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學科國培研修班的經驗介紹發言
(1)唯物史觀和史學理論研究的新進展;
(2)史學研究、考古發掘的新成果;
(3)關注歷史研究的視野,將底層民眾的歷史,經濟、價格、移民、家庭、犯罪、婚姻、繼承、人口、習俗、城市、社區等不斷納入史學研究范圍;
(4)新的研究方法,尤其要注意歷史學與其他學科的結緣而出現的新人口史、經濟社會史、歷史人類學、比較史學等的發展;
(5)歷史學的反思;
(6)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了解,比如克隆技術、納米技術等;對當代世界的重大事情的關注,比如中東和平進程、朝核危機、金融風暴、南海危機等等。
可見,歷史教師的專業知識研修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歷史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制定個人的專業成長規劃,及時補充、更新知識。
3>歷史教師的教育理論知識研修
新課程歷史教學,歷史教師不僅要懂得“教什么”,更要懂得“怎么教”以及“持什么觀念教”。歷史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才能充分發揮作用。這就需要廣大歷史教師加強對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修,這是歷史教師研修不可或缺的內容。
4>歷史教師的現代教學技能研修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講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因此,歷史教師除必須具備歷史教學活動的各種基本技能,如語言表達、文字表達、板書設計、繪制圖表等,還應該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歷史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技術。傳統的歷史教學媒介傳遞給學生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采用歷史多媒體技術,把聲音、文字、圖像、動畫、影像等多種不同類型的信息媒體,綜合編排處理,運用于新課程歷史教學中,產生了很好的效果,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歷史課堂信息量,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提供清晰的歷史知識結構;而且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為學生重現歷史,感受歷史提供生動的歷史場景,強烈的動態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需要通過研修,來提升歷史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5>歷史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研修
新課程改革為歷史教學帶來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提出了更多的問題,同時也為歷史教師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就需要通過研修增強歷史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歷史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表現為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新課程歷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對歷史教學活動保持一種探究的習慣,通過不斷地總結和探索歷史教學問題,形成理性的、規律性的認識。歷史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歷史新課程的許多新問題需要歷史教師去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并總結歷史新課程所蘊涵的新理念,以及歷史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要與舊的觀念及教學行為發生沖突。這種沖突也就意味著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姿態進行自我反思,重新審視和分析歷史教學理論與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探討與總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策略。歷史教師必須養成研究意識,通過發現問題,自我學習,積累素材,嘗試研究,經驗論證,互相交流等過程循序漸進,逐步培養教學科研能力。
三、話題:
1、校本研修、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的區別與聯系。
2、我們學校(的歷史教師)是怎樣開展校本研修的。
3、校本研修對歷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有怎樣的意義和作用。
4、校本研修的成果是怎樣呈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