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安全工作大會講話稿
這就是我面對眾多的老師們感到心虛的原因之三。
但是,各位領導和老師,給予了我極大的寬容和包容,讓我非常感動,也讓我燃燒著自己的情感。
育人育心才是立德樹人的根本
“既來之,則安之。”我在尊重各位領導和老師對我寬容、包容、理解的同時,我就把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中的“基石”問題,就一些粗淺想法和認識向大家進行簡單地報告。不妥之處,請大家提出批評性意見。
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或者說一個方面。但是它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工作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XX年11月14日,山西沁源縣發生的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奪走了23名孩子光鮮的生命。總理在事故報告的批示中寫到:“生命不保,何談教育。”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啊!如果我們對上上下下圍繞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做一個確切的劃分的話,沁源事件的前后,就是一個分水嶺、一個臨界線。我想大家應該有這樣清晰的記憶的。之后,各種涉及安全工作的文件中開始出現了“沒有安全,何談發展”這句話。當然,這句話我也曾經多次引用過。XX年12月6日山西蒲縣發生的一氧化氮中毒事件,又讓6個新鮮的生命走完了不應該走完的悲慘路程,也為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在重視程度上添了不應該添的“一把火”。隨之全國刮起了安全事故追究責任的“風暴”。時至今日,風力依然強勁。一時間,人們談事故色變,說安全搖頭,大有人人“敬而遠之”的味道。就在我們這個地方,XX年也發生了學生上課期間私自外出溺水身亡的安全責任事故。全系統通報批評的文件也是我以悲天憫人之心起草的。
目前,我們處在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各種不安全不穩定因素交織,利益分配不公的積怨,收入差距拉大的不平衡心理等諸多因素,社會弱勢群體就有可能成為矛盾暴發的集合點,也使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日益加大。近幾年全國發生的多期校園暴力事件就是例證。我們的校園警務室、校園視頻監控系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配置到各級各類學校,包括農村學校教學點,以及按照在校學生的千分之三或千分之五的比例聘用了專職保安。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一下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高度、重視程度,這是為什么呢?
當前,關注生命,以人為本是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成為了新的社會發展時期,社會各個層面關注的焦點。眼下,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尤其經濟領域的改革尤為突出。不改革我們就不能發展,不改革我們就沒有出路,但是改革就要出動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持久保持社會的和諧安全穩定,才是我們致力于改革與發展的首要條件和必要條件。這也是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和辯證關系。在繼續深化改革、促進社會建設與繁榮的進程中,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也將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呈現出來,也勢必會波及到我們的教育領域和學校教育。因為教育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因為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所以我說,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就從理論層面、認識層面走上了向前邁進的發展階段,同樣需要和諧安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石作用會在建立現代學校制度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要,越來越明顯。XX年省委省政府把學校安全工作列入安全生產的重點,就是最好說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浩浩蕩蕩的發展大勢,安全責任事故的追究責任的力度和寬度,只會加強不會減弱。我想大家應該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安全責任成了負責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各級領導頭上的一把“達摩斯”利劍,而提心吊膽,如坐針氈。我想,在座的各位分管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校長,一定會有深刻的心靈體驗的。尤其是那些既有食堂又有住校生的校長們,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您最害怕的是什么呢?不是一天的緊張、一天的疲憊,而是緊張疲憊還沒有來得及舒緩又接到學校有關人員打來的電話。那時候,清脆的電話鈴聲變得是那樣的刺耳,令你毛骨悚然,汗濕脊背。直到目前,依然仍是這個狀態。我想說的是,這種狀態還要持續多久。恐怕我們大家誰也給不出一個明確的時間表。
XX年4月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我們啟動了舉全市之力的“市長建校、校長辦學”的“百校興學”工程,可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受破壞最嚴重的是學校,災難面前,世人為之震顫。唯有那個“最牛”的校長用“愛心和責任”編織的堅固墻體,保護了、留住了他的學生燦爛的生命。我們的市委、市政府以對生命高度負責的精神,把改造和加固危舊校舍納入到了“百校興學”工程之中,全市范圍內消滅危舊校舍的戰役就此拉開了勝利的帷幕。XX年,全國范圍內的“校安工程”順利啟動,標志著把“學校建設成為最安全最放心的場所”,如同春風化雨般鋪灑在神州大地。這就是我們的黨、我們的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良傳統的美好傳承,這也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集中體現,這更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最壯觀最直接的展示。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的校園變美了,辦學條件變好了,基礎建設變硬了,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有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這一切都為我們實現辦好一流省會的“教育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們每一個教育人對黨和政府都應該有這樣的一顆“感恩”的心,并把它作為“活”的教育情景、教育資源、教育活動,傳遞給我們的孩子們。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這既是“活”的教育,也是更好的德育教育。我們千萬不要把德育教育與安全教育分隔開來。安全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一個內容。二者是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的哲學關系,是融為一體的。它既是我們學校管理教育中的人文情懷,也是符合建立現代學校制度理念的。