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法委研討會上的發言
三、創新工作機制,保證服務高質量
好的理念和思路需要好的機制來保障。為使司法行政工作符合創建安全城市和“四個服務”的基本要求,我們既要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又要站在新的起點和高度上,積極整合司法行政工作職能,提高法律服務質量和水平,關鍵是建立起一套符合提高服務質量要求,適應服務發展需要的新的工作機制。
(一)建立普法工作新機制。一是實現學法規范化。我們要在制定完善領導干部學法、市級領導班子聽取法制講座、市人大選舉和人大常委會任命的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和中小學法制課等制度的基礎上,繼續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公正司法等方面建立考察評價制度,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非人大選舉和任命的市管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領導干部普法合格證、公務員、司法人員在職培訓考評等制度。去年末,我們首次組織了有萬余名領導干部參加的法律知識統一考試,促進了各級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的自覺性,今年我們還要組織這樣的考試。
二是創新學法載體。“四五”普法以來,我們正在從四個方面創新普法載體。首先,充實宣講載體,聘請國家知名的法律專家和學者,組建我市“四五”普法講師團;在社區和農村設立法制宣傳員,普法隊伍得到加強。其次,豐富宣傳載體,加強對法律法規及法制建設的新聞報道,專欄傳播,以法律“六進”和“法律進社區”等多種形式,豐富法制文化,活躍法制生活。第三,運用示范載體,對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企業、社區、農村依法治理等層面有影響力、感召力和推動力的典型經驗及時總結和推廣,推動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第四,壯大保障載體,堅持黨委統一領導,人大實施監督,“一府兩院”組織實施,全社會參與,黨委宣傳部門和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具體實施和組織協調的運作方式,發揮綜合指導、典型總結、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等職能,全力推動“四五”普法向縱深發展。
(二)建立律師公證誠信新機制。誠信是法律服務的宗旨,是法律服務業的內在靈魂,沒有誠信就沒有律師公證業的發展,律師和公證人員本身就是誠信制度的維護者。為了規范律師公證執業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今年,我們在全市律師公證行業中,開展誠信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和誠信律師、公證員評價活動,建立起由不良記錄查詢與通報、信用警示與獎懲、公示制和服務質量跟蹤考核反饋、律師公證執業責任保險和投訴責任制度組成的誠信監督保障機制。
(三)建立服務民營企業新機制。2002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經濟增加值達到704.8億元,同比增長12%,占全市gdp的51%,民營經濟撐起了沈陽經濟的“半壁江山”。目前,全市產值超過5千萬元的民營企業,已達100多戶,超億元的達50多戶。民營企業在拓展國際市場,建立現在企業制度和企業管理等方面,迫切需要我們提供優質、優效、優惠、優先的法律服務。去年,我們組建了由我市35名資深律師組成的市民營企業法律顧問團。突出法律服務重點,健全聯系網絡,建立起有效的工作聯系制度,同時聘請部分民營企業家作為監督員,對顧問團的工作進行監督和提出建議;采取集體研究論證、受企業委托、公開咨詢電話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務。 顧問團成立以來,已與東宇集團、和光集團、博望國際實業有限公司等80余家大型民營企業簽定了法律顧問合同,與沈陽風華企業、沈陽鋁材廠等20余家民營企業達成了建立法律顧問關系的初步意向。下一步,我們要把這項工作繼續做大做強,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