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寫好機關應用文呢?
寫好機關應用文,主要應該鍛煉四個方面的基本功,即:分析問題的能力,調查研究的能力,有關專門業(yè)務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的能力。
(1)要有一定的分析和認識問題的能力。談到寫文件,人們往往只注重寫作技巧,有的甚至片面認為。只是“文章寫得漂亮不漂亮”的問題。其實,能不能寫好文件,首要的是政治思想水平,是分析問題和認識問題的能力。在機關工作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兩個對工作熟悉程度、工作態(tài)度和文字表達能力都相差不多的同志,參加了內容相同的討論會,要求他們起草類似的情況報告,一個同志能很快寫出質量較高的草稿,另一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寫出來的是很一般化的東西,原因就是思想水平有差距。提高思想水平,重要的是要掌握分析和認識問題的武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學習唯物主義辯證法。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和正確的思想方法,就能夠從各種錯綜復雜的現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質,鑒別出是非曲直,做到觀點鮮明,立場堅定;就可能用正確的觀點統率繁雜紛紜的材料,寫出思想內容比較深刻的文件。同時,還要認真學習和掌握黨的方針、政策,領會上級部門有關的指示精神,時刻關心和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了解國內外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這樣就可以胸有全局,站得高,看得遠,能夠把一個部門和單位的局部工作,同整個事業(yè)的大局聯系起來,“以大看小”,看得更深刻:也能以開闊的視野,敏銳的政治眼光,及時抓住問題的癥結,“由小見大”,寫出思想性強,內容深刻、實際的文件。
(2)要有掌握情況、調查研究的能力。“要了解情況,唯一的方法是向社會作調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毛澤東同志的這些有益的教誨,對寫好機關應用文同樣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機關的文件是在對實際情況的概括提煉中形成的。因此,文件編寫者在起草文件之前,對所寫的對象和范疇,必須有個全面的調查了解,及時掌握實際工作中發(fā)生的新情況,提出的新問題,總結出來的新經驗,并加以認真的分析研究。在這個前提下,才能抓住要害,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指導工作的意見和措施。在基層單位工作的同志,要多留心自己周圍的各種動態(tài),緊緊抓住典型的事件和思想,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搞清楚其產生的原因,過程、結果和影響等等,做到心中有情況,案頭有記載。在上層機關工作的同志,則更需要注意搜集和積累情況,隨時掌握所屬單位面上的動態(tài),注意閱讀下屬部門上報的文字材料,經常聽取他們的口頭匯報,同時應特別注意擠時間深入下屬單位調查研究,解剖麻雀,以便掌握更具體、更生動,更深一層的實際情況。“平時多積累,用時少費心”。如果不注意認真調查研究,盡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不注意自己部門和下屬單位的各種動態(tài),不善于掌握那些最能說明問題的典型情況,等到起草文件時“臨時抱佛腳”,不僅不可能有較高的工作效率,也決不可能寫出對工作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有價值的、象樣的文件來。
(3)要有特定的專門業(yè)務能力。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的專門業(yè)務。有關的文件,不論內容和文字,都必須具有科學性,符合本部門的實際,符合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不能只講所有部門、所有單位都可套用的“通用語”、“共性話”,更不能說“外行話”。因此,文件的起草者,必須認真學習、努力鉆研本部門、本行業(yè)的業(yè)務。既要向書本學習,向有經驗的內行人請教,更要從群眾實踐中吸取營養(yǎng),使自己真正能夠精通本部門、本系統的業(yè)務。這樣,才能具體地把黨的方針政策和業(yè)務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起來,撰寫出實在的、能夠指導業(yè)務工作的,質量較高的文件。如果缺乏應有的專業(yè)知識,那么寫出的文件,除了拼湊一些人所共知的材料外,是很難提出有針對性的、能解決問題的真知灼見來的。弄得不好,還可能產生主觀主義、瞎指揮,鬧出笑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