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要全面 健身要全民
二、統一思想認識,正確理解貫徹《綱要》的重要意義
為了更廣泛地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國務院于1995年6月20日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共有5個部分26條,分別就“面臨的形勢”、“目標和任務”、“對象和重點”、“對策和措施”、“實施步驟”作了闡述和明確。在當前認真實踐“三個代表”要求、開展“兩型”和相關效能建設的背景下,貫徹實施《綱要》,推進全民健身具有更為現實和積極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看:
第一,貫徹《綱要》、推進全民健身,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共同意愿,體現了當今世界和中國發展的時代精神,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強大力量,是全黨全國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認真學習和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弘揚和發展毛澤東同志“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光輝題詞精神,保持體育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思想保證,是保證體育事業在新世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而貫徹《綱要》,推進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是關系億萬人民健康的大事,也是培養和造就體魂強健的高素質的勞動者,為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的根本保障。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國民素質,又是我們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需求。因為一個健康的、充滿生機活力的民族,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一個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
第二,貫徹《綱要》、推進全民健身,是履行政府部門職責的需要。體育行政管理部門作為縣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它承擔著貫徹黨的體育工作方針、政策和縣委、縣府確定的工作任務,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組織縣級以上大型體育賽事、安排節假日體育競賽,努力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積極組隊參加省、市各項體育比賽等一系列職責任務。貫徹《綱要》、推進全民健身,是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而政府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政府行為的起點和歸宿。在當前全市上下深入開展“兩型”和機關效能建設的形勢下,以全民健身為目標,廣泛開展體育活動,不斷提高包括身體素質在內的國民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第三,貫徹《綱要》、推進全民健身,是全面繁榮體育事業的需要。我們所說的體育,既包括群眾體育,也包括競技體育。體育事業的全面繁榮,不應是也不會是群眾體育或競技體育的單方面繁榮,因為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是辯證的統一,各有特點,互相滲透,互相促進,互相轉化。單方面繁榮只會導致相互的不協調和發展步伐的不一致。而貫徹《綱要》、推進全民健身,是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完成“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增強人民體質”這個體育工作根本任務的主要方法和途徑。
第四,貫徹《綱要》、推進全民健身,是滿足人民群眾自身需求的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已經不單單追求物質的要求,也注重精神的需求,更渴望身體的健康。因為一個健康的、充滿生機活力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才能充分實現自身的價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滿意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經濟越發展,社會越進步,人們強身健體的意識就必然會越強烈。從而會變體育健身為自覺行為,把參與體育鍛煉當作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某種角度講,貫徹《綱要》、推進全民健身,也是生活福裕了的人們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不自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