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畢業論文:東西方古典愛情詩的差異比較分析
三、抒寫方式的異同
從抒寫方式的角度來看,《給所愛》和《關雎》都明確的指出了表達對象,抒寫了對愛情的渴慕和痛苦并幸福著的矛盾心理。
不同的是,《給所愛》全詩以白描開始,以白描結束,直接地流露了情感,毫無掩飾。詩人在開頭便直入主題,發出了自己對愛的贊美。而后隨著詩的深入,語言高歌猛進,幾近吶喊之狀:“當我看到你,哪怕只有/一剎那,我已經/不能言語/舌頭斷裂,血管里奔流著/細小的火焰……”。這一腔肺腑之言真誠坦率,熱情奔放,令人動容不已。
《關雎》的開頭則是巧妙地采用了“興”的手法,先言關雎鳥的叫聲,引起心中所思所念:“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接下來用自然景象來渲染主人公的戀愛心理,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此來勾勒出詩歌的整體構架。與薩福的《給所愛》相比,《關雎》顯得含蓄而內斂,朦朧中透出綿綿情思,委婉而纏綿。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發現,東西方古典愛情詩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這些差異正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體現,也恰恰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魅力所在。盡管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傳統和人文背景,但是中西方古典愛情詩表達著同樣的主題——謳歌美好的愛情。同時,在詩歌的發展歷程中,在文明的發展與傳承中都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也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薩福:《薩福抒情詩集》羅洛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89.3
[2] 周振甫:《詩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5
[3] 蘇暉:《論中西愛情詩之差異及其文化淵源》[a],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xx年2月,第23卷第1期。
[4] 蔣紅柳:《東西方古老愛情詩初探——中國的<詩經>與希臘的薩福》[a],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xx年(第7卷) 第4期人文天地。
[5] 朱光潛:《詩論》[m],北京出版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