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總工會2010年工作總結及2011年工作要點
隨著我區經濟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新的社會階層出現,工人階級隊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知識分子作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作用更加突出,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社會中介組織從業人員大量增加,大批進城務工人員成為工人階級的新成員,就業方式靈活多樣,許多人員的職業身份經常變動。最大限度地把這些人員組織起來,發展成為工人階級的一份子,是工會面臨的艱巨任務和重要政治責任,也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重要途徑。各級工會組織要從加強黨的執政基礎和鞏固黨的執政根基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密切黨和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要堅持“哪里有職工哪里就要建立工會組織”的原則,繼續通過建立區域、行業工聯會覆蓋建會等有效工會組建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把職工“吸引”到工會組織中來,壯大職工隊伍,維持工人階級的團結統一。
三、堅持完善工會維權工作機制,為和諧羅湖建設貢獻工會力量
各級工會組織要從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以建設和諧羅湖為目標,以簽訂勞動合同、推行集體合同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勞動關系三方協商制度、勞動爭議調處制度、勞動保護檢查監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動解決職工最關心的勞動就業、工資分配、社會保障、勞動安全衛生等問題,切實履行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要進一步發揮好工會組織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作用,不斷加大源頭參與維護職工權益的力度,積極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推動政府關心和重視職工群眾的各項合理需求,為廣大職工爭取更大的合法權益
各級工會組織要從維護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出發,全力協助黨委和政府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及時準確地反映職工群眾的愿望和呼聲,妥善處理職工群體性事件,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要教育和引導職工正確看待利益關系,處理好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把社會整體利益、企業利益和職工利益有機結合起來,自覺地維護社會的穩定。要認真配合有關方面,積極防范和應對敵對勢力對我滲透破壞活動,維護職工隊伍的穩定和工會組織的團結統一,為建設和諧羅湖作出貢獻。
四、堅持深入推進送溫暖工程,切實為困難職工解難事辦實事
“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這既是對全黨的要求,也是對工會組織的要求。各級工會組織要唱響“職工有困難找工會”的口號,大力推進送溫暖工程,加大幫扶工作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困難職工幫扶組織網絡的建設,將幫扶網絡向基層、向企業延伸,發揮覆蓋作用;認真做好困難職工的調查摸底工作,對困難職工實行動態管理,及時向黨和政府反映困難職工生活狀況,利用幫扶網絡調動社會各方資源,切實加強對困難職工的救助工作;要運用多種形式展開幫扶行動,為困難職工重點提供政策指導、生活救助、子女助學、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服務和幫助,推動下崗失業職工實現再就業;要積極推廣羅湖建筑(控股)有限公司開展的“職工有困難找工會”的試點經驗,推動全區困難職工幫扶工作。
五、堅持加強工會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羅湖工會隊伍的執行能力
要加強街道及行業工會組織建設,以市委組織部、市總工會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帶工建、黨工共建”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市委“黨建帶工建”文件精神,爭取XX年上半年把街道總工會建立起來,進一步充實基層工會組織力量。
要在全體工會干部中掀起“責任風暴”,實施“治庸計劃”,全面提高工會干部的執行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在強化隊伍建設上,以加強心力、執行力、動力和威力等“四力”方面的建設為重點,使工會干部做到提神、提氣,燃燒激情,勇于挑戰的精神,為投入到新的工會事業當中煥發活力。在強化業務建設上,以培養符合工會自身特點的社會活動家、實干家、專門家工會干部為重點。區總領導班子和基層工委會領導要培養成為具有辦事能力的社會活動家,基層工會干部要培養成為直接幫助職工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的實干家,工會機關干部要培養成為具有真才實學熟悉工會工作的專門家。通過“三家”建設,努力培養一支黨政放心、職工信賴、奮發有為的工會干部隊伍,使各級工會真正成為職工之家,使工會干部真正成為職工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