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康調查報告
整個誘發過程,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甚至幾分鐘之內就完成了。這個時間是該化學致癌物被攝入吸收,進入血液、轉運入細胞、轉化為活性中間產物、結合到dna上、傳給子代細胞所需的時間。當新的子代細胞產生以后,這個過程就完成了。這些新的子代細胞以及之后再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其基因結構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致癌的概率大大增加。除非極少的情況下,誘發過程是不可逆的。
讓我們回到草坪這個類比,現在草籽已經被種入土壤,已經可以發芽了,誘發過程結束了。第二個生長階段被稱為促進階段,種子快要破土而出,長成一片綠色的草坪了。新形成的癌易感細胞已經蓄勢待發,準備生長。它們已經開始復制,直至形成肉眼可見、可以檢測出來的癌細胞團。這個過程所用的時間比誘導時間要長得多。對人而言,這個過程經常需要很多年。這種最初被誘導的細胞開始增殖,越來越大,直至長成臨床上可見的腫瘤。
就像種子在土壤中一樣,這種原始癌細胞可能不生長、不分裂,直到遇到合適的生長環境。打個比方,就好像土壤中的種子需要充足的水分、陽光和其他養分的滋養,才能長成草皮。如果環境中的要素缺失的話,種子就會進入休眠狀態。等到缺失的要素得到補充,種子又開始發芽生長。這就是促進階段的一個極為突出的特點。促進階段是可逆的,取決于癌的早期生長是否得到有利的生長條件,這就是為什么某些膳食因素變得這么重要的原因。
某些膳食因素,被稱為促癌劑,能夠促進癌的發展。而其他一些膳食因素,被稱為抗促癌劑,能夠延緩癌的發展。
第三個階段是癌的進展階段或是說惡化階段。當大量晚期癌細胞進入生長期,即為第三階段開始,直到對機體造成破壞為止。就好像長瘋了的草。同樣,發展中的癌腫瘤可以從原發部位擴散到周圍或是更遠的部位。當癌具有了這樣的特性,我們稱其為惡性的。當這種癌從原發部位向其他的地方擴散時,即為惡化。
蛋白質與啟動作用
蛋白質攝入怎樣影響癌的啟動呢?我們做的第一個實驗是考察蛋白質的攝入是否會影響負責黃曲霉毒素代謝的酶——混合功能氧化酶(mfo)。這種酶非常復雜,因為該酶也催化各種藥物成分和化學物質的代謝。矛盾的是,這種酶既有激活黃曲霉毒素的功能,也有對黃曲霉毒素進行解毒的功能。這是一種特殊的轉化酶。
像在印度科學家的研究中一樣,降低蛋白質攝入量,不僅能夠大幅度地降低酶活性,而且降低的速率也很快。這意味著攝入低蛋白膳食降低酶的活性,就意味著更少的黃曲霉毒素被轉化為有害的黃曲霉毒素代謝物,從而降低了代謝物與dna結合、造成dna突變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