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復核驗收自評報告
(1)我校把節日、紀念日和民族傳統節日作為實踐活動內容,把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國防知識、社會道德、環保教育、安全教育等作為德育主題,有機地開展教育活動,效果良好。“3.5”學雷鋒月,團隊組織學生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捐款幫扶,組織學生上街打掃清潔衛生和為社區服務,弘揚了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和雷鋒精神;“植樹節”,開展種花護綠活動,大力開展環保教育;清明節,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烈,學習革命先烈的事跡,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培養愛國主義思想,樹立奮發進取的決心;勞動節,替父母干家務活;“五·四”青年節,進行團課學習或舉行五·四文藝晚會;“七一”建黨節,進行黨課學習、開展國旗、黨史教育,加強學生對中國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的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從而更加激發學生愛國愛黨愛家愛校情懷;教師節,舉行《老師,謝謝您!》書信征文比賽;國慶節,開展“歌唱祖國”大合唱、“祖國在我心中“演講比賽、“國慶”黑板報比賽、學生手抄報比賽、學生書畫展活動,充分利用豐富的人文資源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12.9”紀念日,以墻報、宣傳專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元旦”,舉辦歌舞晚會和墻報比賽。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學生的精神品質,有力地促進了素質教育。
(2)結合“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引入文化元素,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我們認真制定“校園文化活動”方案,每年都認真開展體育、藝術等活動。每次活動都留給學生發揮個性的空間,張揚他們的個性和閃光點,力求“別開生面”,追求“不同凡響”。如:“我畫抒我心”現場美術比賽,“歌舞飛揚”文藝匯演,“百歌頌中華”合唱比賽,“飛向北京”航空航模比賽,書法比賽,主題手抄報設計,隊列隊形比賽,廣播體操比賽,班際拔河比賽,毽球比賽等多種形式競賽活動,加速了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良好個性的養成。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體育課、課外活動時間,開展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在校1小時的鍛煉時間。通過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積極創建“書香校園”活動。長期以來,我校著力打造書香校園,崇尚讀書為貴,圍繞“書香滿校園”這一主題,有計劃地開展“朝陽讀書”和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并舉行征文、演講比賽。學校圖書室藏書豐富,有30798冊,學校制定了具體的《圖書閱覽室管理制度》,建設閱報專欄,每天開放圖書閱覽室,供學生自由閱讀,讓學生在書海中徜徉,享受讀書的無窮樂趣。學生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室借書。我校還設置班級圖書角,營造了“獻一本,看百本,人人共享”的讀書氛圍,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營造勤奮讀書的校園文化環境。通過評選“閱讀之星”、“書香班級”等激勵措施,激發師生的閱讀熱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我校于XX年創辦《浪花》校報,它選登學生讀書活動中的優秀習作,它為彰顯學生個性,培養能說會寫的文學苗子,開辟了一個廣闊的天地。鼓勵學生寫讀后感,參加各級的征文比賽。三年來,我校有28位同學參加各級各類讀書活動的征文比賽獲得獎勵,5位同學的文章在省、市級刊物發表。XX年我校被定為廣東省百所“朝陽讀書”點之一。把讀書與朗誦、摘抄和寫作結合起來,以比賽為機制,以閱讀習慣為考核,促使全校師生形成讀書幸福的熱潮。
這些豐富多彩的德育主題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提升了學生的精神品質,有力地促進了素質教育。三年來,辦手抄報6期,墻報比賽12期,書法美術比賽3期,征文比賽9期,參與人數比率達100%。
(四)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態
1、為了把學生的心理壓力教育和疏導好,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制定了心理教育輔導制度和計劃,確定了心理輔導兼職教師。根據近年來學生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的情況,我校設置了心理咨詢室,由曾曉紅主任牽頭,聘請李明敬、陳瑩、劉昭等老師為心理輔導老師。心理輔導老師每天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個別心理輔導,例如針對一些學生行為習慣、考試緊張焦慮、青春期躁動、新生不適應環境、經不起挫折、以自我為中心、獨立能力差、厭學、易患網癮等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合情合理的心理療法,通過疏導教育,逐漸讓學生走出誤區,解開心結,逐漸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近幾年,轉化不少問題學生,培養他們樂觀、向上、自信的心理,使學生迅速以一個良好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去。我校無出現學生由于心理失衡導致傷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