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安市樓觀臺旅游吸引力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西安市樓觀臺旅游吸引力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如下文
旅游業作為服務行業的無煙產業,在開發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又可有效保護自然生態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陜西省是中國的旅游資源富集大省,有歷史悠久的文化資源、淳樸的風土民情以及獨特的自然自然景觀。環秦嶺山區的沿山旅游帶是西安市旅游的又一重點建設區,景區內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宗教文化資源吸引了國內外的眾多游客,對當地的經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目前,由西安曲江團隊打造的沿山旅游區之一的樓觀臺道教文化景區匯集文化與自然生態環境于一體,具有鮮明的宗教特色。鑒于樓觀臺景區的目前的發展現狀,筆者通過旅游吸引力進行定量研究,對制約景區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從學術研究角度為進一步提高景區旅游吸引力提供相應的對策建議。
1、相關文獻回顧
1.1對旅游吸引力的相關知識回顧通常意義上的旅游資源是指吸引旅游者前來觀光旅游的對象物,旅游資源的內涵很寬泛,不僅包括自然資源,也包括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宗教文藝等多方面的人文資源]。旅游吸引力是一個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首要決定因素,它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是根據旅游地的資源情況、知名度、旅游地基礎設施建設等條件來判斷旅游地對游客的吸引力大小,其本質是旅游資源與旅游客源市場之間在自然、文化、經濟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口。
旅游吸引力就取決于這些因素之間的差異大小程度,差異度越大其對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1.2國內外相關研究
國外對旅游吸引力進行研究的學者有crampon·l.j、wolfe·r·i等。crampont是第1個在旅游研究中提出引力模型的學者,他從游客訪問次數、旅游地容量、客源與旅游地距離、客源地規模財富等方面建立了旅游吸引力模型:w0_lfe于1972年對crampon的旅游吸引力模型進一步改進,提出修正后的模型,這2個模型成為后來學者對旅游吸引力模型建立的基礎。國內學者對旅游吸引力的研究角度是從旅游吸引力系統的構成要素來進行的,旅游吸引力構成要素的界定關系到對其評價模型的建立,進而影響到旅游吸引力評價的結果。雖然也有學者沿襲國外旅游吸引力研究方法,但其出發點人都源于物理學的萬有引力理論,設置的參數(即影響因素)略有不同。隨著學科的交叉化,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在旅游吸引力研究中得到應用。
張凌云對旅游吸引力模型進行綜述,認為可以通過模型進行旅游吸引力指數的定量研究;王雷亭p]應用德爾菲法研究旅游吸引力,通過用量化的方法對影響因素進行劃分研究影響旅游吸引力的因素;王海鴻對影響旅游吸引力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理論模型;楊玲等用因子分析法并建立數學模型預測了安徽淮北旅游發展情況;張文彬等uo-提出了模糊數學在旅游吸引力評價中的應用,并提出了旅游吸引力評價指標體系;洪滔等[iu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武夷山風景名勝區6個小景區的生態旅游環境質量進行了評價分析,其因子選取對旅游吸引力評價指標體系有借鑒作用;彭珍珍運用層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對西安書院門仿古街區的旅游吸引力進行了深入分析;蔡梅良等n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測定了南岳旅游的吸引力。
可以看到,國內對旅游吸引力的研究已趨向定量的分析,具體研究方法有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和模糊評價法。對旅游吸引力體系概念的界定影響到旅游吸引力評價指標的設置,不同的學者構建出不同評價體系。現階段由于交通條件改善,距離對旅游吸引力的影響程度越來越弱。隨著旅游市場的競爭激烈化,各旅游景點的宣傳力度越來越大,游客對旅游景區工作人員專業服務水平的需求越來越高u,可見景區旅游資源的推廣宣傳和景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對旅游吸引力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旅游吸引力指標進行修正,應用模糊評價方法對西安市樓觀臺景區旅游吸引力進行評判。
2、樓觀臺景區基本介紹
樓觀臺景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東南15km的終南山北麓,號稱“天下第一福地”,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勝跡。景區內既有周秦遺跡、漢唐古跡,又有青山綠水、茂林修竹,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其所在區域范圍內地熱溫泉富集,民俗風情濃郁,構成了聞名遐邇的“古、秀、幽、奇”的風景特色。樓觀臺景區交通便捷,景區消費水平中等,除門票外用于吃住及購物的費用低,據旅游局人員測算,平均人均消費約80元/天,是廣人市民和西安眾多高校學生旅游目的地的重點選擇對象之一。
3、樓觀臺景區旅游吸引力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