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字畢業論文:研究生收費政策
研究生收費政策就是研究生在讀的教育階段, 取消公費和自費,實現所有研究生全部交納學費上學。從2017年開始,哈爾濱工業大學等3所高等學校率先開始試點;2017年,實行培養機制改革的高等學校增加至17所;2017年,改革推廣到47所設置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2017年,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推廣到全部中央部委屬院校,同時鼓勵各省市自治區選擇省屬高等學校開展改革試點工作。雖然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公費自費雙軌制和收費制并存,但對研究生招生實行全面收費已經成為當前研究生收費制度改革的主要趨勢。
1研究生收費政策的利益群體分析
利益群體就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礎上,試圖參與政治過程以實現其共同利益的團體。他們的一個共性就是試圖通過影響與自身有關的公共政策來提高或促進群體內共同的利益。我國的利益群體通常會通過各種合法的渠道以“ 接近” 政府, 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和意愿, 從而使得其關注的社會問題成為政策問題。依據利益群體的概念, 碩士研究生收費政策中所涉及的利益群體可分為:
(1)以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為代表的政府職能部門群體,他們是大力支持研究生收費政策,原因有:國家在教育方面的資金不足;研究生教育是高回報教育;按照成本分擔的原則,研究生需要交納學費。
(2)以學校及研究生院部為代表的群體,他們也支持收費政策,一方面因為經費不足,一方面是因為在“國家供給制”下對研究生的教育改革難以進行,研究生嚴進寬出,讀書缺乏壓力,而學校只能從思想上加以教育,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3)研究生群體,從經濟學上來說,他們顯然是不愿或不贊成收費政策的;但是由于研究生教育管理滯后,他們得不到期望的教育,從這方面看,他們并不排斥或對抗收費政策。
2收費政策對研究生群體的影響
研究生群體是研究生收費政策的直接影響者,可以大致分為在讀研究生群體和潛在研究生群體。本文分別通過訪談和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統計分析了收費政策對他們的影響。
2.1公費自費雙軌制和收費制下在讀研究生學習狀態比較
從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雙軌制下研究生的學習狀態明顯不如收費制下研究生的學習狀態。雙軌制下,無論是公費自費,一入學就已定性,而且獎助金項目少之又少,學生無明顯的壓力和驅動力。我國現行免費教育的特點是嚴進寬出, 學生一旦人學, 就像進人了保險箱, 混一個學位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在校期間的學習主要靠自律,缺乏外在的壓力和其他方面的激勵,不能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不利于研究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在訪談中發現,大多數學生不滿意于目前的管理制度,認為需要相應的改革,也理解收費政策,但談到收費制從自身實施,則表示不能接受。
在實行研究生收費制度的學校里, 學生交費上學,可以彌補研究生教育經費投人的不足。學校可以利用學費設置較多的獎助金項目,通過建立合理的競爭機制,使研究生的學習有壓力有動力。這樣不僅促進他們的平日學習,也促使他們將精力更多的投入到科研中去,增強了辦學活力, 減少了學校對研究生管理的困難,也提高辦學效益和研究生培養質量,有利于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進行。
2.2收費政策對潛在研究生群體的影響
本次對預備考研的潛在研究生群體做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問卷53份。問卷統計結果如下: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發現,作為收費政策的目標團體,大多數研究生是贊成此政策的,這意味著他們的服從程度是較高的。實行收費后,有75%的人會選擇繼續考研,但25%的人會放棄考研,值得注意的是有19%的是因為負擔太重,而其中15%的人來自農村。在學生選擇報考學校和報考專業方面,是否公費影響很大,在收費政策的不斷推行中,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學校和冷門專業招生困難。在可以承擔的學費額度方面,大部分學生選擇了6000-7500元,而目前在實行收費制的學校中,許多學校每年的學費額度都在6000-7500元之間,可以看出,這個收費標準大體上是符合學生家庭的消費能力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仍是少數弱勢群體,28%的人承受不了這樣的高額學費,他們很有可能將失去入學機會,或是選擇收費低廉的專業和學校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