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企業文化建設總結(紡織集團)
四、以“命運共同體”為紐帶凝聚人心。
如今,企業與員工事實上已經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許多員工一家幾代人都在同一個企業工作,“企損俱損,企榮俱榮”。但是,要把這種現實升華為一種凝聚力和戰斗力,仍然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幾年來,我們不斷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企業重大事項都提出來讓員工共同參與決策,增強企業管理的透明度,使員工感到企業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公司和黨委認真貫徹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切工作都以代表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來開展,真正使員工認識到自己的理想與企業的命運相一致,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一致,把員工的利益、榮譽和企業發展目標統一起來,形成共同的價值趨向和行為規范。x年秋天,是我公司經營最困難的一段時期,員工收入很低,一部分年輕員工有情緒,影響了正常生產。此時,共產黨員和老工人主動站出來,現身說法,講大局、講長遠利益,做年輕工人的思想工作,黨委因勢利導,以“命運共同體”理論煥發大家團結一致、共渡難關的信念,終于使大家的認識統一了,心更齊了。通過這些工作,使xx集團的全體員工真正認識到“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和價值。
五、管理從嚴,情感從真,創造“家”的氛圍。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而企業文化建設也是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某種意義上說,管理也是文化。這些年來,我們xx集團重新修訂了大小幾百項制度,幾十項考核標準,都體現了一個“嚴”字。這些制度的貫徹和落實更是不折不扣,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嚴格執行已經形成風氣。達不到管理崗位標準和完不成任期指標的干部一律挪了位,完不成生產工作任務的員工一律被“內部下崗”,出了質量事故按規定一桿子罰到底。我們的嚴格管理作為企業文化的一個特點,被當地社會稱為“嚴文化”。當然,“嚴”的出發點是對員工深深的愛。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員工在目前社會條件下過得又很艱辛,我們從關心和保護員工的根本利益出發從嚴管理,同時在日常工作中又非常重視關心員工生活和思想。去年,我們制定出臺了《xx集團思想政治工作條例》,其中第x.xx條專門規定了各級干部關心員工生活和思想的“九必須”,其中包括“五必訪”、“七必談”。限于篇幅,這里只舉三例:每年中秋節、春節,我們都要對x戶困難員工進行慰問,送上白面和肉菜;機電車間一位員工因失戀而產生精神障礙,精神病院住了半年治不好,黨支部主動把他接回來,從工作和生活上給予關心和引導,半年后不治而愈;紡紗二車間一員工得了心臟病,無法支付巨額醫療費,工會、黨支部號召全體員工捐款幫助,解決了他的難題,最近重回工作崗位。我們xx集團這種關心員工生活和思想的精神在當地有口皆碑,被稱為“家文化”。
六、長年堅持群眾性企業文化活動。
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全部,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堅持長年開展各類企業文化活動,大體分公司、車間和分子公司、班組三個層次。每到大型節日,公司都搞綜合性文藝體育比賽和演出,每月各分子公司和車間都有單項的文體活動,每半月班組都有小型的班組文體活動。活動的形式有書畫展、健美操、歌舞晚會、體育運動會、演講、拔河、詩歌朗誦、郊游、辯論會等。其中某些活動在省地多次獲獎,我們既看重活動的水平,更看重群眾的參與性及其中蘊含的團隊文化價值。我們還堅持辦好《報》、電視臺和廣播站,同時大力組辦“文化長廊”和板報壁報等,使這些文化載體形成優秀的精神環境,增強員工熱愛、建設信念,提高企業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