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演講
1962年,82歲高齡的麥克阿瑟回到母!鼽c軍校。一草一木,令他眷戀不已,浮想聯翩,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時光。在授勛儀式上,他即席發表演講,他這樣開的頭:
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館的時候,看門人問道:“將軍,你上哪兒去?”一聽說我到西點時,他說:“那可是個好地方,您從前去過嗎?”
這個故事情節極為簡單,敘述也樸實無華,但飽含的感情卻是深沉的、豐富的。既說明了西點軍校在人們心中非同尋常的地位,從而喚起聽眾強烈的自豪感,也表達了麥克阿瑟深深的眷戀之情。接著,麥克阿瑟不露痕跡地過渡到“責任——榮譽——國家”這個主題上來,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李燕杰在《愛情與美》的演講中這樣開場:“我不是研究愛情的,為什么會想到要講這么一個題目呢?”然后講了一個故事:北京一家公司的團委書記再三邀請李老師去演講,并掏出幾張紙,上面列著公司所屬工廠一批自殺者的名單,其中大多數是因戀愛問題處理不好而走上絕路的!八裕矣X得很有必要與大家談談這方面的問題!边@個故事一下子把聽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他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五、制造懸念 激發興趣 人們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慮,非得探明究竟不可。為了激發起聽眾的強烈興趣,可以使用懸念手法。在開場白中制造懸念,往往會收到奇效。
黨的早期革命家彭湃當年在海陸豐從事農民工作,一次到鄉場上準備向農民發表演講。怎樣才能吸引來去匆匆的農民呢?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站在一棵大榕樹下,突然高聲大喊:“老虎來啦!老虎來啦!”人們信以為真,紛紛逃散。過了一會,才發現虛驚一場,于是都圍上來責怪他。彭湃說:“對不起,讓大家受驚了。可我并沒有神經病,那些官僚地主、土豪劣紳難道不是吃人的老虎嗎?”接著,向大家宣講革命道理。這次演講后,該地的農運工作很快就開展起來。
制造懸念不是故弄玄虛,既不能頻頻使用,也不能懸而不解。在適當的時候應解開懸念,使聽眾的好奇心得到滿足,而且也使前后內容互相照應,結構渾然一體。比如,有位教師舉辦講座,這時會場秩序比較混亂,學生對講座不感興趣,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完后他說:“這是一首有名的唐詩,廣為流傳,又選進了中學課本。大家都說寫得好,我卻認為它有點問題。問題在哪里呢?等會兒我們再談。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讀書與質疑》……”這時全場鴉雀無聲,學生的胃口被吊了起來。演講即將結束,老師說:“這首詩問題在哪里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怎么看得見雁飛?既是嚴寒季節,北方哪有大雁?……”這樣首尾呼應,能加深聽眾印象,強化演講內容,令人回味無窮。
--------------------------------------------------------------------------------
演講觀點表述的幾種新方法
只有創造之花才有永開不敗的美麗,觀點表述的創新是演講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創新思維的方法,提出新穎而富有吸引力的觀點,是演講者水平和實力的真正體現。觀點是演講的靈魂,“喜新厭舊”是聽眾的普遍心理,因而追求觀點表述的創新是演講者的重要任務。創新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們熟練地掌握一些創新思維的方法,就能在演講實踐中提出新穎而富有吸引力的觀點,從而使我們的演講更為聽眾所喜聞樂見。以下五種方法可供參考:
1.老話新說
同一個正確的觀點,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說法是聽眾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講者一味地外甥打燈籠——照舊,照本宣科,老話連篇,就會使聽眾興味索然。在市場經濟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同一種商品,換上新的包裝之后,就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并能激起顧客更強的購買欲望。同樣,在演講中,把老觀點巧妙地“包裝”一下,也是觀點出新的常用方法。如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曾在演講中說:聯想集團培養人的第一個方法叫做“縫鞋墊”與“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養一個戰略型人才和培養一個優秀的裁縫有相同的道理,我們不能一開始就給他一塊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應該讓他從縫鞋墊做起,鞋墊做好了再做短褲,然后再做一般的褲子、襯衣,最后,才是做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