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黨組書記在中心組擴大學習班上的講話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五個堅持”的基本原則。一要堅持民生優先,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推動民生水利新發展。這條原則主要解決水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問題。二要堅持統籌兼顧,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并重、治標治本兼顧,促進流域與區域、城市與農村、東中西部地區水利協調發展。這條原則主要解決水利協調發展和均衡發展問題。三要堅持人水和諧,順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水資源。這條原則主要解決水利發展的可持續問題。四要堅持政府主導,發揮公共財政對水利發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會協同治水興水合力。這條原則主要解決水利發展的責任主體問題。五要堅持改革創新,加快水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破解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這條原則主要解決水利發展的動力問題。
(四)突出加強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建設
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近年來我國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洪澇干旱災害呈多發并發重發態勢,集中暴露出水利建設的突出薄弱環節。為此,一號文件提出重點加強五個薄弱環節建設。
一是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和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結合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實施,在水土資源條件具備的地區,新建一批灌區,增加有效灌溉面積。實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強重點澇區治理,完善灌排體系。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加強灌區末級渠系節水改造和田間工程配套。支持山丘區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推廣先進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牧區水利。二是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治理河段基本達到國家防洪標準,盡快消除小型病險水庫安全隱患,抓緊完善專群結合的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三是抓緊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加快推進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區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顯著提高雨洪資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四是提高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加強監測預警預報能力、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和物資儲備體系建設。五是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到2013年全面解決規劃內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期間基本解決新增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五)全面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中央一號文件著眼于夯實水利基礎、全面增強水利支撐保障能力,提出重點加強五大建設。
一是繼續實施大江大河治理。進一步治理淮河,搞好黃河下游治理和長江中下游河勢控制,繼續推進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設,加強太湖、洞庭湖、鄱陽湖綜合治理,全面加快蓄滯洪區建設。期間抓緊建設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加強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二是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盡快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連通工程,提高水資源調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三是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態保護。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加強重點區域及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水土流失防治,全面開展坡耕地綜合治理,繼續推進生態脆弱河流和地區水生態修復。四是合理開發水能資源。在保護生態和農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資源開發利用,大力發展農村水電,搞好農村水電配套電網改造工程建設。五是強化水文氣象和水利科技支撐。加強水文氣象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增強重點地區、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區水文測報和應急監測能力。推進水利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