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環境與整訓會發言稿
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分析,綜觀我市經濟發展環境和機關工作作風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是改革不到位,發展不夠,思想解放不夠,責任追究不力所致。其一,改革不到位是發生這些問題的體制根源。機構臃腫,冗員過多,人浮于事。據市編辦統計,目前,市共有各級各類事業單位636個,人員多達25452人,這些單位中,有財政全額預算的也有差額預算的還有自收自支的如此龐大的機構和眾多的財政供養人員肯定導致財政供養壓力大,造成一些部門為養人而不得不想千方設百計去收費,損害了投資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其次,發展不夠是發生這些問題的經濟根源。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有限的財力無法保證正常運轉,主糧”缺乏,只有爭吃“雜糧”大家各顯神通,紛紛到企業、基層伸手,引發出一系列不規范行為。其三,思想解放不夠是發生這些問題的思想根源。小農經濟意識比較濃厚,市場經濟意識比較淡薄;條條框框的意識濃,變通操持的意識差;部門意識濃,全局意識差;等靠要的意識濃,改革創新的意識差;權力”意識濃,服務的意識差。其四,責任追究不力也是導致投資環境不優的重要原因。由于對破壞經濟發展環境行為的人和事處置力度不大,發生不了強大的震懾力,致使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行為時有發生。
經濟環境和機關作風不優,由此可見。仍然是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全市經濟建設必需高度重視的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
市的綜合實力排名逐年后移,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1985年以前我原荊州地區所屬縣市中一直是老大”經濟總量逾越仙桃。1986年以后。經濟發展明顯慢于仙桃、潛江。XX年,市的人均gdp全省73個縣市區中居第28位,仙桃居第15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居第12位,仙桃居第2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僅占仙桃的61.5%潛江的33.0%規模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僅占仙桃的48.1%潛江的48.7%用電量僅占仙桃的62.1%潛江的78.2%究其原因,固然有交通瓶頸、資源匱乏的制約,但這不是根本性的問題,根本性的原因是經濟環境差所致。必需清醒地認識到目前的財力非常有限,政府及一些部門、鄉鎮的運轉都比較困難,隨著農業稅的逐步取消,如果工業上不來,困難將會繼續加劇。要改變這種現狀,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招商引資,招商引資的關鍵是改善環境,改進作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環境的競爭上,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好就是最好的廣告,最好的招牌,各種生產要素往往不引自來。環境不優、形象不好,資本、項目、人才就難以引進,久而久之,將會被越甩越遠,日子會更加艱難。
增強憂患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上來,統一到經濟發展環境和機關工作作風對發展的重大影響上來,真正把優化經濟環境、轉變工作作風作為重塑形象,加快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因此,全市上下務必堅持清醒頭腦。
二、硬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目標。扎扎實實開展整治經濟環境和整頓機關工作作風的整訓。
重塑形象。通過整治經濟環境,這次集中整頓經濟發展環境和整頓機關作風的要求和工作目標是整治“四亂”解決“四難”規范執法。努力實現五個方面的目標,即:基本杜絕“四亂”行為的發生;規范收費行為,降低收費規范,使行政事業性收費的規范控制在周邊縣市的水平以下;規范執法行為,糾正執法不公;完成“三清”推動市直事業單位和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投資環境”良好氛圍。通過整頓機關作風,努力達到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能貫徹落實,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疏通;市委、市政府專題辦公會意見以及處置的信訪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項項能落實;基本無“四難”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