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寫作的困惑與對策
經常聽到一些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感嘆:從小到大讀了一二十年的書,看了無數篇文章,可謂“學富五車”,但當自己動筆寫起文章來,要么腦子空空,沒話可說;要么腦子滿滿的,卻倒也倒不出來;要么寫了上一句沒了下一句,干巴巴的,沒有真情實感。這種寫不出文章的惆悵與苦悶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我十分理解學生的心境: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研究生三年,讀了將近二十年的書,算得上是“厚積”了,可為什么就 “薄發” 不起來呢?帶著這個問題,經過多年的認真思考后發現,解決文書寫作的困惑不妨試用以下三條對策。
一、 引出來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把學習積累的大量知識比作一包“炸藥”, 要定向引爆它,使之迸發出巨大能量,摧毀敵人目標,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火花,二是導火索,兩者缺一不可。而引爆“厚積”知識這包“炸藥”的“火花”就是外界的新“信息”;引爆知識“炸藥”的“導火索”就是你感知外界新“信息”的能力。所以說,“厚積”轉化為“薄發”必須有一個橋梁:只有將外界的新“信息”、感知新“信息”的能力和你“厚積”的知識聯結起來,才能“薄發”,寫出有針對性、指導性的文章來。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工作、生活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而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都是以各種鮮活的信息呈現在我們面前,只有當我們敏銳地感知外界發生的新信息,從中捕捉到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才能喚醒我們所積累的知識,研究和解決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而把這一過程用文字形式體現出來,就形成各種各樣的文書材料。
所以說,解決書沒少讀仍然寫不出文章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就是運用身邊有價值的信息,把自己積累的知識牽引出來。曾經有位干部想寫一篇提醒部屬飲酒別過量的文章。說實在話,這樣的選題沒有任何新意可言,但為不傷害他的自尊心,我建議他先找一則與酗酒有關又特別有意思的故事來。這位學員用了十天時間,在圖書館找到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在一次國際白酒大賽上,經過激烈角逐,最后由中、美、法三國爭奪金牌。為保證客觀公正,評委會最后決定用三只老鼠做“品酒師”。法國酒商自恃不凡,率先讓第一只老鼠喝下一杯酒,只見老鼠臉變得像塊紅布似的,觀眾齊聲叫好。第二只老鼠喝下美國酒臉紅了不算,兩只小爪不停地發抖,顯然酒力比法國酒勝上一籌。最后一只老鼠喝下一杯中國酒,只見它臉不紅,腿不軟,兩只小爪穩穩地站著,一不留神,“跑”了!觀眾齊呼“假酒”!中國酒商羞愧難當!正當觀眾議論紛紛之時,只見那只老鼠臉紅脖子粗、雙腿直顫,肩上還扛著把“刀”,高聲喝道:“貓在哪里?”……聽了這位學員講的故事,我馬上告訴他,你這篇文章可以寫了,題目就叫《老鼠緣何背刀找貓》。通過這則老鼠飲酒過量敢于與它的天敵貓“作對”的故事,引出了他平時儲備的人飲酒過量危害性極大的知識,以及如何防止飲酒過量的措施。三天過后,這位學員就把文章寫出來了,而且作為處女作在《政工學刊》發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