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育中困難生轉化的對策研究分析
臨近畢業了,大家的論文寫好了嗎,下文是初中生物教育中困難生轉化的對策研究,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第一章緒論
1.學困生的定義與特征
學困生通常智力正常,但非智力因素造成了他們學習困難,導致他們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同年級學生。
關于學困生的確定: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哪門學科成績不合格即為哪科學困生·
學困生很容易被當作低智商者,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學困生的智商平均居于中上。學困生中很多人與一般學生相比,都有一些突出的缺點。他們通常認識能力比較低,習慣不良,學習成績較差,逞能好強,哥們義氣嚴重,極易受誘惑,常做出一些傻事。同時,學困生的心態比較復雜,情感起伏不定,自尊心很強,很少得到別人的尊重,往往表現出膽怯和自卑。部分學困生性格孤僻冷漠、自由散漫、沖動暴力、意志薄弱、逆反心理嚴重。
學困生缺乏學習熱情,常自我否定,認知水平較低,常有巨大的自我實現落差,嚴重的依賴心理;在思維方面,再認能力、遷移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差,思維水平較低;在學業上表現為學習成績落后、學科的分化嚴重。
學困生學習習慣不良,情感起伏波動大,學習成績較差。哥們義氣嚴重,逞能好強,等等,他們極易受誘惑,常作出一些傻事。同時,差生的心態比較復雜,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卻由于很少得到別人的尊重,又往往內心藏著膽怯和自卑,但又表現得外表強悍。部分學生性格表現為自由散漫、意志薄弱、逆反心理嚴重、沖動暴力、孤僻冷漠。
“學困生”在行為表現上常會出現紀律觀念淡薄、嚴重厭學等現象;在心理上表現為嚴重的依賴心理,常有巨大的自我實現落差,意志較脆弱,情感淡漠;在思維方面,再認能力、遷移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差,思維水平較低;在學業上表現為學習成績落后、學科的分化嚴重。
學困生的外在表現為學習態度消極。學習過程非常被動,作業馬虎,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發呆,幾乎不參與學習活動。知識學習本是一個人心理內化的過程,而一個對學習失去興趣,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失去自信心的學生,又怎能真正學好功課呢?所以,克服學困生消極學習態度的出發點,是要為學困生提供和創造能夠取得成功的情境與機會,使他們通過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興趣,樹立起積極的學習信心,進而對學習有正確的態度。在有了較為端正的學習態度后,關鍵在于解決學困生內在的原因,克服學困生的思維缺陷。實際上,學困生思維的缺陷,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與學困生的學習心態和學校教育教學方法有關。
2.造成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
一般來說,“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兩類:一類屬智力因素;另一類屬非智力(環境)因素。
第一類“學困生”與一般學生相比,在心理上表現出以下幾點:1、心智年齡低導致學習能力低,思維能力低,有時也懶得去思考。觀察、聯想能力比較低。他們觀察事物無目的,不過腦子,也缺乏分析、比較、歸納能力,因而感知的是事物局部的、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2、記憶能力較低,有的甚至低到讓人難以置信。就拿我曾經輔導過的一個學生為例,她甚至一次只能記憶大約10來個字吧。他們常常是錯誤百出、急于就成且忘得快。他們要記憶一個材料,多半采用機械記憶,但又舍不得花時間和下功夫,且不使用記憶策略,因而事倍功半,再加上新的記憶任務的出現,包袱越背越重。3、技能較低。由于他們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基本概念理解不清,平常動手少,加上知識閱歷淺和生活經驗少,因此技能較差,表現為完成作業的速度慢,做作業時常機械模仿甚至抄襲,缺乏技巧,不善于應變。4,缺乏信心和勇氣。這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比一般學生多得多,重重困難使他們的學習信心和興趣不足。少數學生,尤其是性格較懦弱的小女生,由于成績上不去,可能不免受到部分師生乃至家長的冷遇,他們往往有自卑感,因而性格內向,少言寡語,在班級上幾乎沒有朋友,沒有交際活動,處于封閉狀態。第二類“學困生”主要受社會、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影響,他們往往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沒有興趣,學習心不在焉,學習怕苦、怕累,學習不刻苦努力,對學習成績無所謂。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父母、祖父母過于溺愛。現在的夫婦大都只有一個子女,父母愛子如命,過于嬌慣,使子女缺乏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旦離開父母,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學習上表現為沒有主動性,對待困難更是望而卻步,學習成績低下也就可想而知。2、父母不良行為的影響。家長經常吵嘴,經常酗酒滋事;或以賭博為業;甚至觸犯法律。這些不良行為無疑對孩子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有的孩子盲目效仿,不務正業,行為放蕩,根本無心學習。3、啟蒙教育和早期管理放松。家長忙于工作,無暇對孩子進行早期管理,使得孩子從小就沒有是非觀念及好壞界限。4,父母離異的影響。由于父母婚姻變故,如果處理不好與子女的關系會造成孩子自卑、孤獨、膽怯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