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副局長在統計工作會議結束時的講話
三要強化執行質量。統計部門工作執行的好壞最終反映在數據質量的高低上,所以,提高數據質量是強化執行的最終目標。對于提高數據質量,我們除了要從管理體制、制度建設、執法力度、考核機制、社會監督等方面做好工作外,還要多從自身找原因。一要經?匆豢醋陨淼乃枷胗^念能否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二要經?匆豢丛O計和操作的統計指標和調查方法是否適應新的形勢;三要經?匆豢撮_展的統計調查是否嚴格按照制度方案一絲不茍地組織實施;四要經?匆豢唇y計數據的審核把關是否嚴密;五要經常看一看統計執法檢查是否到位。大家要以對黨、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堅持實事求是,提高數據質量,以此提高全省統計工作的執行質量。
四要強化執行的高效性。提升執行力,不僅要做,更要高效地做。各級統計部門,特別是領導同志要視效率為生命,養成雷厲風行、只爭朝夕的作風,應該解決的問題要馬上辦,上級安排部署的工作要主動辦,職權范圍內能辦到的事要迅速辦,重點難點問題要想辦法,創造條件變通辦,真正做到環環緊扣、層層推進,把各項工作推向深入、執行到位。以到邊到位的工作力度,促進新時期統計事業的高效發展。
三、充分發揮統計部門的服務職能
服務是統計工作的永恒主題,也是統計工作存在的先決條件和價值所在。在當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進程中,要緊扣“統計服務”這個主題,想問題、辦事情、做工作都要圍繞這個主題來進行。各級統計部門要把為黨政領導和社會公眾提供優質服務提高到統計工作的“靈魂”、“主旋律”,作為統計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充分將履行統計職能與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相結合,不斷在服務內容、服務形式、服務手段和服務實效上再上新臺階,使我們的統計工作在服務中求發展、創作為、謀地位,實現統計工作“有為”與“有位”的統一。
圍繞增強服務意識,要著力搞好“三個轉變”:一是在服務對象上,要從為黨政領導服務為主向為黨政領導服務與為社會公眾服務并重的方向轉變。黨政領導對統計信息咨詢的需求,是統計工作的著力點。同時,統計信息資源是公共產品,把公共產品積極地奉獻給社會,為社會公眾提供統計咨詢服務,也是統計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二是在服務內容上,要從提供一般性的信息服務向提供適需對路的精品服務轉變。依據規劃要求,要重視社會、經濟、民生、科技、環境等方面的統計。要抓住經濟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經濟增長、結構調整、農業和農民增收、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高新技術產業、社會生態、啟動消費市場等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三是在服務重點上,要從搞總量平衡、反映產值指標為主,轉到反映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上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繼續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是整個時期經濟發展的主線。統計部門不但要注重反映國民經濟的數量,更要注重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的質量,要充分反映、深入分析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方面的情況信息。四是在服務方式上,要從傳統數字服務向深加工、多層次的現代綜合服務轉變。同時,統計服務方式要生動活潑,形式要靈活多樣,要增加科技含量,要有統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