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演講
所謂深刻,即演講的主題必須具有普遍而深刻的教育意義。無論是講人、敘事、論理,都不能停留在表面現象上,而應該挖掘出事物的本質,把握事物的個性。這是演講者對事物認識的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想“飛躍”的過程。我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主題就具有強烈的共性,就會深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主題就會具有鮮明的“個性”,就會“新穎”。有的演講者不是從事物的內部規律完整地去認識,也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只是在演講中喊幾句空洞的口號,就以為主題深刻了。這其實是一種幼稚可笑的想法,就象一個稻草人戴頂帽一樣滑稽可笑。只有不停留于表面現象的,挖掘出具有深刻意義的主題來,演講才具有教育作用。
3.確定題目。演講不能沒有題目。確定演講的題目,是演講者給全篇演講樹起一一面旗幟,它不僅與演講的形式有關,更重要的是與演講的內容、風格、情調有直接關系。內容決定了題目,而題目則鮮明地顯露出內容的特點。一個新穎、生動、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題目,不僅能在演講前給人急欲一聽的強烈愿望,而且在演講結束之后,同其內容一樣,給人留下永久的記憶,甚至成為一個警句而廣為流傳。
所以,訓練有素的演講者,都是很重視演講題目的確定的。當代著名演講家李燕杰根據自己演講的體驗,給題目的選擇定了四條原則:1文題相符;2大小適度;3遣詞得體;4合乎身份。他認為好的題目是很難確定的,只有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推敲,才有為自己的演講找到一個美好、生動、有力而又適度的題目。李燕杰的演講,有的題目思辯性強,啟迪聽眾的涫思,如《江青為什么喜歡<紅與黑>、<基督山思仇記>、<紅字>、<簡·愛>等五本小說?》、《德才學識與真善美》;有的題目熱情洋溢,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如《青年是我師,我是青年友》;有的題目豪情滿懷,激勵斗志,給聽眾以積極向上的力量,如《迎接時代的挑戰》、《祖國兒女在為中華騰飛而拼搏》;有的題目新穎別致,引人入勝,如《愛情美學》等等,值得學習借鑒。
--------------------------------------------------------------------------------
演 講 的 題 目
作者:邵守義
什么是演講的題目?說白了,就是一篇演講的名字。也可稱為標題、題名、名稱。
演講的題目是一篇演講稿有機的組成部分。它與演講的內容、風格、語調有直接關系。內容決定了題目,題目則鮮明地表現內容的特點。
一個新穎、生動、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題目有以下三個作用。第一,具有概括性。它把演講的主題、內容、目的全面地反映出來。如毛澤東的《反對黨八股》、《為人民服務》等演講題目,一講出來就讓人明白內容和主題。第二,具有指向性。題目一講出來,聽眾就知道你要講的是哪方面問題,是政治性的、學術性的還是倫理道德的。第三,具有選擇性。題目能在未講之前就告訴聽從你要講什么。聽眾可以據此進行選擇聽或不聽。
那么,應該根據哪些標準來選擇題目呢?
標準之一,演講的題目應能揭示主題。如,曲嘯的演講題目《心底無私天地寬》,一聽就知道演講的中心思想和主題是什么。
標準之二,演講的題目應能提出問題。如,魯迅的演講題目《娜拉走后怎樣》、《未有天才之前》等,聽眾聽講就可以一種濃厚興趣進行思考,聽時自然就容易理解。
標準之三,演講的題目應能劃定范圍。如《大學生的任務》、《美術略論》這樣的演講題目,聽眾聽后就可知道演講的內容、范圍及涉及的具體問題,以選擇聽還是不聽。
當然,要選擇一個好的題目,除了按上述三條標準外,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題目要有積極性。即要選擇那些光明、美好、有建設性的題目,使聽眾一聽就有無限希望。如《自學可以成才》這樣的題目,就可鼓舞聽眾充滿信心地走自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