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情緒心理輔導策劃
把“鴨梨”放進冰箱——大學生情緒壓力管理團體心理輔導策劃書
一、【團體目標】
1.協助成員正確認識情緒。
2.協助成員了解情緒壓力的產生以及管理方法
3、協助成員學習放松、釋放壓力的方法
二、【團體性質】
封閉式、結構式、發展性團體。
三、【團體對象】
在校大學生
四、【團體人數】
30~40人。預計分三組進行。每組設小組領導者和小組協助領導者各一名。
五、【成員招募方式與斟選標準】
1、以海報張貼及網絡公告方式在校園內公開招募志愿者。
2、如人數較多,領導者與志愿報名者進行面談,確定其條件及問題適合接受團體輔導者方可成為團體成員。
(注:性格過于孤僻和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不宜參加。)
六、【活動時間及次數】
共四次活動,分別定于5月7日、14日、21日、28日早上9時至10時30分
七、【團體活動地點】
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南一教學樓一樓)
八、【領導者介紹】
武楠楠老師
九、【理論支持】
一)依據情緒的性質分類
(1)快樂。快樂是盼望的目的達到后,繼之而來的緊張解除時的情緒體驗。快樂的程度取決于愿望滿足的意外程度。快樂的程度從滿意、愉快到大喜、狂喜。快樂是一種追求并達到目的時所產生的滿足體驗。它是具有正性享樂色調的情緒,使人產生超越感、自由感和接納感。
(2)憤怒。憤怒是由于受到干擾而使人不能達到目標時所產生的體驗。目的和愿望不能達到,一再受到阻礙,從而積累了緊張,最終產生憤怒。特別是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是被人的惡意所造成的時候,憤怒最容易發生。當人們意識到某些不合理的或充滿惡意的因素存在時,憤怒也會驟然發生。憤怒的程度依次是:不滿,生氣,慍怒,憤,激憤,大怒,暴怒。
(3)恐懼。恐懼是企圖擺脫、逃避某種危險情景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恐懼往往是由于缺乏處理、擺脫可怕情景的力量和能力而造成的。引起恐懼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處理可怕情景的能力與手段。
(4)悲哀。悲哀與失去所盼望、所追求的東西和目的有關,是在失去心愛的對象或愿望破滅、理想不能實現時所產生的體驗。悲哀情緒體驗的程度取決于對象、愿望、理想的重要性與價值。悲哀的程度依次是:遺憾,失望,難過,悲傷,哀痛。悲哀所帶來緊張的釋放會產生哭泣。
*以上四種基本情緒之上,可以派生出眾多的復雜情緒,如厭惡、羞恥、悔恨、嫉妒、喜歡、同情等。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有時又稱為負面情緒,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身體也會有不適感,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
二)壓力源主要分類
1) 情緒壓力源(也可以視為內部壓力源)包括恐懼、焦慮(例如擔心是否會被解雇,或者是否能在蒙面約會中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以及某些可能會扭曲您對他人的看法和感覺的人格特征(例如完美主義、悲觀失望、疑心重,以及感到無助或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這些壓力源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極為不同。
2)家庭壓力源可以包括與愛人的關系發生變化、財務問題、孩子不聽話或患上空巢綜合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