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寫作輔導
(4)多用新鮮的詞語。語言的創新常常就是思想出新的過程,新鮮別致的語言形式同新穎獨特的學術內容才是和諧一致的。撰寫論文要力求"惟陳言之務去",盡量選用新鮮的詞語。新鮮的詞語有生氣、有吸引力,容易使讀者感興趣,也便于表達新的理論。相反,假如文章滿篇都是陳腐的詞語、過時的字眼,則會給人以陳舊感,難以引起讀者的興趣,也不適于表述新的理論。
(5)調整句式,尋求變化。在行文中有意識地調整句式,能夠使語言錯落有致,富于變化。
前面說過,長句、復句、整句多,是學術論文在造句方面的一個特點。但一篇文章完全采用這類句式,也會使文章顯得呆板,沉悶。適當地調整、變換句式,能使文章改變單調、平直的格調,轉而具有一種輕松、明朗的調子,并富有參差美、節奏感。其中,特別是長句與短句的交錯使用,更是有利于發揮這兩種句式的優勢,會收到既嚴密周詳,又不失簡潔明快的表意效果。
(6)調協語音,追求和諧。在遣詞造句中,要盡可能注意語言的聲音美。語音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是對-切文章語言的要求,聲音美是構成文章的形式美的一個要素。
綜上所述,論文語言應當做到精確、簡明、平易、莊重并富有文采。立言得體,內容才能表達得充分、完美,學術論文的語言屬于科學語體,要具有科學語體的一般特征。科學語體是對各類學術文獻的共同的語言規律的概括,所反映的是共性的東西。共性之外還有個性,在論文的寫作中,成熟的、有經驗的作者經常會展現出個人所特有的語言風格,或清新雋永,或凝重古樸,或典雅俊秀,或淳厚平實,論文的語言風格干差萬別,而一篇文章的語言風格則應當是統一的。運用語言不但要考慮如何突出特定的語體特征,還必須注意保持文章整體風格的一致性,否則,就會破壞文章的整體感,使得文章給人以支離破碎,極不諧調的感覺。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否運用既符合語體特征,又帶有個性色彩的語言形式表達內容,也是衡量一個人寫作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