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暨優秀教學成果表彰會上的講話
(五)大力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抓好“六個一批”建設
一是建設一批精品課程:在總結和繼續做好市級重點建設課程的基礎上,將集中在量大面廣的基礎課程中開展精品課程建設,逐步建成和進一步完善國家、市、校三級精品課程網絡體系,建立網上平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使我市高等學校課程建設處于全國先進水平。在2006年遴選30門左右市級精品課程和5—1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啟動建設工作。同時,配套實施精品教材和優質課件建設。
二是建設一批品牌專業:通過五年的時間,遴選、建設一批辦學條件好、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高的品牌專業,從而推動高等學校學科專業建設邁上新的臺階。2006年遴選、啟動建設30個左右本科品牌專業和20個左右高職高專教育專業。
三是建設一批示范實習實訓基地:計劃用五年時間,建設一批示范實習實訓基地。2006年遴選、啟動建設10個市級示范實習基地。當前的實踐教學環節比較薄弱,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各高等學校必須加強課程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實驗教學、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等各類實踐教學環節。要圍繞選題、指導、中期檢查、評閱、答辯等環節,制定畢業論文的規范和管理辦法。要重點檢查實習經費落實、各項實習和畢業論文質量。各校要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制定合理的實踐教學方案,拓寬實踐教學范疇,整合實踐教學資源,保證實踐教學時間,加大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點和條件,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機制。
四是培養一批教學名師:加快教師隊伍建設,造就一支引領或適應現代高等教育教學要求的教學名師隊伍,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要貫徹引進、培養、使用并重的方針,增加專任教師數量,把師生比控制在全國平均水平(現排全國28位),不斷提高高學歷教師比例和教師素質。要繼續開展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的評選表彰工作。認真落實總理“教授、名師要上課堂”的批示精神,繼續推進教授上講臺,鼓勵教授為學生講授大學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組織開展教授講授本科課程的專項檢查。
五是培育一批優秀教學成果:在認真總結和推廣“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首批立項項目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立項工作,通過三至五年左右的實踐,培育出一批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和高水平的市級優秀教學成果。
六是打造一批教學評估優秀院校:通過努力建設,要建成一批教學評估優秀的學校。各高等學校要樹立全面教學質量管理的觀念,構建市校系三級教學質量監控和保障體系,做好質量的保障監控工作。要通過教學工作評估,把學校的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改革以及教學管理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同志們,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全市教育事業發展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2006年,我們將繼續推進高等教育的發展,高等學校招生12萬人;要加快大學城建設,力爭新入住師生達到3萬人以上;要繼續以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為重點,不斷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要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和自主創新,增強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要大力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與現代學校制度相適應的教育內部管理體制。
讓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機遇、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大力提高教育質量,努力推進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為把我市建設成為長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