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委常委工作會議講話稿
下午,姜要對今年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請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經濟工作先講幾點意見。
一、XX年工作回顧
去年,我市經濟運行如激流行舟、逆勢前行。年初就面臨比XX年同期更為嚴峻的低開局面,通過努力上半年gdp增速穩定到11.8%,進入8月份受全國經濟下行影響增速出現下滑。面對復雜形勢,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總基調,堅持問題導向,運用系統化思維,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促開放、優環境、惠民生等工作,較好完成了年初確定的主要任務,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一是主要指標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前列。預計生產總值增長11%以上,成功跨過億元大關。二是結構調整成效初顯。非能化產業產值增速高出能化產業6.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85.3億元、同口徑增長16.2%。三是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改善。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x元、增長12.5%。
主要抓了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把工業作為穩增長的主抓手,著力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突出穩產促銷保市場,及時出臺工業穩增長政策措施,扎實推進工業發展和非公經濟兩個“1113”工程,建立擔保貸款風險補償金制度,支持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加快發展。強化工作指導,分區域約談督導,認真解決突出問題,促進工業增長止跌回升。加快彬長旬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落實工作責任,完善發展規劃,推進能化產業向高端化邁進。全年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975億元、增長14.8%。
(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狠抓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新增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2家。預計全年糧食總產.5萬噸,超額完成省上下達任務。投資億元的雙匯冷鮮肉深加工項目進展順利,為畜牧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涇河東莊水庫項目獲國家正式批復,亭口水庫、紅巖河水庫等重點項目完成節點任務,發展節水灌溉示范田16.5萬畝,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建設工作扎實推進,農業農村基礎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消費拉動作用持續增強。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速,蘇寧云商、西域美農等一批電商企業成功入駐,當當網項目簽約,武功成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縣,全市電子商務營業額達到60億元。以袁家村、馬嵬驛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極具人氣,xx縣大佛寺石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新增3個4a級旅游景區。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技術合同總額和專利授權量分別增長10.3%、23.4%,我市被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預計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26.3億元、增長14.5%。
(四)著力擴大投資,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投資億元的煤制乙二醇項目、投資25億元的正泰電氣西北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全市xx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億元,占全年計劃的%。其中5個省考項目完成投資億元,占年計劃%。投資億元的華晨汽車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即將動工,全市共引進合同項目x個,實際完成投資超過750億元。全年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增長21.5%。
(五)提升城鎮輻射帶動能力,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加快。堅持規劃立市,中心城區“3+6”工程扎實推進,文興路、路等一批重點道路改造項目順利完成,西咸北環線主體基本完工,咸陽湖二期工程啟動。新增100輛公交車和輛公共自行車,著力緩解群眾出行難問題。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六個一”信息惠民工程,我市進入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咸旬高速建成通車,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的目標。地鐵一號線二期工程進入設計勘察階段,北客站到空港的輕軌項目開工建設。關中城市群核心區縣城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城市容貌提升工程深入實施,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六)鐵腕整治突出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扎實推進“治污降霾·保衛藍天碧水”行動,總投資.1億元的xx大類xx個污染治理項目完成260個。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85個項目全部建成,渭河水質明顯改善。在全省率先劃定城市高污染禁燃區域,拆除了嚴重影響城市環境的太西化肥廠。啟動國家綠化模范城市創建工作,完成營造林38萬畝。全年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達天,超出省考指標76天。
(七)扎實辦好民生實事,群眾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在財政比較困難、支出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我們嚴格落實民生政策,投資億元的件便民惠民實事基本完成。堅持以就業促增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制定衛生、教育、文化、體育和濕地建設等規劃,“雙高雙普”工作穩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加快發展,成功申辦省第xx屆運動會,市民文化中心八大場館全面封頂,大秦劇院即將投入使用。不斷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將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22種大病報銷全部納入新農合大病保障范疇。新開工保障性住房項目97個3.8萬套。引石過渭倒虹段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城區供水和居民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旱腰帶移民搬遷工作進展順利,全市實現穩定脫貧11.81萬人。平安建設深入推進,信訪積案化解成效明顯,全省安全生產“三化”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咸陽模式”在全省推廣,社會大局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