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大約有8種氨基酸必須通過攝入食物來補充,被稱為“必需氨基酸”,因為我們的身體不能合成這些氨基酸。如果飲食中缺乏任何一種必需氨基酸,新蛋白質的合成就會延緩、甚至停止下來。這就是為什么有人強調蛋白質“品質”這個概念?高品質蛋白,簡單說,就是指該蛋白質能提供我們身體所需種類和數量的氨基酸,方便我們合成新的組織蛋白。我們所說的蛋白質的“品質”,其意義就是:食物中蛋白質提供適當數量和種類的氨基酸合成新蛋白質的能力。
你能猜到哪種食物最能提供我們身體所需的蛋白質么?答案是人肉。人肉中蛋白質和我們身體所需的蛋白質恰好是一致的。但是我們人類不能吃同類,因此我們需要從其他來源獲取那些“品質稍差”的蛋白質。其他動物的蛋白質和人體蛋白質其實是非常接近的,這些蛋白質能夠提供我們所需的多數氨基酸,而且這些氨基酸也能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和利用,因此這些蛋白質往往被稱為“高品質蛋白”。
在動物來源的食品中,牛奶和雞蛋中的氨基酸和我們身體所需氨基酸的匹配性是最好的,因此也容易被認為是品質最高的蛋白質。相比之下,某種“低品質”的植物蛋白可能缺乏一種或幾種必需氨基酸,但是從植物性食物整體來看,其中含有我們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
當人們選擇一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時,他們會問:“我們需要的蛋白質從什么地方來?”好像植物中根本沒有蛋白質一樣。人體有一個復雜的代謝系統,可以從植物來源的蛋白質中獲得所有的必需氨基酸,我們并不需要攝入大量的所謂“高品質”蛋白,或是精心計算每天吃什么東西,不幸的是,長期以來流行的這種蛋白質品質的觀念蒙蔽了我們的雙眼。
我們知道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受到黃曲霉毒素污染。但我們發現,在當地雜貨店中購買的29罐花生醬中,黃曲霉毒素的污染量達到了美國食品規定量的300倍;而生花生的污染率則低得多,完全沒有超過美國的規定標準。兩者之間巨大的差異告訴我們,花生醬和生花生之間的差異來自花生的加工過程。加工過程中,品質比較好的花生會經手工挑選出來,單獨加工;而品質不是很好,有點發霉的花生會被送去做花生醬。
我們想了解的第二個問題是哪些人最容易被黃曲霉毒素影響,產生肝癌。兒童是最容易受到污染影響的,他們是污染花生醬的主要消費者。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肝癌發生率最高的地區——馬尼拉和賽布,也是黃曲霉毒素攝入量最高的地區;ㄉu銷售量最高的地區是馬尼拉,玉米銷售量最高的地區是賽布——菲律賓第二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