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保貸款:聯結信用社與“三農”的橋梁
為此,我們建議:
一、農村信用社應加大存款的組織力度,增強支農服務功能。人民銀行對信用社的支農再貸款,應加大總量和延長期限、降低利率,真正符合和滿足農業生產的實際、農民生產生活需要,降低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成本。
二、優化小額貸款營銷方式組合。農村信用社要因地制宜、因戶制宜,不斷創新,打破傳統的“單打一”方式,推出農戶小額貸款“套餐”服務。如在建立對農戶資信評級的基礎上,對部分信用程度較高的農戶,在發放抵(質)押或聯保貸款的同時,給予一定信用貸款額度的組合貸款,達到既鼓勵守信農戶的大額貸款,又保持小額貸款營銷活力的目的。2002年張巨信用社試行的聯保貸款等級管理法,效果較好。他們將花農按經濟實力、還款能力、信用程度分為六個等級,規定一級戶貸款余額在5萬元以內,二級戶3萬元以內,三級戶2萬元以內,四級戶1.5萬元以內,五級戶1萬元以內, 六級戶0.5萬元以內,貸款戶自愿組合聯保小組, 同等級之間可以聯保,高等級可以與低等級聯保,但必須與低等級的貸款額一樣。同時期限可以適當延長。目前,張巨信用社已評定一、二級戶135戶,貸款總額500萬元,促成了一大批誠實守信的致富戶,未形成一筆沉淀資金。
三、建立信貸風險防范預警機制。一是加強內控制度建設,防范道德風險發生。盡管目前農村信用社面臨信貸人員少而借款農戶多現象,難以全面管理到位,但仍要堅持貸款“三查”制度,最大限度降低貸款風險;二是建立農戶小額貸款一戶一卡制度,防范農戶多頭貸款風險;三是充分發揮聯保小組組長協助管理和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監督作用,聯保小組成員貸款出現風險,其它成員要及時向信用社報告。切實落實聯保小組成員的連帶責任,增強小組成員擔保意識;四是加強市場調研,防范市場風險發生。信用社信貸員考察農戶貸款,必須關注農戶產品市場價格走勢等信息,并進行市場前景預測,以采取必要的應對策略防范信貸風險。
四、加在對不良貸款的盤活力度,采取法律、行政等手段清欠不良貸款,在社會上形成賴債可恥、賴債戶人人喊打的氛圍。對賴債行為的打擊,就是對社會信用的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