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保貸款:聯結信用社與“三農”的橋梁
二是組織措施到位。該聯社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采取了先行試點、摸索經驗、全面鋪開的工作思路。2000年6月份,該聯社在亢村鎮、 張巨鄉進行了試點。他們采取向鄉鎮領導匯報、召開村兩委干部會議、分發宣傳單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聯保貸款的作用和意義,并邀請鄉鎮村委干部加強對聯保貸款工作的推廣和領導組織,號召符合聯保貸款條件的村民申請聯保貸款。當農民了解到聯保貸款辦法后,自愿提出申請,根據集中連片的原則,3至5戶農戶組成聯保小組,選出聯保組長,并有聯保小組根據本組成員各自能承擔的經濟責任,民主確定貸款金額,然后由村委、信用社代辦員和包片信貸員組成的聯保農戶資格評定小組進行初審。信用社逐戶上門走訪、座談,了解申請農戶的經營項目、發展計劃、自有資金以及個人資信情況等,集體審核,確定聯保農戶貸款限額,為農戶辦理相應等級的聯保貸款證。農戶拿著貸款證,可以直接到信貸專柜前取得最高限額內的貸款,隨用隨貸,方便快捷。
三是支農服務到位。聯保貸款發放中,各信用社根據自身情況,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便民服務。如張巨信用社設立了聯保貸款證一條龍柜臺,在農民眼底下辦理手續,加深印象,方便職工操作;亢村信用社為了加快農民對聯保貸款的了解,制訂了通俗易懂的辦證流程圖,使農民一目了然......
二、實施工作中,堅持“三依靠”。
一是依靠地方黨政的大力支持。由于農戶聯保貸款具有支農高效性和系統性,得到了地方黨政的高度重視,他們把這項工作作為密切干群關系的一件大事來抓,經常召開會議,制訂落實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活動的開展。二是依靠全體信用社職工辛勤扎實的工作。廣大信貸員發揚走村串戶、吃苦耐勞精神,認真考核,現場辦證,并推動了沉淀貸款和利息的清收工作。三是依靠廣大農戶的積極參與。剛開始大部分農戶心存顧慮,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通過信用社艱苦細致的宣傳,及時兌現承諾,特別是首批農戶嘗到使用貸款證的甜頭后,提高了對貸款證的認識,激發了廣大農戶踴躍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嚴格手續,把好“三關”。
一是嚴把發證關。堅持“兩不兩好”( 不拖欠鄉統籌、村提留、水費,不拖欠信用社老貸款;信用關系好、人品好)的發證條件,按照農戶申請、村委會登記造冊、3至10 戶自愿組成聯保小組、信用社審批的程序和“多戶聯保,等級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原則發放貸款證;二是嚴把貸款投放關,農戶貸款時憑“兩證一卡”( 信用貸款證、身份證和服務卡)發放;三是嚴把事后監督關。 對農戶貸款證的發放及運用實行臺帳監測,推行一村一本、一戶一頁、一旬一對、一月一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評定的管理機制,嚴防“有證不貸,無證照貸,貸而不填,超額放貸”等現象發生,確保農戶貸款證管理規范運作。
實施效果及體會
農戶聯保貸款實施兩年多來,實現了“三農”和信用社的雙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