我們在熟悉情節之后,再看看課文中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哪幾個?他們分別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作者是用怎樣的描寫手法來刻畫這幾個人物的?學生通過尋找、朗讀、討論的方式理解。
明確:
課文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寶玉、黛玉、湘云和襲人。
寶玉厭惡仕途,不愿與士大夫結交,蔑視封建道德倫理規范,熱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侶,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
黛玉執著于理想愛情的追求,她與寶玉心相通,志相同,盡管為得到專一的愛情整日以淚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內心仍蘊積著反抗的情緒,她被寶玉視為從來不講“混賬話”的知己。
湘云雖也曾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又不及寶釵那樣深,她的言詞表現了她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襲人對寶玉的規勸及其對寶玉誤把她當黛玉而發出內心隱情的震驚,和后來她很快向王夫人發出寶玉有可能越出禮法之外的警告,都表明她是個馴服、忠心的女婢,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規范的立場。
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這幾個藝術形象。
(解說: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這種文學現象。文學作品中最能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質的語言就是個性化的語言。讓學生重點朗讀人物對話部分和心理描寫部分,仔細體味人物思想感情尤其是寶黛二人的思想感情,為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作鋪墊。)
3.在把握了課文中著力刻畫的幾個人物之后,再來看看有一個人雖未出場,可湘云和襲人都對其發出由衷的贊揚,這個人又是誰呢?她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
明確:寶釵。通過湘云與襲人之口,作者間接地刻畫了薛寶釵的形象。她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溫柔敦厚、豁達大度、隨分從時、很會做人的金陵閨秀。
4.寶玉向來是“心里有妹妹,但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又“連忙就走"。寶玉愛黛玉,但遇著溫柔豐韻的薛寶釵和爽朗灑脫的史湘云,卻又不能不眩目動情,感情確乎是曾經游移不定的,作者將黛玉、寶釵、湘云三人放在一個平面寫有什么深意呢?
明確:為了突出寶黛二人在人生道路上共同的叛逆意識,及二人逐日深化了的相知相戀的純真愛情。
黛玉、寶釵、湘云三人,論風姿,一個裊娜風流,公認有種病態美;一個鮮艷嫵媚,公認有種健康美;一個靈秀灑脫,公認有種天真美,都具備著“傾國傾城貌”。論才學,一個魁奪“菊花詩”;一個諷和“螃蟹詠”,譽稱絕唱;一個韻和“海棠詩”,壓倒群芳,都是錦心繡口、慧心靈氣。論門弟,一個是侯門之后;一個是皇商之家;一個是侯門之女,與賈府都是門當戶對。論親緣,都是寶玉的表姊妹,結成婚緣都是“親上加親”,三人都有資格成為寶玉的婚姻對象。
然而寶玉卻越來越鐘情于黛玉,而和寶釵、湘云“生分”了,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他認為寶釵和湘云“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得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尤其是寶釵一再規勸寶玉“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雖屢嘗閉門羹而仍喋喋不休。只有黛玉,從不對寶玉說“仕途經濟”和“光宗耀祖”之類的“混賬話”,終于使得寶玉對三人在態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在心理上有了親疏的區分,以這種思想認識為基礎,才有了“訴肺腑”的情節。
(解說:此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對寶黛愛情的專一真誠、成熟鞏固、純潔美好、生死不渝的思想基礎進行深入地把握。)
5.肺腑之言就是從內心吐露的真實之言,找出課文中二三處加以分析。
明確:
例①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例②“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分析:寶玉在黛玉面前放膽訴說一腔真情,既體恤痛惜著黛玉的病體,又焦灼期盼著黛玉對自己真情的明曉,感情分外地執著、真誠、純潔而美好。
(解說:此環節通過學生的品讀、分析,體會肺腑之言的內涵。)【自讀點撥】
為幫助學生把自讀引向深入,教師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撥。
1.試析寶黛愛情曲折發展的過程及敘寫這一過程的深刻思想意義。
明確:寶黛二人從“木石前盟”到一見面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從多次的口角到間接的試探,雖然寶玉生來“聰明靈慧”,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卻誰也不能領悟對方的深情實意,總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二人終由多次的小牾積聚成一次大沖突,直吵得一個“臉紅頭脹”,一個“手心冰涼”;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如何解開二人心頭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曲相通呢?似乎很難,其實也實在容易,寶玉的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當寶玉聽到湘云勸他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時,甚覺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于無意中聽得此言,不禁驚喜交集,本來想到因寶玉獲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們“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悄悄來到怡紅院,本出于對寶玉的極不放心,一聽寶玉此言,轉而對寶玉極為放心,引為知己。
作者讓二人這樣試探不行,那樣試探也不行,目的就是要突出這句話的分量,顯然不說“混賬話”是寶黛二人建立和鞏固愛情關系的基點。讓寶玉說這句話時黛玉不在場,目的就是要讓黛玉認為這是寶玉對自己的真正尊重,寶黛愛情發展至此趨于成熟穩定。
曹雪芹在對寶黛二人情感曲折發展的敘寫過程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即一要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礎,二要彼此互相尊重,這一愛情觀的形象化地展示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就其思想性質來說,又是屬于未來的。單就這一點,曹雪芹真不愧為思想的巨人,文學的大師。
2.真實自然又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
明確:本文描寫人物的手法主要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兩種手法對于塑造人物形象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話描寫學生很容易通過閱讀分析把握,這里主要說說心理描寫。
本文比較集中的心理描寫主要是在黛玉無意中聽到寶玉對自己稱揚不說“混賬話”一節,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黛玉在對愛情的追尋過程中,總是憂傷多于快樂,痛苦多于幸福。原因在哪里呢?不僅在于愛情的本性是排他的,愛情的痛苦也是最個人的,更主要的還在于她與寶玉的愛情乃是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互相聽到了內心召喚的回音,因而隨著愛情的步步深化,她越來越感到環境的勢利、險惡和前途命運的艱難、叵測。這一段“喜”“驚”“悲”“嘆”的心理描寫,不僅充分表現了黛玉細心多慮、多情善感,對真誠真心的寶玉的愛戀,也暗示了二人愛情發展的悲劇性結局。課文就是通過這段極具個性化的心理描寫塑造了林黛玉這一典型形象,其真實、自然、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古往今來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之心和同情傷感之淚!
(解說:此環節旨在將問題引向深入,使學生能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有更深的把握。
【自讀思考】
閱讀《紅樓夢》第29回的相關情節,回答下面的問題。
且說寶玉因見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飯也懶怠吃,不時來問。黛玉又怕他有個好歹,因說道:“你只管聽你的戲去罷,在家里做什么?"寶玉因昨日張道士提親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聽見黛玉如此說,心里因想道:“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怎連他也奚落起我來。"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煩惱加了百倍。要是別人跟前,斷不能動這肝火,只是黛玉說了這話,倒又比往日別人說這話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臉來,說道:“我白認得你了!罷了,罷了!"黛玉聽說,冷笑了兩聲道:“你白認得了嗎?我那里能夠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寶玉聽了,便走來,直問到臉上:“你這么說,是安心咒我天誅地滅!"黛玉一時解不過這話來。寶玉又道:“昨兒還為這個起了誓呢,今兒你到底兒又重我一句!我便‘天誅地滅’,你又有什么益處呢?"黛玉聞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話來。今日原是自己說錯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來,說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誅地滅’!……何苦來呢!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里生氣,來拿我煞性子。"原來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癡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那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癡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我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卻只用假意試探,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事。即如此刻,寶玉的心內想的是:“別人不知我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為我解煩惱,反來拿這個話堵噎我,可見我心里時刻有了你,你心里竟沒我了。"寶玉是這個意思,只口里說不出來。那黛玉心里想著:“你心里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不重人的?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了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而毫無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呢?可知你心里時時有這個‘金玉’,見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兒著急,安心哄我。”
那寶玉心中又想著:“我不管怎樣都好,只要你隨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罷,不知也罷,只由我的心,可見你方和我近,不和我遠。"黛玉心里又想著:“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丟開,只管同情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遠你了。”
1.這些文字主要寫什么?
2.選文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來刻畫寶黛二人?
【參考答案】
1.這段文字主要寫寶黛二人為明曉彼此的真心真意而互相試探終至誤會的內容。
2.采用的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對話描寫充分表現了二人因誤會而賭氣而使誤會更深的情景,心理描寫則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表現了二人心細如發、互相揣測、頓生誤會、備受煎熬的情形。
(解說:設計這個思考題,旨在使學生在擴展閱讀訓練中,進一步了解情節的發展變化,并更清晰地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發展的進程,加深對課文中人物描寫手法的理解。)
訴肺腑 篇6
一、教材
1、介紹教材
《訴肺腑》是對寶玉和黛玉感情穩定成熟時期的一段描寫,作者曹雪芹借寶黛之口,傳達了自己的愛情觀,在《紅樓夢》中有著重要地位,是解讀《紅樓夢》的關鍵。
2、目標重點難點依據
a、就文本而言,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寶黛互訴衷情是需要契機的,這個契機是如何出現的,就是學習的能力目標:層層鋪墊,使中心事件水到渠成的寫作技巧。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b、之所以將這個目標確定為難點重點,主要是因為當前學生對小說記敘類文章的閱讀鑒賞只重情節,不重構思技巧,將學教材當作消遣性閱讀,而考綱有更高層級的能力要求,就是分析作品的寫作技巧。如果我們能把學習中的思考領悟應用到考試卷的閱讀理解當中,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做題會事半功倍,所以教材也是一篇閱讀理解材料,只要老師引導得當,語文老師最擔心的教學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另外一個知識目標是分析其愛情基礎并用現代觀點進行評析。主要強化尊重原著的原始解讀,同時也有個性化解讀,這是一個彈性目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發揮。
二、教法與學法
在教法上,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形成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不同的目標采取不同的教法。
在學法上,根據新課程標準,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過程
(一)在導入上設置問題情境。學生的學習應有問題驅動,這個問題還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興趣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多媒體上顯示漢代卓文君給司馬相如的一封信:一別之后,兩地相思,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欲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作男!學生很容易就看出這個特點是從數字一寫到萬,下半闋又從萬回到一,我利用學生的成就感,提出問題:自古以來,男女傷離別的詩很多,各有各的精彩,這首詩最精彩的是什么?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課堂導入:寫作固然是為表情達意,但同一份情,同一種意,有人將其寫成白開水,讓人生厭,而有人卻能寫得讓人拍案叫絕,不同在哪里?就是巧思。我們以前看重的是《紅樓夢》的思想內涵,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部巨著中的一個片段有沒有巧思。
屏幕顯示兩個學習目標。
(二)完成能力目標,即寫作技巧的賞析。文本是節選,情節環環相扣,讓學生從一個本來突兀的開頭去層層推敲,是很困難的,所以讓學生做一回偵探,從結局入手,采用反推法,層層向上推理。首先屏幕顯示第一個提示問題:寶黛二人最后互訴衷情,說出了在當時看來已是有違禮法的話,是什么緣由呢?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給我們的啟示:表現一個教師真正能力的,不是把學生講會,而是讓學生學會,給學生一個可操作的目標,讓學生自己動腦和動手,是最好的途徑。
所以我采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為了給學生最生動直接的感受,在多媒體上播放《紅樓夢》電視劇中“訴肺腑”這個片段,讓學生在聽與看中去思考問題。然后,讓學生從結局“訴肺腑”開始,緊扣教材,在紙上用劃箭頭的方式寫出推理。先自主完成,然后拿到小組交流,再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幾個小組意見匯總并引導全體學生分析,找到最符合原著的推理。討論中的爭論點是湘云這個人物,可以展開小辯論,求同存異。
學法上,這個目標的學習,強調以“自主學習”為重點,緊扣教材,自我感知,不依賴老師和其他同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別人的回答中發現并認同,主要是學生與學生間的知識互動。難點可以先自主學習,再采取“合作”的方式,積極參與討論,達成一致,即使不到位,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導入第二個知識目標提示:寶黛互訴肺腑,表示二人的感情已經成熟,那二人的愛情是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呢?
根據研究性學習理論:教師不應把現成的結論交給學生,而應該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獲得一種親身體驗與感悟,這就是創造,教師多加肯定鼓勵。
所以我采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背對背式的默契測試,讓同學將自己的理解寫在紙上,然后同桌對照,再和老師的理解做對照,學生的理解只要緊扣教材,有理有據,教師就應該承認,甚至可以舍棄自己的理解,這樣,就形成了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學生間的互動。
簡短的分析后,引導學生用現代觀點來評析。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教師也參與討論,平等對話。
學法上一方面,分析愛情基礎的時候,強化原始閱讀。讓學生自主理解消化,形成自己的想法,同時緊扣教材,,課堂操作中,允許學生出錯,“錯誤也是一種資源”。老師應持鼓勵態度。
另一方面,評析寶黛愛情的時候,強化個性化解讀。老師放低姿態,學會傾聽和理解,和學生一起探討,我們要求學生對文本有個性化的解讀,老師也應該有自己個性價值的發揮,老師代替不了教材,但教材同樣代替不了老師,教師可以發掘自己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和學生進行思想層次的交流。通過這樣的互動,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這比空洞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四)歸納小結這節課主要學習的兩點:一是《訴肺腑》水到渠成的寫作技巧,
(五)能力遷移
文本本身是一座房子,把房子拆了,看布局,看設計,目的是自己蓋房子,分析別人的作品,學生就會有自己的設計,寫出有自己個性的作品,這是能力的拓展與創新。
所以我采取了這樣的活動方式:
印發一篇文章,讓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列50字的提綱,課堂交流。
讓學生能有意識地去注意技巧性問題,并活學活用。
訴肺腑 篇7
自讀導言】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而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又是全書的主干,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描寫最生動、表現最成功、意蘊最豐富、影響最深遠的愛情故事。
“郎才女貌”是我國古代戲曲、小說中常見的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模式,這種建筑在“憐才愛色”基礎上的愛情往往缺乏廣泛深刻的思想內涵;而《紅樓夢》中寶黛的愛情卻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現為生活理想及自我實現意義上的志同道合,表現為不約而同地懷疑傳統人生所規約的道路和終極目的。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兩個叛逆者,在經歷了彼此的猜疑、擔心、試探、慪氣之后,終于互明真心、心心相印了。《訴肺腑》一文正是敘寫寶黛二人互明心跡的精彩片斷。
1.體會課文中肺腑之言的內涵,通過分析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的專一、真誠、純潔、美好,體會其間所蘊涵的廣泛而深刻的思想意義。
2.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
(解說:理解寶黛共同的思想基礎是體會文中肺腑之言的關鍵,導言先將寶黛愛情與古代才子佳人式的愛情做一簡要對比,可使學生定向地、高起點地把握寶黛愛情蘊涵的思想內核,同時也可使學生迅速有效地學習課文。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自讀程序】
1.本文節選的是《紅樓夢》第31、32回的有關情節,快速閱讀課文之后把握節選部分的主要情節。
明確:主要情節是湘云帶丫環翠縷來賈府,拾到寶玉不慎丟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來,尤其擔心金麒麟又引來“金玉良緣”之說,因此悄悄前來欲察二人之意,聽到寶玉在湘云、襲人面前對自己不避嫌疑的稱揚,心有所感;接著,寶玉向黛玉傾吐了積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解說:分析小說,思想內容也好,人物形象也好,藝術特色也好,情節結構是不能跨越的,它是基礎,是依托。此環節意在使學生熟悉情節,為后面的分析、理解作先期的準備。)
2.節選的作品情節上有相對的完整性,我們在熟悉情節之后,再看看課文中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哪幾個?他們分別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作者是用怎樣的描寫手法來刻畫這幾個人物的?學生通過尋找、朗讀、討論的方式理解。
明確:
課文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寶玉、黛玉、湘云和襲人。
寶玉厭惡仕途,不愿與士大夫結交,蔑視封建道德倫理規范,熱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侶,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
黛玉執著于理想愛情的追求,她與寶玉心相通,志相同,盡管為得到專一的愛情整日以淚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內心仍蘊積著反抗的情緒,她被寶玉視為從來不講“混賬話”的知己。
湘云雖也曾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又不及寶釵那樣深,她的言詞表現了她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襲人對寶玉的規勸及其對寶玉誤把她當黛玉而發出內心隱情的震驚,和后來她很快向王夫人發出寶玉有可能越出禮法之外的警告,都表明她是個馴服、忠心的女婢,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規范的立場。
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這幾個藝術形象。
(解說: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這種文學現象。文學作品中最能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質的語言就是個性化的語言。讓學生重點朗讀人物對話部分和心理描寫部分,仔細體味人物思想感情尤其是寶黛二人的思想感情,為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作鋪墊。)
3.在把握了課文中著力刻畫的幾個人物之后,再來看看有一個人雖未出場,可湘云和襲人都對其發出由衷的贊揚,這個人又是誰呢?她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
明確:寶釵。通過湘云與襲人之口,作者間接地刻畫了薛寶釵的形象。她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溫柔敦厚、豁達大度、隨分從時、很會做人的金陵閨秀。
4.寶玉向來是“心里有妹妹,但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又“連忙就走"。寶玉愛黛玉,但遇著溫柔豐韻的薛寶釵和爽朗灑脫的史湘云,卻又不能不眩目動情,感情確乎是曾經游移不定的,作者將黛玉、寶釵、湘云三人放在一個平面寫有什么深意呢?
明確:為了突出寶黛二人在人生道路上共同的叛逆意識,及二人逐日深化了的相知相戀的純真愛情。
黛玉、寶釵、湘云三人,論風姿,一個裊娜風流,公認有種病態美;一個鮮艷嫵媚,公認有種健康美;一個靈秀灑脫,公認有種天真美,都具備著“傾國傾城貌”。論才學,一個魁奪“菊花詩”;一個諷和“螃蟹詠”,譽稱絕唱;一個韻和“海棠詩”,壓倒群芳,都是錦心繡口、慧心靈氣。論門弟,一個是侯門之后;一個是皇商之家;一個是侯門之女,與賈府都是門當戶對。論親緣,都是寶玉的表姊妹,結成婚緣都是“親上加親”,三人都有資格成為寶玉的婚姻對象。
然而寶玉卻越來越鐘情于黛玉,而和寶釵、湘云“生分”了,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他認為寶釵和湘云“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得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尤其是寶釵一再規勸寶玉“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雖屢嘗閉門羹而仍喋喋不休。只有黛玉,從不對寶玉說“仕途經濟”和“光宗耀祖”之類的“混賬話”,終于使得寶玉對三人在態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在心理上有了親疏的區分,以這種思想認識為基礎,才有了“訴肺腑”的情節。
(解說:此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對寶黛愛情的專一真誠、成熟鞏固、純潔美好、生死不渝的思想基礎進行深入地把握。)
5.肺腑之言就是從內心吐露的真實之言,找出課文中二三處加以分析。
明確:
例①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例②“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分析:寶玉在黛玉面前放膽訴說一腔真情,既體恤痛惜著黛玉的病體,又焦灼期盼著黛玉對自己真情的明曉,感情分外地執著、真誠、純潔而美好。
(解說:此環節通過學生的品讀、分析,體會肺腑之言的內涵。)【自讀點撥】
為幫助學生把自讀引向深入,教師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撥。
1.試析寶黛愛情曲折發展的過程及敘寫這一過程的深刻思想意義。
明確:寶黛二人從“木石前盟”到一見面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從多次的口角到間接的試探,雖然寶玉生來“聰明靈慧”,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卻誰也不能領悟對方的深情實意,總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二人終由多次的小牾積聚成一次大沖突,直吵得一個“臉紅頭脹”,一個“手心冰涼”;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如何解開二人心頭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曲相通呢?似乎很難,其實也實在容易,寶玉的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當寶玉聽到湘云勸他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時,甚覺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于無意中聽得此言,不禁驚喜交集,本來想到因寶玉獲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們“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悄悄來到怡紅院,本出于對寶玉的極不放心,一聽寶玉此言,轉而對寶玉極為放心,引為知己。
作者讓二人這樣試探不行,那樣試探也不行,目的就是要突出這句話的分量,顯然不說“混賬話”是寶黛二人建立和鞏固愛情關系的基點。讓寶玉說這句話時黛玉不在場,目的就是要讓黛玉認為這是寶玉對自己的真正尊重,寶黛愛情發展至此趨于成熟穩定。
曹雪芹在對寶黛二人情感曲折發展的敘寫過程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即一要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礎,二要彼此互相尊重,這一愛情觀的形象化地展示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就其思想性質來說,又是屬于未來的。單就這一點,曹雪芹真不愧為思想的巨人,文學的大師。
2.真實自然又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
明確:本文描寫人物的手法主要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兩種手法對于塑造人物形象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話描寫學生很容易通過閱讀分析把握,這里主要說說心理描寫。
本文比較集中的心理描寫主要是在黛玉無意中聽到寶玉對自己稱揚不說“混賬話”一節,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黛玉在對愛情的追尋過程中,總是憂傷多于快樂,痛苦多于幸福。原因在哪里呢?不僅在于愛情的本性是排他的,愛情的痛苦也是最個人的,更主要的還在于她與寶玉的愛情乃是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互相聽到了內心召喚的回音,因而隨著愛情的步步深化,她越來越感到環境的勢利、險惡和前途命運的艱難、叵測。這一段“喜”“驚”“悲”“嘆”的心理描寫,不僅充分表現了黛玉細心多慮、多情善感,對真誠真心的寶玉的愛戀,也暗示了二人愛情發展的悲劇性結局。課文就是通過這段極具個性化的心理描寫塑造了林黛玉這一典型形象,其真實、自然、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古往今來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之心和同情傷感之淚!
(解說:此環節旨在將問題引向深入,使學生能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有更深的把握。
【自讀思考】
閱讀《紅樓夢》第29回的相關情節,回答下面的問題。
且說寶玉因見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飯也懶怠吃,不時來問。黛玉又怕他有個好歹,因說道:“你只管聽你的戲去罷,在家里做什么?"寶玉因昨日張道士提親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聽見黛玉如此說,心里因想道:“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怎連他也奚落起我來。"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煩惱加了百倍。要是別人跟前,斷不能動這肝火,只是黛玉說了這話,倒又比往日別人說這話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臉來,說道:“我白認得你了!罷了,罷了!"黛玉聽說,冷笑了兩聲道:“你白認得了嗎?我那里能夠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寶玉聽了,便走來,直問到臉上:“你這么說,是安心咒我天誅地滅!"黛玉一時解不過這話來。寶玉又道:“昨兒還為這個起了誓呢,今兒你到底兒又重我一句!我便‘天誅地滅’,你又有什么益處呢?"黛玉聞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話來。今日原是自己說錯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來,說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誅地滅’!……何苦來呢!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里生氣,來拿我煞性子。"原來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癡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那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癡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我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卻只用假意試探,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事。即如此刻,寶玉的心內想的是:“別人不知我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為我解煩惱,反來拿這個話堵噎我,可見我心里時刻有了你,你心里竟沒我了。"寶玉是這個意思,只口里說不出來。那黛玉心里想著:“你心里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不重人的?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了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而毫無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呢?可知你心里時時有這個‘金玉’,見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兒著急,安心哄我。”
那寶玉心中又想著:“我不管怎樣都好,只要你隨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罷,不知也罷,只由我的心,可見你方和我近,不和我遠。"黛玉心里又想著:“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丟開,只管同情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遠你了。”
1.這些文字主要寫什么?
2.選文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來刻畫寶黛二人?
【參考答案】
1.這段文字主要寫寶黛二人為明曉彼此的真心真意而互相試探終至誤會的內容。
2.采用的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對話描寫充分表現了二人因誤會而賭氣而使誤會更深的情景,心理描寫則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表現了二人心細如發、互相揣測、頓生誤會、備受煎熬的情形。
(解說:設計這個思考題,旨在使學生在擴展閱讀訓練中,進一步了解情節的發展變化,并更清晰地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發展的進程,加深對課文中人物描寫手法的理解。)
訴肺腑 篇8
【自讀導言】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而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又是全書的主干,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描寫最生動、表現最成功、意蘊最豐富、影響最深遠的愛情故事。
“郎才女貌”是我國古代戲曲、小說中常見的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模式,這種建筑在“憐才愛色”基礎上的愛情往往缺乏廣泛深刻的思想內涵;而《紅樓夢》中寶黛的愛情卻超越了世俗的功利性,表現為生活理想及自我實現意義上的志同道合,表現為不約而同地懷疑傳統人生所規約的道路和終極目的。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兩個叛逆者,在經歷了彼此的猜疑、擔心、試探、慪氣之后,終于互明真心、心心相印了。《訴肺腑》一文正是敘寫寶黛二人互明心跡的精彩片斷。
1.體會課文中肺腑之言的內涵,通過分析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的專一、真誠、純潔、美好,體會其間所蘊涵的廣泛而深刻的思想意義。
2.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
(解說:理解寶黛共同的思想基礎是體會文中肺腑之言的關鍵,導言先將寶黛愛情與古代才子佳人式的愛情做一簡要對比,可使學生定向地、高起點地把握寶黛愛情蘊涵的思想內核,同時也可使學生迅速有效地學習課文。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欣賞課文中個性化的語言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自讀程序】
1.本文節選的是《紅樓夢》第31、32回的有關情節,快速閱讀課文之后把握節選部分的主要情節。
明確:主要情節是湘云帶丫環翠縷來賈府,拾到寶玉不慎丟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來,尤其擔心金麒麟又引來“金玉良緣”之說,因此悄悄前來欲察二人之意,聽到寶玉在湘云、襲人面前對自己不避嫌疑的稱揚,心有所感;接著,寶玉向黛玉傾吐了積聚已久的肺腑之言。
(解說:分析小說,思想內容也好,人物形象也好,藝術特色也好,情節結構是不能跨越的,它是基礎,是依托。此環節意在使學生熟悉情節,為后面的分析、理解作先期的準備。)
2.節選的作品情節上有相對的完整性,我們在熟悉情節之后,再看看課文中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哪幾個?他們分別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作者是用怎樣的描寫手法來刻畫這幾個人物的?學生通過尋找、朗讀、討論的方式理解。
明確:
課文著力刻畫的人物有:寶玉、黛玉、湘云和襲人。
寶玉厭惡仕途,不愿與士大夫結交,蔑視封建道德倫理規范,熱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侶,具有強烈的叛逆性格。
黛玉執著于理想愛情的追求,她與寶玉心相通,志相同,盡管為得到專一的愛情整日以淚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內心仍蘊積著反抗的情緒,她被寶玉視為從來不講“混賬話”的知己。
湘云雖也曾勸說寶玉要熱心仕途,多結交官宦,講談經濟學問,但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又不及寶釵那樣深,她的言詞表現了她嬌憨活潑、開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襲人對寶玉的規勸及其對寶玉誤把她當黛玉而發出內心隱情的震驚,和后來她很快向王夫人發出寶玉有可能越出禮法之外的警告,都表明她是個馴服、忠心的女婢,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規范的立場。
作者運用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畫了這幾個藝術形象。
(解說: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使讀者看了對話,便好像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這種文學現象。文學作品中最能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質的語言就是個性化的語言。讓學生重點朗讀人物對話部分和心理描寫部分,仔細體味人物思想感情尤其是寶黛二人的思想感情,為理解肺腑之言的內涵作鋪墊。)
3.在把握了課文中著力刻畫的幾個人物之后,再來看看有一個人雖未出場,可湘云和襲人都對其發出由衷的贊揚,這個人又是誰呢?她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感情?
明確:寶釵。通過湘云與襲人之口,作者間接地刻畫了薛寶釵的形象。她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溫柔敦厚、豁達大度、隨分從時、很會做人的金陵閨秀。
4.寶玉向來是“心里有妹妹,但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又“連忙就走"。寶玉愛黛玉,但遇著溫柔豐韻的薛寶釵和爽朗灑脫的史湘云,卻又不能不眩目動情,感情確乎是曾經游移不定的,作者將黛玉、寶釵、湘云三人放在一個平面寫有什么深意呢?
明確:為了突出寶黛二人在人生道路上共同的叛逆意識,及二人逐日深化了的相知相戀的純真愛情。
黛玉、寶釵、湘云三人,論風姿,一個裊娜風流,公認有種病態美;一個鮮艷嫵媚,公認有種健康美;一個靈秀灑脫,公認有種天真美,都具備著“傾國傾城貌”。論才學,一個魁奪“菊花詩”;一個諷和“螃蟹詠”,譽稱絕唱;一個韻和“海棠詩”,壓倒群芳,都是錦心繡口、慧心靈氣。論門弟,一個是侯門之后;一個是皇商之家;一個是侯門之女,與賈府都是門當戶對。論親緣,都是寶玉的表姊妹,結成婚緣都是“親上加親”,三人都有資格成為寶玉的婚姻對象。
然而寶玉卻越來越鐘情于黛玉,而和寶釵、湘云“生分”了,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他認為寶釵和湘云“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得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尤其是寶釵一再規勸寶玉“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濟之道",雖屢嘗閉門羹而仍喋喋不休。只有黛玉,從不對寶玉說“仕途經濟”和“光宗耀祖”之類的“混賬話”,終于使得寶玉對三人在態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在心理上有了親疏的區分,以這種思想認識為基礎,才有了“訴肺腑”的情節。
(解說:此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對寶黛愛情的專一真誠、成熟鞏固、純潔美好、生死不渝的思想基礎進行深入地把握。)
5.肺腑之言就是從內心吐露的真實之言,找出課文中二三處加以分析。
明確:
例①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例②“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里,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夢里也忘不了你!”
分析:寶玉在黛玉面前放膽訴說一腔真情,既體恤痛惜著黛玉的病體,又焦灼期盼著黛玉對自己真情的明曉,感情分外地執著、真誠、純潔而美好。
(解說:此環節通過學生的品讀、分析,體會肺腑之言的內涵。)【自讀點撥】
為幫助學生把自讀引向深入,教師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點撥。
1.試析寶黛愛情曲折發展的過程及敘寫這一過程的深刻思想意義。
明確:寶黛二人從“木石前盟”到一見面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從多次的口角到間接的試探,雖然寶玉生來“聰明靈慧”,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卻誰也不能領悟對方的深情實意,總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二人終由多次的小牾積聚成一次大沖突,直吵得一個“臉紅頭脹”,一個“手心冰涼”;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如何解開二人心頭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曲相通呢?似乎很難,其實也實在容易,寶玉的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當寶玉聽到湘云勸他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時,甚覺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于無意中聽得此言,不禁驚喜交集,本來想到因寶玉獲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們“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悄悄來到怡紅院,本出于對寶玉的極不放心,一聽寶玉此言,轉而對寶玉極為放心,引為知己。
作者讓二人這樣試探不行,那樣試探也不行,目的就是要突出這句話的分量,顯然不說“混賬話”是寶黛二人建立和鞏固愛情關系的基點。讓寶玉說這句話時黛玉不在場,目的就是要讓黛玉認為這是寶玉對自己的真正尊重,寶黛愛情發展至此趨于成熟穩定。
曹雪芹在對寶黛二人情感曲折發展的敘寫過程中,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即一要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礎,二要彼此互相尊重,這一愛情觀的形象化地展示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就其思想性質來說,又是屬于未來的。單就這一點,曹雪芹真不愧為思想的巨人,文學的大師。
2.真實自然又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
明確:本文描寫人物的手法主要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兩種手法對于塑造人物形象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話描寫學生很容易通過閱讀分析把握,這里主要說說心理描寫。
本文比較集中的心理描寫主要是在黛玉無意中聽到寶玉對自己稱揚不說“混賬話”一節,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黛玉在對愛情的追尋過程中,總是憂傷多于快樂,痛苦多于幸福。原因在哪里呢?不僅在于愛情的本性是排他的,愛情的痛苦也是最個人的,更主要的還在于她與寶玉的愛情乃是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互相聽到了內心召喚的回音,因而隨著愛情的步步深化,她越來越感到環境的勢利、險惡和前途命運的艱難、叵測。這一段“喜”“驚”“悲”“嘆”的心理描寫,不僅充分表現了黛玉細心多慮、多情善感,對真誠真心的寶玉的愛戀,也暗示了二人愛情發展的悲劇性結局。課文就是通過這段極具個性化的心理描寫塑造了林黛玉這一典型形象,其真實、自然、貼切、細膩的心理描寫,古往今來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之心和同情傷感之淚!
(解說:此環節旨在將問題引向深入,使學生能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有更深的把握。
【自讀思考】
閱讀《紅樓夢》第29回的相關情節,回答下面的問題。
且說寶玉因見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飯也懶怠吃,不時來問。黛玉又怕他有個好歹,因說道:“你只管聽你的戲去罷,在家里做什么?"寶玉因昨日張道士提親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聽見黛玉如此說,心里因想道:“別人不知道我的心還可恕,怎連他也奚落起我來。"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煩惱加了百倍。要是別人跟前,斷不能動這肝火,只是黛玉說了這話,倒又比往日別人說這話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臉來,說道:“我白認得你了!罷了,罷了!"黛玉聽說,冷笑了兩聲道:“你白認得了嗎?我那里能夠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寶玉聽了,便走來,直問到臉上:“你這么說,是安心咒我天誅地滅!"黛玉一時解不過這話來。寶玉又道:“昨兒還為這個起了誓呢,今兒你到底兒又重我一句!我便‘天誅地滅’,你又有什么益處呢?"黛玉聞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話來。今日原是自己說錯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來,說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誅地滅’!……何苦來呢!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里生氣,來拿我煞性子。"原來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癡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那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癡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我也將真心真意瞞起來,卻只用假意試探,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事。即如此刻,寶玉的心內想的是:“別人不知我的心,還可恕,難道你就不想我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為我解煩惱,反來拿這個話堵噎我,可見我心里時刻有了你,你心里竟沒我了。"寶玉是這個意思,只口里說不出來。那黛玉心里想著:“你心里自然有我,雖有‘金玉相對’之說,你豈是重這邪說不重人的?我就時常提這‘金玉’,你只管了然無聞的,方見的是待我重,而毫無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著急呢?可知你心里時時有這個‘金玉’,見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兒著急,安心哄我。”
那寶玉心中又想著:“我不管怎樣都好,只要你隨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你知也罷,不知也罷,只由我的心,可見你方和我近,不和我遠。"黛玉心里又想著:“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你要把自己丟開,只管同情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遠你了。”
1.這些文字主要寫什么?
2.選文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來刻畫寶黛二人?
【參考答案】
1.這段文字主要寫寶黛二人為明曉彼此的真心真意而互相試探終至誤會的內容。
2.采用的是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對話描寫充分表現了二人因誤會而賭氣而使誤會更深的情景,心理描寫則如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表現了二人心細如發、互相揣測、頓生誤會、備受煎熬的情形。
(解說:設計這個思考題,旨在使學生在擴展閱讀訓練中,進一步了解情節的發展變化,并更清晰地把握寶黛二人愛情發展的進程,加深對課文中人物描寫手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