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寫作中常用的統計圖形式
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統計圖表有四種,分別為:直條圖(bar graph),頻率直方圖(frequency histogram),xy散點圖(x,y scatterplot)和xy線圖(x,y line graph)。不同的圖有不同的特色,可以運用不同的圖表來做不同類型的陳述。
直條圖(bar graph)
直條圖是利用直條的長短來代表分類資料各組別的數值,表示它們之間的對比關系。可分為單式和復式兩種。
單式直條圖
(1)標題(figure 1)位于圖下方。標題含有豐富的信息量,包括處理方法、統計學檢驗及顯著水平的解釋等。
(2)y軸標表示測量值(stem length),標注單位(mm);x軸為不同的處理組。
(3)各直條圖均標記了誤差范圍,并在標題中做出解釋。
(4)在誤差條上面用橫線表示處理組間的統計學差異,并在標題中給予說明。
復式直條圖
(1)橫軸為基線,表示各個類別,縱軸表示其檢測數值,刻度從0開始。
(2)同一類型中兩個亞組用不同顏色表示,并有圖例說明,表示不同年份。
(3)各直條寬度一致,各類型之間間隙相等。
(4)如以上單式直條圖,標記了誤差范圍,并在標題中做出統計學解釋。
頻率直方圖(frequency histogram)
直方圖是以不同直方形面積代表數量,各直方形面積與各組的數量多少呈正比。用于表達連續性資料的頻數分布。y軸可以是絕對數(如計量)也可以是相對數(如百分比)。
從上圖我們看到:
(1) 直方圖的y軸用于表示頻數(一般用“%”表示),縱軸有主刻度和次刻度,刻度從0開始
(2) x軸用于表示檢測變量【體重(weight)】的測量值,將其分割成多個組以顯示不同體重范圍的頻數分布情況。要注意每組間距應該合適,避免過寬或過窄
(3)直方圖各直條間不留間隙,各直條間可用直線間隔,也可不用直線形成一個多邊形圖
(4)從標題中可以看到,該圖信息來源于“表1”,有時結合統計表可以彌補統計圖丟失精確數據的缺點
xy散點圖(x,y scatterplot)
散點圖用于表示兩種事物的相關性和趨勢。根據點的散布情況推測兩事物有無相關。
(1)圖中含有兩個變量,一般x軸表示自變量,y軸表示因變量。有時候并沒有明確指出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僅僅要表達兩個變量間的相關關系,這時候哪個變量值設置在x軸/y軸沒區別。
(2) 以確保更能準確地繪制點,兩軸刻度包含主刻度和次刻度。各軸刻度不一定從0開始,并且數值的范圍應該包含所有點。
(3) 根據點的分布情況,推測兩變量間是否相關。如果數據通過統計學分析證實變量間存在關系,如圖中可以繪制出回歸直線,并可計算出回歸方程等信息。
xy線圖(x,y line graph)
線圖適用于連續性資料,用于表明一事物隨另一事物而變動的情況。
(1)橫軸表示連續變量,縱軸表示頻數,縱軸刻度從0開始。
(2)按照時間先后及其頻數確定并繪制各個點,再用線段連接起來。
(3)繪制不同組別的點使用不同的圖例,并有圖例說明。
(1)每一組用不同的圖例表示,圖例清晰便于辨認。
(2)每個點表示均數,并且在標題中注明,同時在圖中顯示每個點的誤差范圍。
(3)同例1,同一組中的各個點用線段按順序連接起來,以表示隨時間的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