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向視頻會議上的講話稿
組織形式:各省教育廳局組織專家對省以下的分校教學點進行評估,教育部在評估中央電大的時候要抽查一些省級電大;中央電大對省級電大評估時,也要抽查分校教學點的情況。省教育廳在8月24日到江西參加會議,初步定于XX年3-5月對分校和教學點進行評估
方式:實地考察、專項檢查相結合,線上、線下結合,有面對面的,也有網上的。專家先在網上看情況,然后在組織實地考察。由下而上,先評教學點、然后省電大,最后中央電大。擬由省教育廳組織專家組,對沈陽電大和省電大的教學點進行評估,大連電大自行組織。
時間緊、任務重,在前段工作的基礎上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從省電大來講,學校領導班子非常重視評估工作,我們成立了督評辦和學習支持服務中心,調整了教學處和教務處的工作職能,開通了雙向視頻教學系統,開了幾次評估工作會,成立了評估專家組,認真作了指標體系的分解,任務分層次落實到校長、部門和人員。省校的整改意見已經形成了文件,黨委書記座談會上已發給大家,供大家學習參考。認真學習教高廳~{20號}文件。首先是學校領導班子好好學習學習。學習的目的是要統一思想認識,學習是前提,弄清楚這次評估的任務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考核的重點是什么;認真制定總結性評估實施方案和整改方案。省校已經制訂了工作實施方案和整改方案,各部門正在按方案進行整改。
對照薄弱環節,切實整改:抓住中期評估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特別是結合總結評估的核心指標、重點指標,從薄弱環節進行整改,我省電大試點工作應該說是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也確實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比如說定位問題、隊伍問題、教學模式問題、資源配置和利用問題、支持服務問題、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監控問題、實踐基地建設和教學問題、素質教育問題等等。
關于評估指標和標準內涵有關的說明:
關于評估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評估一、二級指標:一級指標:ⅰ-1指導思想;ⅰ-2教學點建設與運行;ⅰ-3隊伍建設;ⅰ-4教學設施的完善與使用;ⅰ-5教學資源的應用與建設;ⅰ-6教學改革;ⅰ-7教學管理模式改革;ⅰ-8教育教學效果。二級指標:ⅱ-1試點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ⅱ-2深化試點的改革思路;ⅱ-3教學點的設置;ⅱ-4教學點的運行;ⅱ-5人員配置與結構;ⅱ-6隊伍建設規劃與實施;ⅱ-7教學設施的建設與功能完善;ⅱ-8教學設施的使用和效果;ⅱ-9多種媒體資源的配置與建設;ⅱ-10教學資源的應用;ⅱ-11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及成果;ⅱ-12實踐教學;ⅱ-13素質教育;ⅱ-14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及成果;ⅱ-15教學過程質量保證;ⅱ-16教學支持服務;ⅱ-17教學質量;ⅱ-18畢業生與社會的評價
指標體系總體介紹:設定8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其中有8個核心指標);39個觀測點。每個觀測點有不同的權重,給出相應的評估標準。結論分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標準只給出合格和優秀兩個等級的標準。優秀標準是在滿足合格標準基礎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市及以下電大只有合格和不合格2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