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區經濟社會發展展望
農業基本實現產業化。2007年以前建成冬棗、畜牧養殖農業示范園區,實現產業化經營。
(二)城市環境更加優美
構筑快速便捷的交通體系。建成“六橫八縱”的交通網絡,打造對外快速通道。
完善城市載體功能。擴建污水處理廠,在2010年前,擴建到日處理污水10萬噸規模。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回用污水3萬噸/日。完成垃圾衛生填埋場全部工程,全區垃圾處理率達到100%。
農村基本實現城鎮化。2007年農村城市化率提高到80%,2010年達到90%。
生態環境更加優良。建設環城河、環城路和環城林,使環城河與城區水面相連通。興建沿河公園,建設沿河綠化帶;完善城市森林公園等。區域環境綜合指標達到9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9平方米,全區綠化覆蓋率36%。
(三)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到2007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0元;到2010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2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00元。
(四)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社會文明進步。政治昌明廉潔,社會秩序穩定,道德風尚良好,文化繁榮發達,生活方式健康,全民綜合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大港區作為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環渤海經濟圈開發開放步伐的加快,已越來越引起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我區將迎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在推進區域發展中雖然存著諸多困難和不確定因素,但是只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扎實工作,我們相信,大港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