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委常委工作會議講話稿
三是加強生態修復。扎實開展“旱腰帶”地區開山采石專項整治,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優先進行恢復治理。繼續加強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確保按期完成省上下達的283個項目任務。抓好重點工程造林和新一輪退耕還林等項目建設,完成營造林30萬畝。
(五)以辦好民生實事為根本,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要充分考慮經濟減速、結構調整、改革深化等帶來的新情況、新矛盾,堅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著力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弱勢群體,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切實辦好30件便民惠民實事,注重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現實問題、具體問題。一是以創業帶動就業。認真落實鼓勵大眾創業、發展壯大市場主體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政策體系,確保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二是加強社會保障。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并與社會保障制度有機銜接,編織一張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深入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嚴格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救助標準正常增長聯動機制。三是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認真做好保障房并軌實施工作,啟動高新區、紡織工業園等棚改項目,完善程序、嚴格條件,強化分配、出售和后期監管,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分配。四是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全面落實全市醫療機構設置、中小學發展和建設、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規劃,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突出抓好“雙高雙普”、職業教育和縣城以上城區中小學建設。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升競技體育水平,創建全民健身示范市。五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以“五項創建”為抓手,堅持“頂層設計、適度超前、資源整合”的原則,推動數據共享共用、網絡互聯互通,加快便民服務一號通、公共服務一卡通、社會治理一格通等建設,努力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六是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堅持精準扶貧,用好國債資金和扶貧資金,加快實施“旱腰帶”區域特色城鎮化移民搬遷,力爭年內實現穩定脫貧.7萬人。七是全力維護社會穩定。高度重視各類矛盾化解工作,強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堅持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和包抓化解信訪積案制度,切實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深入推進平安咸陽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和機制,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加強安全生產“三基”、“三化”建設,堅決杜絕重大事故發生。
(六)以改革創新為引擎,不斷釋放發展活力
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做好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鎮村綜合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不斷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深入推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加快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建立健全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打造更加寬松、高效、廉潔的發展環境。
二是加快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深化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積極推行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四合一”審批辦理,促進市場主體快速發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強化市級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建立“集中統一、分類監管、授權明確、權責一致”的國資監管體系,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開展混合所有制試點工作。
三是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實行政府收支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規范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定向減稅措施,加快消費稅、資源稅、房產稅和營改增試點步伐。加大財政專項資金整合力度,實行項目化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發揮財政投資公司的平臺作用,設立產業投資基金與政府擔保性基金,積極推進城投集團轉型發展和擴資增信,提升融資能力,保障重點建設資金需求。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防范債務風險。扎實推進公車改革。積極開展股權投入試點,今后市級財政安排的各類產業發展資金(基金),要優先采取股權投入的模式。
四是提升金融服務發展水平。認真落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積極扶持各類社會投融資擔保、風險投資、小額貸款、投資基金等機構建設,推進市域內金融機構向縣鎮延伸。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探索開展ppp模式融資試點。加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鼓勵引導非政府項目進入,激活社會產權資本化流轉。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強化金融市場監管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
同志們,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越是在困難面前,越能考驗我們這支隊伍的戰斗力。要強化擔當意識,堅持實干為要、以干克難,堅決克服消極等待、畏難觀望情緒,努力把改進作風與推動發展融為一體,把精力用在平時,把功夫下到重點問題的解決上。要突出工作標準、完成時限和責任落實,對會議的各項部署,要繪好“路線圖”,定好“時間表”,進一步細化目標、路徑和措施,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快節奏推進。要堅持和完善對標管理,科學設定對標管理體系和“個性”化考核指標,健全領導包抓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制度,加強效能監察,嚴格行政問責,推動各項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