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學工會工作總結
XX年7月5日四屆七次教代會上各位校長、各處室主任分別進行了述職,教代會對校長隊伍和個人分別進行評議;還專門請體改委王主任介紹常州市、武進區企業改制情況,區教育局校工辦賈主任介紹校辦企業改制要求,主辦會計蔣滌生主任就我校校辦企業的情況向各位代表作了匯報。張校長作了《關于提高我校課時津貼的情況匯報》,鄒校長作《弘揚傳統 搶抓機遇 銳意開拓 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學校 省前中----XX年年學校發展規劃》(討論稿)的說明。全體教代會代表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同時建立了教代會代表組長會議制度,閉會期間經常組織教代會組長召開座談會,聽取他們對提高課時津貼、對進行校級特級教師和特級教師后備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現在在省前中遇到與教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時一定要聽取教代會組長和代表的意見,這已經形成了一種規范。
建立教育收費管理制
度,落實教育收費公示。每學期升學收費前,將收費項目、標準、收費依據公布于眾,使學生和家長了解情況,增強收費透明度。嚴格執行教育收費報批制度。如要調整住宿費收費標準,先報區物價局審批,在批準后才予以調整收費標準。規范招生收費管理,堅決執行省教育廳關于高中招生“三限”政策和市、區教育局“關于規范招生收費的意見”的精神辦事,按招生錄取名單、按標準收費。嚴格執行收費政策和規定情況,堅持按收費許可證規定的收費項目標準收取。對代辦費的管理,我校堅決按《武進區中小學代辦費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堅持期初預收,期末結算。按規定支出范圍列支,分班級分項結算。學期結束以書面形式向學生公布、核對,多退少不補。我校每年都被教育局評為“規范收費先進學校”。
進一步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行政干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廉政建設,切實加強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自覺遵守《武進市學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定》和我校制訂的實施細則。學校在評選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時,總是進行全校宣傳并征求全體老師的意見;4月份召開了評選省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省先進集體的會議,并將初評結果在全校公示,征求全體師生的意見;9月初召開了由教研組長、教代會組長、各處室主任參加的聯席會議,進行差額投票,推選省、市、縣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的候選人,并將選舉結果在全校公示,征求全體師生的意見;6月初、12月底分別進行由全體學生民主評議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活動,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書面意見,并用無記名的形式對教師進行打分,工會及時做好匯總工作并如實向學校反映評議的情況,使廣大教師能及時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
三、依法維護師生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為了保證廣大教職工的正當權益,促進教師的迅速成長,學校十分重視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繼續深入實施好“青藍工程”,今年又有二十多對師徒開展了師徒結對活動。青年教師的教育和培養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師傅一方悉心指導,從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等作具體的傳承。同時要求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參加競賽測試、階段性質量評估測試和高考測試;在學校內部開展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分批舉行青年教師教學比武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努力成為武進市、常州市的“青年骨干教師”和特級教師后備人才;在學校對外舉行的大型公開課活動中,積極鼓勵青年教師進行教學創新。學校對青年教師壓擔子,實施“六一”工程,即每年上一節成功的公開課,學習一個教育名家,進行一個課題研究,苦練一項教學基本功,發表一篇教學論文,每學期潛心鉆研一本教育專著。扎實開展“名師工程”,制訂名師工程的實施方案,選拔好特級教師、省市“學科帶頭人”的后備人員,并進行有計劃的培訓,從職業道德、課堂教學、課題研究、論文寫作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學校努力創造條件讓部分教師繼續學習、深造,如選派教師出國培訓和參加省骨干教師班培訓、研究生班學習等;邀請專家教授來校講學,把教育前沿的先進理念、教育科研方法和教育政策及時傳授給廣大教師。工會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個人的活動,同時工會積極開展向教師個人送書的活動,得到了全體教師的一致好評。在省前中優良校風的熏陶下,青年教師形成了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他們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都提高得很快。學校全面實施“暖心工程”與“健康工程”,關心教師的生活,提高福利待遇。學校每年都為教師外出旅游活動作好服務工作,定期舉行教職工的籃球、排球、接力、乒乓等體育比賽,每星期都舉行教職工卡拉ok晚會。今年12月份在武進新苑賓館為語文組的六對新人舉行了集體婚禮,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年新分配的雙職工教師已經住進面積有130多平方米的教師公寓。
今年與退教協合作又編印了《生命與健康》兩本手冊并發至每位教師的手中,使廣大教職工樹立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增強教師的身體素質,從而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關心女教職工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在“三八”婦女節組織女教職工外出參觀并舉行聯歡活動;工會積極關心新引進的外地老師,及時向校行政反映并幫助他們解決新引進老師在生活、工作中所碰到的困難,使他們安心在省前中工作,為武進教育事業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