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正方形周長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一、通過復習長、正方形的特征,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周長的計算方法.使本單元的知識系統化。
二、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三、培養學生學習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的學風。
[教學過程]
一、基本概念復習:
1.出示圖形(投影)
問:指出下面這些圖形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問: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長、正方形的特征各是什么?
2.出示圖形(貼黑板上)
問:結合圖形進一步觀察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它們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問:正方形是長和寬都相等的長方形,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方法一樣嗎?為什么?
問:說一說怎樣計算長、正方形的周長
板書: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3、出示籃球場圖:你能找到哪些圖形并指出它的邊線。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我們進一步理清了長、正方形的有關概念及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方法.下面我們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這組基本概念復習題由圖形引出,讓學生通過對圖形的觀察、比較、歸納把概念進行了梳理,學生既弄清了長、正方形之間的種屬關系,又增強了概念的清晰度.
一、 綜合思考與訓練:
二、 第一組題:判斷正誤(投影)
(1)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直角.( )
(2)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 )
(3)當長方形四條邊相等時就成為正方形.( )
(4)對邊相等的四邊形叫長方形.( )
師:我們綜合運用知識進行訓練時,首先應該理解每道題敘述的意義,然后再運用你所掌握的概念認真分析,最后做出正確判斷。
[由于空間觀念的淡溥,再加上背景的干擾,學生對概念的運用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通過本組題的復習,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第二組題: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單位:分米)(投影、抽拉活動片)
1、出示71頁第二題的圖,問:兩個圖形的周長相等嗎,為什么?
(讓學生計算2號圖形周長時,先指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包括的是哪部分)。
2、出示第三題圖,學生獨立解決。
3、一塊正方形手帕,邊長是25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師:我們在運用公式計算長、正方形周長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智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復習時因材施教很重要,本組練習題內容安排有坡度,訓練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使全體學生都有所得.]
第三組題:先讀題,再根據已知條件列式計算。
①長方形長12厘米,寬8厘米,周長是多少?
②長方形長12厘米,寬比長少4厘米,周長是多少?
③長方形長12厘米,是寬的2倍,周長是多少?
④長方形長8厘米,比寬的2倍少4厘米,周長是多少?
⑤長方形周長40厘米,長12厘米,寬是多少厘米?
⑥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長是多少?
⑦周長為60厘米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厘米?
師:從這組練習題中可以看出,我們在運用長、正方形周長公式解題時,首先應該弄清楚解決問題所必須的兩個條件,如果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兩個條件題目中給了,就可以運用公式直接計算.如果解決問題所必須的條件題目中沒直接給,就要先把間接條件轉化為直接條件,再運用公式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