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處罰案件的證明分析
另外,辦案人員在結案后還應當對其提交的證據材料分類編號,初步裝訂成冊,寫出目錄,對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注明提交日期。這是因為:整理成卷的案件,能較為系統地反映出辦案人員的思路和案件的證明情況,為案件核審機構核審案件和領導批準案件提供便利,散卷不便于登記而且很容易行動材料。規范的辦案程序還要求案件核審進行接交登記,以便案卷丟失后明確責任。
(三)程序事實
程序事實對證明辦案工作是否依法進行,能否順利進行,意義重大。“正義不僅要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程序和實體對行政處罰案件的價值而言,應等量齊觀,不得偏廢。程序過程本身能夠使結果正當化,并且具有吸收當事人不滿的功能。一方面,如果行政處罰案件的處理是嚴格按照程序進行的,其結果便被認為是公正的,并為當事人包括在該結果中遭受不利影響者所接受,并能排除、消化其不滿情緒。因為當事人能夠較為清楚地看到案件處理的過程,并且已經被給予充分、有效的機會和手段保護自己,當事人的不滿喪失了客觀依據,而只能接受自己違法行為的后果。同時,程序也對社會整體產生正當化的效果,一般來說,普通人判斷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否依法行政和行政處罰案件公正性的標準,是從制度上看程序是否得到保障并被貫徹;另一方面,行政處罰案件嚴格按照程序進行,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自我保護的有效措施,避免在行政訴訟中因違法法定程序而被法院判定敗訴的不利后果。
案卷中的所有表格的相應欄目中應有相關人員的簽字,立案審批表、行政處罰決定審批表等所有表格的簽字日期應能反映出案件調查的先后順序,不能發生矛盾,法律對時效有規定的,嚴格按規定執行。每件證據材料都應有出具人的簽字,是復印件的,還應說明與原件核對無誤,同時,調查人員要簽字說明證據材料的出處、取證時間、取證地點等。我們還應注意的是,授權簽字、審批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行政權力既是權利又是義務,行使沒有法律規定的權力是濫用職權,法律規定應當行使的權力而不行使是失職、不作為。
(四)適用法規及處罰建議
這是對案件依法定性的重要部分。由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市場監管執法中,能夠適用的法律法規較多,并且法規競合的情況經常出現,辦案人員應當根據案件本身的事實進行分析,對違法案件的主體、客體、違法行為符合所有相關法律法規條文規定的構成要件一一作以說明,進行分析比較,考慮適用對具體行政行為最為貼切的法律規定條款,引用的法律法規條款應當全面。同時,應當注意適用法律法規應當具有統一性,對同一性質的違法行為的處理應適用同一法規,避免執法的隨意性。
辦案人員還應根據本案相關行為適用的法律法規,對應地依據其罰則條文,對該行為應當作出何種處罰,提出具體的建議意見。這是辦案人員在認真分析研究之后,依照當事人的實施該行為的情節手段及其后果,對處罰方式和處罰尺度提出的建議意見。其中從輕或從重處罰的,需要說明理由,正確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合理把握處罰幅度,避免畸輕巧畸重。對于法律規定可以選擇多種處罰,而辦案人員認為僅適用其中某一種或某幾種的,也應該就其理由作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