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管理與企業經營
2)工作標準化就是質量標準化和崗位作業標準化。這是礦井安全生產的基礎和保證。因此,我們在高產高效礦井建設中,始終把基礎建設作為長線工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成立專門領導組,下設辦公室,根據新的質量標準化評分辦法,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和檢查驗收辦法,尤其是對于新標準中沒有明確限量規定的內容做了明確規定;每年堅持開展各專業的質量標準化會戰,每次會戰都制定出具體的達標項目、重點工程,責任到人,嚴格獎罰,從而推動質量標準化工作向縱深發展。
在崗位標準化作業方面,本著“由理論向實踐,由應知向應會轉變”的原則,抓崗位培訓、持證上崗,提高職工持作技能,規范操作行為。全礦上崗人員應知應會率達到95%,規范操作率達到85%以上。機關業務科室根據業務范圍、工作內容對本系統內的每項工作、每個崗位、每個職工的標準進行準確描述,做到事事有規范,件件有標準。
3)考核制度化,就是從地面到井下,建立完善全方位的考核體系,逐級落實責任,使依法治礦和人性化管理在每個人、每個工種、每個崗位得到落實。每月由企管辦牽頭,對各單位的工作績效進行檢查、量化打分、獎罰兌現。全部可控的全部考核,部分可控的部分考核,不可控的不考核。
3、推行“一項制度”、“三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國有企業普遍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挑戰,特別是煤炭行業出現的市場疲軟、銷售不暢、價格下滑、貨款回收困難的不利局面,嚴重制約著煤炭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對于山西焦煤集團公司礦這樣一座年輕的特大型現代化礦井,也不例外,唯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逐步構建科學的企業的管理體系和高效的運行機制,不斷開展經營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企業才能適應市場,進而開拓市場,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近年來,我們也曾先后認真學習邯鋼、海爾、海信、兗煤、新汶等先進企業經驗,深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實施“三條線”管理,這些學習和嘗試,無疑為企業管理走向科學化積累了定貴的經驗。但由于學習的往往是局部經驗,企業之間的具體情況也不盡相同,加之企業中還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落后管理方式,以及兩個文明建設認識和發展上的不均衡,百倍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難以達到管理科學化的目的。實踐證明,企業要改革,要實現管理科學化,沒有現成的模式可搬,必須充分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尊重企業管理的內在規律,尊重企業管理的整體性去探索和創新,“以創新強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創新求突破,靠管理求發展”,才能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
在如何實現管理創新上,我們認為,絕不能僅僅在形式上求改變,打破常規,而關鍵是在內容上要充實、要豐富、要切中要害,注重結合;在舉措上要得力,力求具體、可行、有效和完善。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管理要創新就必須從企業整體的高度著眼與入手,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必須克服過去責任不到位,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確保政令暢通,水流到頭。正是基于這樣一個企業管理“整體性”的正確認識,并抓住任何工作要在“目標明確、責任到位、落實到位”這一指導思想,才確定了對礦井“兩個文明建設同安排、同考核、同獎懲”的“責任法人”制度以及與之相配套的“三化”管理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