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干部作風建設大會上的講話
(三)持續優化發展環境。發展環境既是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反映一個地方干部作風狀況的“晴雨表”,它有兩個特征:一個是見效快,一抓就見效,大抓大見效;一個是易反彈,稍一松懈就可能回潮,必須作為一項長期任務、經常性工作,一天也不放松地抓。分析近年來基層和群眾的投訴,焦點還在“懶貪亂霸”這幾個方面。今年優化發展環境的重點,要繼續突出治懶、治貪、治亂、治霸。“治懶”,就是解決效能低下、懶政怠政的問題。必須認識到,利用職權貪污受賄是一種腐敗,但身在其位不謀其政、拿著人民的俸祿不干事,也是一種腐敗。這種懶官和貪官一樣,會對事業造成嚴重的損害。干部是“懶”還是“勤”,不只是一個效率問題,它直接關系政風民心。加強作風建設,必須既治貪官,又治懶官。要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一次告知制等各項制度,加強對履職效能情況的監督檢查。要圍繞獎勤罰懶,建立完善效能管理和行政問責制度,對不作為、不盡職和失職瀆職行為予以嚴肅追究。“治貪”,就是解決政策梗阻、吃拿卡要的問題。要對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一一梳理,進行“回頭看”,看一看落實情況到底怎樣,落實不好的,查找一下卡在哪里,誰應該負責。要公開辦事程序和條件,狠剎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歪風邪氣,今年要在治理這一頑癥上,抓幾個反面典型。“治亂”,就是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三亂”的問題。市投訴中心去年接到的投訴案件中,反映“三亂”問題的仍然比較集中。“三亂”是一種極其惡劣的消極腐敗現象,與巧取豪奪、攔路搶劫沒有什么本質區別。要嚴查“三亂”背后的腐敗問題,看看錢到哪里去了、花在了誰身上。這里重申:任何單位不準下達罰款收費指標,不準把罰款收費與個人利益掛鉤,不準以所謂自愿名義到企業和服務單位索要贊助、報銷費用、借用物資車輛。要嚴格執行罰沒收支“兩條線”制度,不準以收定支,變相搞多罰多花。要進一步深化“一費制”改革,凡能納入“一費制”的企業和項目全部納入。要嚴格控制到基層和企業檢查,凡未履行行政許可和批準手續的檢查行為,除事關安全的緊急情況外,一律視為亂檢查。對確需檢查的,要依法進行,按程序報批,不準接受企業、基層的宴請和禮品。據統計,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這兩個月的時間內,除市委、市政府統一組織、批準實施的幾項考核外,到縣市區進行的其他檢查評比考核高達100多項,個別市直部門的多個科室到縣市區搞“輪番轟炸”,有的甚至公然以接待規格來衡量考核等次。這次會后要立即著手,集中對收費、罰款、檢查評比考核項目進行一次專項清理,該取消的徹底取消,該規范的嚴格規范,能合并的堅決合并,對頂風而上亂收亂罰亂查亂評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僅要解決事,而且要處理人,還要追究單位一把手的責任。“治霸”,就是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強裝強卸的行為。對各類村霸、路霸、建筑霸要重拳出擊,對那些欺生排外、向投資者敲詐勒索的決不手軟,對黑惡勢力要露頭就打、鐵腕整治,抓一批反面典型,進行公開處理。任何部門單位和機關干部,決不允許利用職權插手工程招投標、土地招拍掛、推銷物資商品等微觀經濟活動,牟取個人私利。對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個別黨政干部、政法干警、執法人員,一律嚴懲不貸,努力創造清明和諧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