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管理與企業經營
5.2推行“三化”管理的做法和步驟
a、確立分級市場,構建內部市場結算主體
根據現有的組織機構,全礦分為二級市場結算主體。一級市場結算主體為煤炭生產線的各隊、供應公司、機電公司、及各科室;后勤服務線,多經三產線及其它直屬單位。二級市場主體為煤炭生產線各隊內部各班組,后勤服務線、多經三產線下屬的各運行點或廠點。通過市場主體的細化和延伸,使全礦每個單位都成為內部市場競爭主體。
1)采、掘、開單位。礦井模擬以質論價收購制。以生產的原煤或進尺為商品,噸煤或延米成本為單價,當月產量或進尺與內部售價的乘積為總收入,原煤生產過程中自身實際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即:工資、材料、配件、電力、設備租金、供風以及輔助、服務單位所提供的維修、維護、運輸費用為總支出。各單位作為供方與礦井結算。總收入減總支出為各單位結算內部利潤。內部利潤為正數時可按利潤額的50%提獎,其中人均100元以內可全額發放,人均100—200元時征收50%的調節費,人均200元以上時征收100%的調節費。當內部利潤率為負數時,100%用工資抵補。
2)輔助服務單位。對采掘單位提供的服務全部量化,按所定價實行有償服務,按勞取酬,總收入為服務量×服務單價,由被服務單位支付。
3)機關各科室。按測定的費用,實行定額費用承包,動態管理和考核,節超按規定比例獎罰。
4)后勤公司:按所提供的各類服務數量、質量乘內部市場價格,計算出服務總額;向被服務單位進行結算,由接受服務的單位列支;凡是后勤公司單位之間的結算,直接由后勤公司考核辦理結轉手續;凡是需要向其他一級市場主體結算的,由后勤公司考核辦負責向礦結算中心結轉。
5)多經公司:實行“四自經營”,為礦提價產品、勞務、加工服務等,并按協議價格通過礦內進行結算。
一級市場主體負責各二級市場主體的市場化運作管理,對其下屬單位進行收支核算。這樣各市場主體為了提高效益增加工資收入,只有努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消耗,主動采用新技術、新設備,降低成本。形成了完不成各項經濟指標受罰,完成好了增加收入的激勵機制。
b、測算制定內部價格體系
價格是市場的基本要素,建立價格體系是內部市場規范動作的前提。為此,礦成立了9個價格測算業務組,測定核實對價格起作用的各種因素價值量,包括工資單價、材料消耗定額及單價、機電設備維修配件加工單價、電力消耗定額及單價、各類設備、支護用品租賃單價及其他支出和各類工作量的統計。在此基礎上對各類價格進行匯總,按獨立核算單位所構成的成本要素進行合成。
如2001年綜采一隊年產量100萬t。主材0.2元/t、輔助材料0.53元/t、工資2.02元/t、電力0.66元/t、配件1.20元/t、租賃費12.05元/t其它支出(運輸費用、辦公費等)2.74元/t。匯總合成后綜采一 隊綜合單價為19.4元/t。
對于個別服務單位,如各排水點、變電所供電等不好計量,也不好考核,根據崗位人數、工資及材料消耗水平,只要完成任務,不致影響生產,每月確定一定的固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