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若干意見
18、構建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商品市場建設。引導和鼓勵多元化投資,加快省重點產業集群專業市場的建設和升級改造,重點培育形成一批國際性、全國性的產品市場中心,合理發展相關衛星市場。鼓勵和推進現有的批發市場向專業市場轉變,加快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增強市場綜合服務功能。加快現代物流平臺建設。根據我省產業集群規劃布局,圍繞省重點產業集群建立區域性物流園區和物流配送中心,構建不同能級的現代物流圈。整合現有物流資源,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物流人才培養,培育專業物流市場。推廣采用與國際接軌的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鼓勵企業采用“聯合采購、集中管理、統一配送、分散經營生產”的物流管理模式。打造高速、便捷、通暢的物流通道,推動海關、檢驗檢疫、貨代、港務等口岸系統與物流配送系統提供高效優質服務,提高通關速度與貨物集散能力。加快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大力促進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發揮其在工業化中的倍增和催化作用,提升制造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以企業信息化為重點,推進產業集群信息化建設。重點扶持技術創新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企業建立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中心、服務中心和產品檢測檢驗中心,依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成果共享。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國家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引導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聯合,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效機制。加快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建立法律服務機構,聯絡司法機關、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公職律師、社會律師及企業法律顧問,組成強有力的法律事務顧問服務團,加強對產業集群和中小企業服務,為我省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法律環境。進一步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推動企業設立法律顧問室,發揮企業法律顧問作用,參與企業重大決策,加強合同管理,積極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為企業生產經營做好法律服務。加快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整合區域金融資源,暢通各種融資渠道。建立銀企會商制度,鼓勵商業銀行創新培育產業集群的信貸品種和服務手段。推動建立銀行與擔保機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協作關系,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落實國家對擔保公司的優惠政策。積極運用銀團貸款、融資租賃、項目融資、財務顧問等多種業務方式,支持產業集群的項目建設。積極穩妥地發展典當業,鼓勵其為中小企業服務。探索建立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機制,在省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孵化器,吸引各類風險資本,為科技含量較高、成長潛力較大、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中小企業提供綜合服務。
19、健全中介服務體系。繼續建立和完善資產評估、涉外律師、信息咨詢、物業管理、倉儲物流、報關報檢等中介服務機構。篩選和鼓勵一批服務意識強、服務水平高、管理運作規范的商業化中介機構及推動和引導一批公益性中介機構為產業集群服務,推動企業與中介機構的有機融合。積極推進以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為重點的創業類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堅持民間性、自律性原則,大力培育發展行業協會,以行業自律、反傾銷訴訟、產業信息、技術交流、對外協作、招商引資、職工技能培訓和營銷聯盟為重點,積極支持行業協會開展統計、培訓、會展、招標、名牌認定、行業質量標準制定、價格協調和公信證明等工作。加快信息咨詢服務建設,依托行業協會、同業公會或商會,培育和引進有實力的信息服務機構(icp)和應用服務提供商(asp),通過有形和無形的信息交流渠道,依法定期發布企業、產品、技術、市場等統計信息,建立起規范的市場信息引導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