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淺談)
3.明確成本控制目標。主要是搞好成本預測、做好成本計劃和確定成本控制目標。成本預測是成本計劃的基礎,為編制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提供依據。因此,成本預測對提高成本計劃的科學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強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預測。成本預測的內容主要是使用科學的方法,結合對主要建筑材料市場廣泛深入的了解,根據各項目的地域條件、施工條件、機械設備、人員素質等對項目的成本目標進行預測。
4.實現成本控制目標的幾個途徑。一是全面更新項目部管理人員的成本觀念(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二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降低項目分包成本;三是選擇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四是嚴格材料采購程序,控制材料消耗(陽光采購);五是節約現場費用;六是確定適宜的質量成本;七是加強合同的執行管理,控制計劃外支出。
5.二次經營的幾種做法。(1)尋求優化或變更設計的可能。其實圖紙會審并不單純是尋找圖紙上存在的設計問題,對施工企業而言,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圖紙會審時,從方便施工、利于加快工程進度、能確保質量、同時又能降低資源消耗、增加工程收入幾方面著手,積極提出修改意見。對一些明顯虧本的子目,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替代措施,爭取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的認可。因此,圖紙會審也是增加收入減少損失的一個重要途徑。(2)及時辦理簽證。由于工程工藝等的變更,導致合同承包范圍、工程包干單價隨之發生變化,而許多業主在變更時,不是在口頭上就是會議上要求變更,往往很少發出書面通知,項目部應主動將其間發生的工程變更從自身角度出發,寫出核定單,辦好相關簽字手續,并納入當月工程款計收。對由于建設單位原因,造成工程延誤及損失,項目部應書面報建設單位確認,作為工程竣工工期核驗依據,把雙方可能引起爭議的空間壓減到最低。在實際操作中不能只顧埋頭苦干,而缺乏書面簽字確認意識,克服“服從甲方,不辦簽證”、“分包違約,沒有追償”、“只有口頭報告,沒有可追溯資料”等的弊端。(3)加強索賠管理。提高索賠意識加強索賠管理是獲得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之一,特別是國外直接投資的項目,是利潤或取得關鍵。收集施工中保存的各種與合同有關資料,如施工日記、來往信函、氣象資料、會議紀要、備忘錄、工程聲像資料等,為索賠提供詳盡的證明材料。利用建設單位變更設計圖紙,增減工作量等時機,在補充合同中爭取主動,必要時,可進行索賠。索賠的關鍵是時效的把握。
6.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工程竣工以后,要及時進行結算,以明確債權債務關系。項目部要落實專人,與建設單位加強聯系,緊盯不放,力爭盡快收回資金。對一些不能在短期內償清債務的甲方,通過協商簽定還款計劃,明確還款時間,制定違約責任,以增強對債務單位的約束力。對一些收回資金可能性較小的應收賬款,可采取讓利清收等辦法,以減輕成本損失。
7.應用項目成本控制軟件,提高項目成本過程控制能力。學習使用項目成本控制軟件操作,認識項目成本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的內涵。項目成本控制軟件對項目管理的程序化、規范化要求很高,對每個使用者的素質要求很高,對項目部的辦公配置要求較高,項目部絕大部分工作都有所涵蓋,比如:計劃管理、合同管理、預算管理、材料管理、機械管理、分包管理、成本會計等,需要輸入計算機的信息量很大。在工作鏈上每個人員都必須按程序規范操作,及時將數據輸入系統中,后工序人員對前工序人員的工作進行檢查、確認,確認完成后,根據確認數據將相應的費用載入,并最后歸集由項目經理審核通過,財務人員根據供應商或分包商提供的支付單據,與系統內的資料進行對比,各項手續齊全后打出支付單,進行支付。比如:鋼筋采購,首先由工程處提出計劃——項目部預算人員對計劃進行確認——項目部材料采購人員編制鋼筋采購計劃——項目經理批準——采購招標,確定供應單位——項目經理批準——簽訂購銷合同——鋼筋進場,庫管員與工程處共同驗收,完成入庫、出庫手續(輸入系統內)——材料采購人員審核規格、數量,載入采購單價——項目經理審核——財務人員編制支付單——項目經理審核簽字——財務支付。
通過應用項目成本控制軟件使我們能做到:(1)項目部各項工作規范化、程序化;(2)項目部各項工作處于過程受控狀態,比如工期節點目標、成本節點目標、材料采購、入庫出庫、工程款收入支出等;(3)材料采購更加透明、陽光;(4)充分體現項目成本的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5)實現與公司的實時連接,讓公司可隨時掌握項目成本情況,達到過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